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鉴》17 商鞅被车裂前有人劝他隐退,他没有听

商鞅是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正是由于他西入秦国,在秦孝公的强力支持下主持变法,才有了后来威震六国的强秦,也为以后秦扫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改革者无可避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会得罪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与旧贵族,这会为他们自己的以后埋下祸根,以至到无可调和、无可收拾的地步,这点在商鞅身上体现尤为明显。

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商鞅反攻倒算,即使那时的商鞅已经死了,也要将其尸体五马分尸,并夷其宗族。

这是古往今来改革者的悲哀,但他们又一代又一代不惧生死的向前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才使得社会得以进步向前。

商鞅

1、变法十年,相秦十年,询问评价

商鞅在死前的五个月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就很想找人问问关于自己的评价——毕竟那时他已主持变法二十多年,任秦相也就是“大良造”也已经十年。

他问的这个人叫赵良。

有一天赵良来见商鞅,商鞅便问他道:“先生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加贤能呢?”

五羖大夫也就是百里奚,曾经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的“价格”从楚国人手里换回来,结果年已七十多岁的他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在商鞅之前,秦国最厉害的臣佐,无疑就是百里奚!

赵良也是个很实在的人,至少他这次来见商鞅,的确是抱着满满的诚意来的。

听商鞅那么问,赵良想了下便回答道:“一千个人的唯唯诺诺,也比不上一个正直之士的直言相告,在下希望可以在您面前终日正言,而没有责罚,您看可以吗?”

显然是先给商鞅打个预防针——待会我若是说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话,你别怪罪我。

商鞅则淡然答道:“可以。”

2、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于是赵良才说道:“五羖大夫百里奚,本来不过是逃奔到楚国的一个低贱之人,但穆公慧眼识珠,将他换回后,一举从一个养牛的贱民提拔为上大夫,并以国政相委托。而五羖大夫也不负所望,相秦六七年之间便使秦国有充足的国力向东伐郑,又先后扶持了三位晋国国君上位,包括晋文公,还救助过一次楚国的灾祸。他任上大夫时,即使劳累也不坐车,即使酷暑天气,也从不用车盖遮阳,在国中考察,更从来不带随从车驾。在他过世的时候,秦国上上下下莫不为之流涕,小孩子不唱歌谣了,正在舂米的人因悲伤过度也忘记相互唱和,这,可都是有感于他的德行啊!”

赵良感叹着说完,又将话锋指向商鞅:“可现在您呢,您当初所以能见到国君(指孝公嬴渠梁),那只是因为承托了嬖人景监的关系。您得势之后主持政务呢?又每每凌轹公族而残伤百姓。”

赵良说到这里长叹一声,不觉已越说越沉重,忽然低声问道:“您知道吗?公子虔杜门不出至今可是已八年了啊!何况您还曾杀了祝懽,又以黥刑重罚了公孙贾。诗经上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这些,可都绝非是能得人心的举措啊!”

赵良之所以那么感叹,只因为他所列举的那三个人都不简单,公子虔是太子嬴驷的叔父,也就是国君的哥哥!

而祝懽、公孙贾,又皆是太子的老师。

当初太子犯错,商鞅以太子不可受刑为由,处罚了上述三人,公子虔加上犯其他律法被处以“劓刑”,也就是割去鼻梁,公孙贾所受的“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代表犯罪之身,且终身都无法抹掉。

商鞅为了变法大计能够顺利推进,就是这么狠,就从最难啃的骨头开始!

上述重量级的人物,都被他毫不手软的给处罚了!

而赵良所说“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八字又绝非虚言,毕竟商鞅曾经在渭水旁处决囚犯,史书的记载是四个字——渭水尽赤!

3、苦劝

赵良说完上述那些,商鞅一直没有打断他,只是在那里听着,沉默不语。

赵良便又继续道:“商君,再说您的出行,是一定要后车载满甲士,由力大无穷的壮士在车两旁充当护卫,同时手持矛戈的精兵随车开路的,只有这样,您才觉得心安,才肯出门,而只要上述这些有一样不具备,您是万万不敢出门的。”

赵良这话说的已相当不客气,可商鞅依旧没有吭声,只静静听着。

“尚书上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而您所依凭的这些可都绝非是'恃德’而是'恃力’啊!”赵良已经很有些激动,终于苦心规劝道:

“商君啊!您现在的危急就有如清晨的露珠一般,只要太阳一出来,您就会顷刻之间消亡。可是您呢?直到现在竟然还在贪图'商于之地’的丰沃,又死死攥着秦国的国柄不肯松手,同时还在不断蓄积着百姓对您的怨念,假如有一天国君不幸离世了,那么,秦国还能够继续收容您的可能,不是非常非常的渺茫吗?”

他这最后一句才是关键,一语道出了商鞅最大的靠山与后盾,甚至也可以说是他在秦国唯一的倚仗,就是秦孝公嬴渠梁!

秦孝公还在的时候自然没人敢拿他怎么样,可,孝公一旦离世...

其实,商鞅作为卓越的变法者与改革家,还曾经在魏国待了很长时间,他不可能不知道孝公离世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因为法家有一派就是专门讲“权术”的,何况吴起当初离魏后在楚国主持变法的结局,就活生生发生在昨天——吴起最后是被楚国的旧贵族乱刀乱箭射杀而死!

所以,赵良的话讲完了,商鞅当然也明白他的意思,是要劝自己能够悬崖勒马,急流勇退,尽早尽快归还国政与肥沃的封地,去寻一个安乐的所在,平平安安度过下半生。

可令赵良奇怪的是,商鞅肯定听懂了,可竟从头到尾都不发一言,现在他话都已说完,也都已说到这份儿上了,他竟然还是默然不语,更没有任何表态。

4、怪圈

“商君,商君?”赵良不免试探询问。

良久,商鞅方才仰头长叹一声,说道:“先生您的话我记下了,可是我无法答应。”

史书记载是四个字——商君弗从。

可站在商鞅的角度,他如果听从赵良的建议,又能去哪儿呢?

归隐山林可能吗?带着兵卫尚且要战战兢兢,更何况没有兵卫?

公子虔那些秦国公族,手下所掌握的力量,实际上绝非是他失去保护的一介外臣所能够抵御的,能够抵御他们的,只有权柄!

至于说跑去别国?那更不可能,至少现在的商鞅不愿意这么做,因为秦孝公还活着。

二十多年的知遇之恩,二十多年的鼎立支持,使他不想因胆怯就去投奔他国。

所以,留在他面前的实际上也只有一条路——就这么耗着,走一步看一步。

再说,他对秦国毕竟有大功,太子继位后,未必就会对自己那么狠吧?

再说,就算到时太子真要对付自己,那到时候再跑也来得及不是?

可是,后来的五个月之间,的确发生了很多大事,很多出人意料的大事。

先是秦孝公病故,太子嬴驷上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而杜门不出八年的公子虔果然也出来了,联合一大批老世族在嬴驷的支持下开始大举反攻倒算,商鞅完全猝不及防。

他逃到秦国边境,因为没有凭证,连客店都住不了,是为“作法自毙”,而他想逃往临近的魏国,又因为当初在收复河西之战时用计擒获了魏国公子昂,摆了对方一道,不被接受,最终不得已,只得重新逃回自己的封地,甚至被逼的举兵反抗,最终兵败被杀...

一切好像一个怪圈,他所有为秦国做的一切,最终竟反过头来又把他自己给害了。

这里面究竟是他个人性格中不足的因素多?还是群体性格中不足的因素多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记二08商鞅之死
商鞅的悲剧命运在于其最后成为了一个无用无德之人
商鞅以法强秦,赵良以儒劝告商鞅
清晨碎语 | 改革家商鞅的另一面(20.08.10)
大秦帝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在于看透人性,商鞅之死在于无视人性
商鞅被行刑的那一天,秦国百姓欢呼雀跃,如同报了血海深仇一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