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点滴滴,皆动人心

    昨儿下午,天气暖洋洋的,几束金黄的阳光透过窗户打在教室的地毯上,也有少数碎片落在了来这儿写周末作业的小瑜和小皞身上。时光悄悄地流着,他们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安静。我正在一旁做着近期的教案,看到身边这画面太美,也就禁不住拿起手机来给他们俩拍了几张特写。

    到小瑜写完自己的作业后,他主动跟我讲他想来教小皞写话,我当然很赞同,他是大哥哥,小皞是小弟弟,大哥哥带着小弟弟,那是再好的不过的事了。我最初还以为等会儿他们会闹个不停不能成事,没想到到最后小瑜还真一五一十地教小皞把话写完了。不仅如此,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拿过来检查时,这里面短短几句话,细读下去,我竟然于其中感受到了些许《红楼梦》语言的味道,——平淡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也许小瑜是无意的,但我却有心的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暗号,我真的很为他感到庆幸。

     同样的故事,昨晚的诗词课上小翾也给了我这样一个感动,当我说到《雨晴》这首诗中的“雨后全无叶底花”时,她很踊跃地抢先举手说她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便问她,她很有信心地答道:“雨下了后,连叶子底下也一朵花都没有了。”我好想再问一下她:“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让她把她思考的整个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我又怕等下她说不出所以然来,反倒打击了她,于是我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毕竟,我深知道,文学艺术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感性的,有的根本就讲不清“这是怎来的”,有的也不需要非得说出个所以然来。

    古代文学语言里,“倒装”是很常见的语法规则,就像上面这句诗,“雨后全无叶底花”,其实本是“雨后叶底花全无”的倒装,假如知道这个,了解它的意思就更简单了,但我想,通往真理的路从来都不止一条,作为一个老师,最忌讳的就是把一种思维方式强加给所有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质,根据她们的特质去启发引导她,远比按照某种固定标准,或是谨遵所谓的权威去要求她要人性得多。还有,很多东西如果他自己能感悟出来,就最好不要给他那些概念,也不要先有一个预念在心头,教的人越纯粹,越放得下面子,思维越放得开,学的人也就越轻松,越投入,越会独立思考,越能独立创造。好比小翾,她学多了,诗背诵多了,自然就能在诗里面侵染出某种语感,养成独属于她的艺术审美,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便可轻易领悟出诗的大致意境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有声美诗】飘雨的秋季
十二花田 ‖ 冷子瑜 ‖ 一诗常在千修后,始似人前信手成
林婉瑜和她的诗
瑜儿的诗(二)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139
【当代诗人咏秋天·第二季】方瑜泉 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