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毗卢寺殿门悬挂“法筏慈渡”木匾


    石家庄市新华区上京村东,紧挨石清路和石津灌渠东北侧,座落着一座千年古刹——毗卢寺。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是石家庄市区范围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古刹。

    据老人讲,昔日的毗卢寺规模宏大,由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伽蓝堂、祖师堂、释迦殿、钟楼、鼓楼、毗卢殿及僧舍等建筑,寺内古木参天,环境森然。清末以来,由于天灾人祸,寺院遭受了严重破坏;后开挖石津灌渠,又占据了寺院大片土地,拆除了原山门及天王殿等建筑。现在的毗卢寺占地28亩,建有有山门、释迦殿,钟楼、鼓楼、毗卢殿和展厅等,明代建筑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

    毗卢寺因拥有一批精美绝伦的壁画而著称,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日,被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为明代弘治嘉靖年间大规模修缮时所画,堪称明代绘画艺术瑰宝。

    毗卢寺原山门位置已经被石津灌渠占据,现在的山门偏居于寺庙的东南角,主殿释迦殿和毗卢殿在山门西侧由南向北依次排开。

    释迦殿为前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小式布瓦悬山顶,前有卷棚。正中供奉的是一座明代佛祖释迦牟尼泥塑金身说法像。释迦殿内壁有近百平米壁画,画的是佛本生故事和《狸猫换太子》故事,画面已经严重漫漶脱落。释迦殿后是一组倒坐三大士菩萨像。由左至右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泥塑镀金,为明代原塑,栩栩如生,保存完好。

    毗卢殿为正殿,明初重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后抱厦,呈平面十字形布局,出檐深远,形制特殊,俗称五花八角殿。毗卢殿前左右有两棵侧柏,树龄至少已有1000多年,树干伟岸挺拔,生机勃勃,同一个角度向西倾斜,奇特壮观,像两位佛教信徒虔诚迎接西方佛祖,因而被名之为迎佛柏。

    毗卢殿中央供奉着毗卢佛,即“毗卢遮那佛”,系佛祖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两侧是两尊胁侍菩萨。主像的座下,是两尊明代石佛坐像,佛座台下有唐代八尊罗汉石雕像。据介绍,毗卢殿四壁均绘有壁画,儒、释、道三教的题材均有,画中共有508位人物,呈上、中、下三层排列。由于店内出于文保需要没有灯光,所以壁画内容凭肉眼很难看清。其中,正对殿门北壁上的玉皇大帝组画,据称系唐寅唐伯虎上京赶考路经卢毗卢寺时所亲绘。

    毗卢殿殿门上方悬挂一块镌刻有“法筏慈渡”四字的木匾,木匾左右两旁各有一竖列小字的题头和落款。右侧为“丙子王月程同桥阖村谨献”,左侧为“石邑戎事修敬题”。其中,右侧一列最后一个“献”字因布局不合理,无法容下,被刻到了牌匾上方正中位置。

     一块牌匾,大小字共计22个,但是信息量很大,深藏着省会石家庄丰厚的历史沿革。

     “丙子王日”当指该匾制作并敬献给毗卢寺的时间,“程同桥”系古村名。“石邑”是指程同桥村为石邑县所辖,“戎事修”当是“程同桥”村民聘请的当地有名望的书法家。

    据史料记载,石邑县初置于西汉初期,即公元前200年左右,治所就设在现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村,管辖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井陉县和鹿泉区部分地区;石邑设县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千一百多年,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石邑县并入获鹿县,原石邑县治所降为石邑镇即清代的镇头村(也就是如今的桥西区振头村),此后,再未使用过“石邑”这个地名。全唐诗和唐诗三百首均收录了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此诗描绘了石邑县太行山的迷人景色,同时也印证了隋唐时期石家庄井陉、鹿泉一带为石邑县所辖的史实。

    “王月”一般认为指“正月”。经检索,公元618年(唐朝)至976年(宋朝初期)共有六个丙子年。如果以上推论正确的话,“法筏慈渡”木匾制作时间应该不会超出唐宋时期的这几个“丙子”年,这也同时验证了毗卢寺的修建时间。

    另外,关于“程同桥”古村名,目前在石家庄周边并没有村子以此三字命名,具体隋唐时期的“程同桥”演变成了现在的什么村庄,尚无定论;有人考证,可能就是现在临近植物园东侧的“城东桥”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毗卢寺壁画 | 技法传神,精美绝伦,150帧细节欣赏
瞻仰石家庄毗卢寺
四川新津观音寺毗卢殿壁画
河北古寺佛像竟罕见“倒坐” 国宝壁画与莫高窟齐名却少有人知!
四川新津·观音寺(明代)
长子法兴寺——十二圆觉甲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