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蓦然回首,再一次读懂了您的崇高

   高一那年,我们班那位思想独立,敢于批判的语文老师冯老师在课上曾表达过他对高校乱收费这一现象的极度愤慨,我当时听后还不是很明白,很浅薄地以为大学收费贵应该正常,谁叫它是大学?

  
   到自己考上大学后,才算是真正有点懂了老师当年的话。爸爸在外务工一年,拿出他所有收入也基本上只能抵上我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还没算,幸亏那年哥哥大学毕业了,否则的话,我都不敢想我这大学是否还能上得成。

   再后来,看到陈为军的纪录片《为什么贫穷·出路》,我才算是第一次真正了彻了冯老师当年对高校乱收费这一现象无比愤怒的源头。纪录片中有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国立正规一点的大学日趋堕落,日趋商业化,最暴敛的还要属三本,大专一类的学校,他们的收费简直高得离奇,其胡作非为的程度直逼人的道德底线”,直到此时,我才知道原来我还不属于受害最深的那一个群体。

   自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实施教育产业化政策起,民营高校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立,他们是怎样一个组织?记录片中一个民营院校的老师兼招生员王振祥的一席话说得最彻底:“我们严格来说,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公司。把学生忽悠进来,营收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至于他学得怎么样,以后进了社会如何,我们一点也不关心。我们的老师百分之九十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学生在这里是混,老师在这里也是混,都是混。”他们忽悠的对象主要是贫苦的农村孩子,这些孩子高考大部分没有过一本线,很多人不想就此停止学业,加上农村通讯的落后,信息流通不发达,不少家长和孩子对上大学盲目相信......这些条件让一批资本家看到了发财的机会,加上制度上监管的缺失,他们更是在欺骗手段上丧尽天良,无恶不作。

   一路行恶的路上,作为资本家侩子手的王振祥到处出差,在各种有生源的场合道貌岸然地念着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演说稿(他坦诚那些PPT上放的本院校高大上的图片,以及洗脑的招生段子全是来自于百度复制),做完工作,回到酒店,他脱去皮鞋西装,换一身轻装,嘴里只叹一句:“终于做回人了!”也许是觉得良心上亏欠太多,他后来也坦白说,他只负责把学生家长吸引过来,下一步的继续欺骗他并不想参与,——当那些淳朴善良的农村孩子和家长近距离地站在他面前时,他无法安然。

     纪录片里的农村女孩王盼,她家徒四壁,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母亲还是个半残疾人),其可怜的收入在女儿一年几万学费面前,只是杯水车薪。除了加倍拼命干活,卖劳力挣外快外,他们只能靠四处筹借。听说孙女儿要读大学,独居一偏僻之隅的爷爷奶奶把他们仅有的一点储蓄,——皱巴巴的两三百元,也奉献了出来。王盼只是千万贫困农村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她没考出理想的分数,有自身主观的原因,但更多的客观原因也摆在那里,——国家对乡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农村师资的低质,匮乏,教学节奏无法第一时间跟上全国步伐,教育理念,设施,又都极其落后......这所有的一切加起来,决定了农村学生进入顶级院校的概率,必然大大低于城市学生。无法拿到继续进学药匙的农村学生,一部分无奈辍学,另一部分好不容易得到家人支持的,只有选择读三本,或是读大专,这些学校表面叫大学,实则是一家家利益至上,茹毛饮血的吃人公司,读了跟没读无任何区别,有的读了甚至被戕害得更深。这样一群天性纯良,不甘平庸的农村学生,就这样无形中沦为了中国教育产业化下的牺牲品,几乎得不到政府哪怕一点的关注。教育产业化,提到了GDP,政府自然自得其乐。政府从不信教育是育人的,他们只管“经济建设优先,发展才是第一硬道理”。

   
    结果是,这种产业化产出来的大学生,真正像个人的没有几个。而那少数想做个真正的人的,还要被那些吃人的家伙耻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农村学生考上的多是二本院校? 现实令人无奈又心酸
扩招后,中国的本科生到底有多少?
这8.8分良心国产片,被忽视太久了
(2)农民兄弟,你的孩子还能考上大学吗?
一个迷茫的30出头在编农村教师,何去何从
如果大多数寒门学子“读书致贫”,那么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