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子:文王遗嘱·文王遗产·夏商故事解读

 

三十三、文王遗产(节选)

(三)文王遗嘱

【周文王临终遗嘱言简意赅,由治国理政升至中庸哲学的高度,即便对三千多之后的今天,也大有裨益。周文王的思想,是长期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他留给全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和高超智慧,万古流长。】

 

迁都丰镐之后,九州中国有更多诸侯听从周国调遣,与周戮力同心。周文王姬昌却进入到生命的最后时段。

帝辛四十一年,周文王居住到鄗(hào音同号)京,得了卧床不起的重病。他召见太公姜尚,当时太子姬发也在床边。文王说:“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唉!上天将要结束我的寿命了,周国的社稷大事就要托付给您了。现在我想听太师您讲讲至理明言,以便明确地传给我的子孙后代。

姜尚问:君王您想要询问些什么呢?

周文王说: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应该废止的是什么?应该兴起的又是哪些?能够把其中的道理讲来听听吗?
  姜尚回答:“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见到善事却懈怠不做,时机来临却迟疑不决,知道错误却泰然处之,这三种情况就是先圣治国之道所应废止的。

姜尚又说:“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 柔和而清静,谦恭而敬谨,强大而居弱,隐忍而刚强,这四种情况是先圣治国之道所应推行的。

姜尚说结论:“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所以,正义压倒私欲,国家就能昌盛;私欲压倒正义,国家就会衰亡;敬谨压倒懈怠,国家就能吉祥;懈怠压倒敬谨,国家就会灭亡。

这段故事记载于《六韬·文韬·明传》,是周文王拜托姜尚担任太子姬发的老师,完成自己的未尽事业。年老体衰的周文王,预感到生命不久,而覆商建周大业却并未完成,十分担心。

这年暮春三月,周文王又把太子姬发召来,专门讲述治理国家的理财之道。他说:呜呼,我的身体已经很老了!我要告诉你,我这一辈子所保持和坚守的东西,你要传给子孙后代。

周文王对自己做出评价:“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cí音同持),为民爱费。”意思是,我厚德广施、忠信慈爱,这都是为人君主的行为。我没有做过任何骄纵奢侈之事,没有做过十分浪费的事情,没有贪恋华美,就连柱子上的漆皮旧得被刮掉,也没有允许重新雕饰。我住的宫殿屋顶,是用茅草来覆盖的,我这是在为民众而珍惜费用啊!周文王要求太子警惕和思考周国的战略储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资源积蓄原则,强调人类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创造了上古中国伟大的“国家储备”经济学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都留在了《逸周书·卷三·文传》中。

三月庚辰这天,周文王感到身体非常不适,告诉左右,自己连做梦都担心后嗣子孙不能守住基业。他把太子姬发叫到床前,说:“汝敬之哉!民物多变,民何乡非利,利维生痛,痛维生乐,乐维生礼,礼维生义,义维生仁。”你自始自终都要谨慎不懈啊!民众的事物是多变的,没有一个乡不是趋利的,趋利有害则生苦痛,知苦痛则知足而快乐,快乐则能遵守礼节,遵守礼节则会生出合宜合义,合宜合义则会生出仁慈。周文王这是告诉太子姬发,如何引导民众向善。

他又说:“民之适败,上察下遂信,何乡非私,私维生抗,抗维生夺,夺维生乱,乱维生亡,亡维生死。”意思是,民众是很会毁坏乱来的,在上者细察下面,才能知道他们是否诚实。没有一个乡是没有私欲的,有了私欲便产生对抗,有了对抗便产生劫夺,有了劫夺便产生动乱,有了动乱便产生逃离,有了逃离便产生死亡。周文王这是告诉太子姬发,民众如果向坏的方向发展,是怎样一个过程。

周文王告诫姬发一定要千万守住谨慎,不要丧失。要命令各级官吏,早晚都不要忘记谨慎,就像做民众的向导那样引导民众向善。他问姬发:“汝何慎非遂?”我为何要求你谨慎而不能为所欲为呢?然后自问自答:因为为所欲为者走不远,既不治本也不治标,既不见微亮也不见光辉。如同田野中没有土壤就不能增高水位,没有水就不能流淌啊!

周文王说:啊,谨慎不懈吧!破坏了树木的根系,树冠一定会枯槁,为何不去借鉴草木茂盛的自然法则呢?殷商实行户口编制,将若干民众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周文王说:“不维一保监顺时,维周于民之适,败无有时,盍后戒,后戒谋,念勿择。”不要维系一保的利益而要去借鉴如何顺时,要维系整个周国民众的适宜。殷商随时都会失败,一定要记住君王我的告诫,记住我告诫的权谋,继续下去,不要重新选择。周文王的这些话,都被记入了《逸周书·卷三·文儆》。

过了八天,周文王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周文王惦记着距离上次庚辰日谈话已经过去好几天,唯恐失去对太子最后作教导护育的机会。戊子日,周文王自己洗了脸,把姬发叫来,作了最后一次遗嘱,这就是《保训》。次日己丑日,周文王就昏迷了过去,从此再也没用醒来……

《保训》一文,既未收入《尚书》,也未收入《逸周书》,直至2008年7月,才从海外拍卖市场回流到中国清华大学,故称为“清华简”。经碳素14科学测定,为战国中晚期竹简,秦朝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所以未受到“焚书坑儒”的影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用天干地支相配时间对照,《保训》与《逸周书·文传·文儆》在时间与内容的逻辑关系上是吻合的,可见中国多数古籍具有信史性质,值得信赖。

周文王说:“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保,必受之以詷(tóng音同童)。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箸(书)受之。钦哉,勿淫!”姬发,我的病情越来越重,恐怕要来不及对你作训戒了。过去前贤传给后人作永久保存的保训,接受者是一定要当面同声诵读的。现在我的身体已经由轻度不适而转为实实在在的疾病,恐怕不能把内心所惦记的全都讲出来,你就以记载箸录的形式接受吧。你要恭恭敬敬,不要肆意随便!

周文王最后一次留给儿子的遗嘱,提出了“中”的哲学思想,此思想被孔子发展为“中庸之道”。

周文王说:“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鬲茅。恐,救中。”过去虞舜很长时间是当庶民小人的,亲自耕种于鬲茅历地,在生存的恐惧之中求得了“中”。意思是,虞舜明白了人类在自然中生活的道理,因为人类位于天和地之间的中间位置,所以只有顺应自然天和地才能生存,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自然“中”道。

周文王说,虞舜造诣很深并有大志,从来不回避自己是庶民身份,遇到万种灾难,内心却依然产生出很多欲望。虞舜从自然“中”道里悟出了种植技术,传授给上下远方之人,让人们都学会用最容易的办法达到种植的最高造诣。他探测万物在白天与黑夜中的阴阳变化,让所有的种植都不违背山川而逆行。周文王说:“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舜领悟中道之后,别人都说他没有改变诚实和名誉,美德增加,自身变得更加完备。他翼翼不懈地思考中允公正,把这些作为“三降之德”。帝尧夸奖舜,授予他继承自己未尽的事业。所谓“三降之德”,《尚书·洪范》说:“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文王说,虞舜是因为领悟了“中”,才得到“德”,最后成为了天子。

讲完虞舜事例,周文王又以殷商始祖上甲微来举例,讲述“中”的哲学:“昔微矵(qì音同弃)中于河,以复有易……”殷商始祖上甲微,为报杀父之仇而灭了有易方国,周文王说上甲微后来在诸侯河伯那里借到了“中” ,同意让有易氏复国。有易人服罪后,上甲微也就不再害得他们继续逃亡,双方都回到诸侯河伯那里取‘中’而和解。上甲微不忘志向,传给子孙后代到达成汤,成汤恭恭敬敬而不敢懈怠,终于接受到了上天所赋予的改朝换代之大命。周文王的意思是,成汤继承了上甲微的“中”道之德,才有了当天子的天命。告诫姬发,你也要谨慎而不怠慢啊! 周文王的意思很明显,要求太子姬发深刻领悟“中”的哲学,才能承受到天命。

周文王说:我听说这些事情也没有很长时间,意思是自己对“中”的哲学领悟得太迟,所以生命没有得到有所延长。现在姬发你要非常恭敬,不能有丝毫懈怠,你现在要以虞舜和上甲微的“中”道作为参照,有所凭借,不要等到身受天命之时,才想到谨慎而不怠慢,千万不要肆意随便!

周文王最后再次强调:“日不足,唯宿不羕(yàng音同样)。”殷商的日子已经不多了,那“五星聚房”的星宿天象早已揭示,只有星宿才知道是否会不祥。

周文王活了九十多岁,执政时间长达五十年,临终之前,头脑始终非常清楚,无时不刻地总结自己执政几十年来的治国经验和人生智慧,谆谆告诫太子姬发。四次谈话,是周文王分四次给太子姬发留下的遗嘱,也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四个方面。

周文王第一次告诫,是周国的治国之道——学习古人有益的治国经验,了解应该废止什么,提倡什么。

周文王第二次告诫,是周国的经济管理思想——建立国家储备,强调人与自然共存而和谐发展。

周文王第三次告诫,是周国的治民管理智慧——民心趋利多变,君主做好向导,为多数民众谋利。

周文王的第四次告诫,是承受“天下大命”的哲学思维——中。

在虞舜,“中”是人位于天地之间的自然法则。舜顺应自然法则,并将“中”运用于人类农耕,故得天下。在上甲微,“中”是处理方国矛盾的社会法则。其后代成汤谨慎遵循“中”道,故得天下。因此,掌握了天地之“中”、把握了公允之“中”,这样的人就能够承受改朝换代之天命。

周文王的临终遗嘱,由治国理政升至中庸哲学的高度,非常深刻,即便对三千多之后的今天,也大有裨益。周文王的思想,是长期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他留给全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和高超智慧,万古流长。

帝辛四十一年春天三月,周文王埋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或咸阳市的毕地。这里距离丰镐京都只有三十里,是周文王授兵权与姜尚之处,也是周文王使用军事手段翦商的开始,后来周武王和周公旦都葬在了那里。

【主要参考文献:《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尚书今古文注疏》、《逸周书汇校集注》、《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六韬鬼谷子》、《史记》、《太平御览》、《淮南子》、《孟子译注》、《汉书》、《拾遗记校注》、《康熙字典》、《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李学勤·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康王姬钊简介周康王姬钊在位时间
周文王简史。周人灭商并非正史上说的正义之战
攻破祟城,姬昌托孤(2)
雷震子的身世如何 雷震子是怎么死的
周王朝的第一位天子是周文王呢还是周武王呢?
周文王的这个儿子原来不是被封国,原来是被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