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中生有

  “我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好,......”,“我知道你不开心,但你也要......”......这是我平时听到很多家长跟他们孩子说话时常见的句式,初听还以为父母们这样跟孩子说是对孩子的理解,后来细思,却又有另外一番思考。

   我很小的时候,爸妈从没有跟我这样讲过。什么“心情”,“情绪”,“开不开心”这些概念在我脑海里统统都没有,以此,我小时候偶尔遇到有什么不顺心的,也是自己玩儿着玩儿着就忘了。自己进去后,因为没有人向我灌输和强调那是个具体的概念,以此自己也很容易走得出来,根据就没把那些东西当回事。

  有些遭遇,虚的概念,一强调就会在脑海中固化,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更不容易走出来,他会自然地以为这世上真有“心情”,“情绪”,“开不开心”,甚至于“苦难”,“挫折”,“失败”......这些东西存在着,既然自以为有这个东西,他便会习惯性地想,那我就在里面好好呆着,等下肯定会有人来帮我把我从里面救出来。

    以前看到一个孩子总不肯吃青菜,我疑惑他为何如此决绝,后来在一次餐桌上与他供餐时我就知道原因了。他不吃青菜,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妈妈第一时间就替他向众人解释道:“不知为什么,他从小就不喜欢吃青菜。”这样说下去,我想要是我,我也绝不会再吃青菜了。那种不好的概念假如父母一次次地给孩子强调,孩子自然就被那个东西给套住了,当真了,认同了,哪还能轻易走得出来。我小时候,连什么是“挑食”都不知道,以此我从没有过“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这些矫情的分别心。长大后,第一次听人说“我喜欢吃什么”,或是别人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时,我心里还纳闷得很,怎么就吃这个事儿还有这么多挑剔的,自自然然地该多好(至于“我喜欢吃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也回答不上来)。人生天地间,最应思考的是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假若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能找到一两个有助于净化心灵的纯粹爱好和志趣,当然也好,哪能不知轻重地去执泥,滞著在那些诸如“嗜欲”,“外放”一类的末节之事上!

   引导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通过语言,而是无声的以身作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少一些刻意和强调,多一些自然和无迹。比如,孩子的情绪这种东西,大人们看透之后,最好不要跟他灌输和强调这是“情绪”,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或是换一种角度很自然地,不落痕迹地把他从里面引出来就好,越把它当回事儿最后就真的越成个事儿,越不把它当什么,它也就真的没什么,这大概就是孟子的“有如时雨化之者”,以及杜甫诗句里面“润物细无声”那种最佳的教育法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
添加辅食时,牢记“5大准则”,孩子吃得开心,更聪明更健康
二 婶 是 贼
我的心理边界
“愿你有个随时能打扰的朋友”
天大地大开心最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