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袁崇焕是明代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明代崇祯年间,大明王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外有清兵频频入侵,内有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而袁崇焕作为朝廷少有的优异将领,由他镇守的山海关牢不可破,多次打败后金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让后金军队不敢犯境。

  后来皇太极实在没有办法,于是就用反间计,有意引兵攻打明代都城北京,袁崇焕得悉以后,立马带兵营救,这时候皇太极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是带兵来谋反的,皇太极又买通投降的官员,让他回去奉告诬陷袁崇焕谋反。

  再加上崇祯帝生性多疑,于是信以为真,下令将前来救援的袁崇焕逮捕入狱,而后被凌迟处死,许多百姓也以为袁崇焕是要谋反,所以纷纷都吃他的肉,可怜一心为国的袁崇焕就这样被冤杀。

  中国有个成语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如: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中就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张仪言于魏王曰:“臣闻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物轻量大,亦可使轴断。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毁谤,纵骨肉亦遭毁灭。”

 《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也有——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大意是说——
  国君选择贤才,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会把原本地位低的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关系疏远的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够不谨慎吗?

  因此,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

  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

   中国圣贤自古以来就极注重独立思考,任何事,无论外在的声音干扰力如何强,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说,都应该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明察为重,自己的独立思考,明察,才是最后做决定的最重要依据。正如孔子所言:“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审问之”,最后再“笃行之”。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先去独立考察他,不要妄下结论;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先去独立考察他,不要妄下结论。”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崇焕被冤杀后,佘氏一族为其守灵至今,历17代近4百年
袁崇焕草率处死毛文龙,堂皇借口之下暗藏隐秘动机
袁崇焕被冤处死后,部下说了三个誓言,现在为止实行了17代
​袁崇焕之死
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却是皇太极最忌惮之人——解密一代忠良袁崇焕
他若不死,清朝几时才能入关?崇祯皇帝为自己的愚蠢而上吊自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