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荆州人杨大同,祖父留给他的财产颇为丰富。因为他沉溺于饮酒,又加上喜欢嫖娼赌博,以致家财挥霍糟蹋尽了,贫穷困苦,无所事事。杨大同不反过来责备自己,反而怨恨天道不公平,每日指着天空而咒骂。他又怨恨亲戚不帮助,朋友不扶持,叫着名字恶毒咒骂,愿每个人赶快死了,才使他心里称快。

   一天,见天上有月光,他正徘徊在屋檐下怅然叹息,忽然有一位少年敲开门,进到他家里。少年衣衫整齐,相貌端庄,对杨大同说道:“你想发迹的话,应当跟我走,怨恨有什么用呢?现在有一处好地方,想陪着你前去,可以立刻取得富贵,你能够跟随我吗?”杨大同高兴,愿意跟随。那位少年于是拿出钱买了酒,与杨大同开怀大饮。

  到了半夜,让杨大同取出笔和砚台,在墙壁间画了一个门,将水含在口里喷出,念了咒语,双门忽然开启了。少年拿着蜡烛在前边走,杨大同在后面跟着。来到一个地方,只见房屋台阶宏大宽敞,铺设的东西华贵美丽。两人又来到内室,却是珍珠做的帘子,刺绣做的幕帐,彩画的门槛,雕刻的栏杆,宛然像神仙的境界。少年打开箧子,全是金银珠玉,指着对杨大同说道:“你既然忧虑贫穷,为什么不拿走它?”杨大同于是尽自己的愿望拿取它们。少年忽然吹灭蜡烛,不见了。

   杨大同在黑暗中寻找不到回路,正在彷徨,忽然听到几个人大声呼喊捉贼,将他用绳子捆住倒放在地,原来是一个巨富的家里。天明,将杨大同送到官府,他不能够讲清原因,被打死在杖下,竟然不知道那位少年是什么鬼神。

(摘自《太上感应篇图说(上下册)》[宋]李昌龄著[清]黄正元注[清]毛金兰补)

  《传习录》中王阳明就讲:持志如心痛,心中有志向,就像心在痛,一心只在这痛上,好多功课要做,哪有功夫去说闲话,管闲事。

  一个“立志成圣”的人,时时只会关注自身的致良知,绝不会把宝贵的精力用在对外上。

  《传习录》中又有——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王阳明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的例子很多,比如王阳明第一次科举考试不及第,那么才华横溢和自负不凡的人,高考居然没考上。他怎么说呢?他说:“我不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这便是静亦定,动亦定。

  “怨天尤人”,也是迁怒的一种。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像这样,天都难做,你怨天就更是没有天理了。

  关于上达,《传习录》中则有——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从小事平常事修起,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宋•陳淳《北溪字義》卷上 敬 恭敬
清初心学大家杨愧庵精华语录 | 离了当下 没有究竟
怨天尤人
谈损字诀
百字碑注解
学习心得|直面人生 下学上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