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刘秀本是太学生,研习过《尚书》,非常好学,故而行军打仗之时也不忘学习。他勤于政事,又经常和大臣们讲论经典,半夜才睡觉。太子劝他注意身体,他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正因为好学,刘秀后来才能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史称光武中兴。

   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次,40多岁的杨时和朋友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他们来到老师家门口时,透过窗看见他们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就不忍心打扰他们的老师。站在门外,他们决定等老师醒来后再进屋。

  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依然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端庄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才发现门外的这两个“雪人”。

  “程门立雪”的故事除了表现出杨时和游酢二人尊敬老师外,别忘了他们身上还具备一种极难得的诚挚好学的精神。

  孔子在《八佾篇》中就曾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文献不足故也”,孔子肯定是看了很多书,才知道相关文献资料的不足。他“学而不厌”,晚年学《易》,都达到了韦编三绝的境地。
 
   学习,有时候就是机缘,有的机缘一旦错过,可能终身不再,以此孔子总是有所敬畏,每一刻都不敢懈怠,每一刻都在知行合一,每一刻都在朝尽善尽美的方向前行。

   学习,并不重在学知识,学技能,而是像王阳明所说的贵在“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在学东西过程中修炼自己的心境,深化自己的修养,澄明自己的本性,这才是学习的根本。如果学习仅仅是追求更多的知识,技能,那是愚蠢的,就像《庄子·养生主》中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陷入困境,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孔子没有一刻敢懈怠学习,其本质是他没有一刻不在克省克察,没有一刻不在修身为本,没有一刻不在全力于学习中完善自己,升华自己。

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瞻前,唯恐学不到,生怕赶不上;顾后,学到了,还唯恐会把所学到的东西丢失了。”

 最后,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后知不足,学无止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说:打开手机,抖友都是我的老师。
文学知识故事集•孔子指点子夏,“欲速则不达”145
从《礼记·学记》看为师之道(三)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
励志一生: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