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拐子刀法、身法、拳法


 

─ 西洋人的Tonfa,是“挡法”的音译。 不知是中国南派武林的叫法否? 有此兵器否? 北派则叫做拐,或是拐子。是防御用的兵器,也就是盾牌的缩小版——一根直木,如刀剑的长度,护手位置植一横出之短木,如刀剑柄长。 用时手握横柄,而直木贴在肘上。 又常与刀同时使用,就叫单刀拐子,或拐子刀。

 

─ 拐子可以挡人器械,也可旋出击人,就成了攻击性的短兵。 不知何时,传入琉球。因其用法主要在抵挡——如盾牌,而易携带,就以功能为名,叫做挡法。 北方人挡的发音如“糖”,便译之为Tonfa,又与空手道一同,传入日本。

 

─ 美国人学了Tonfa,认为是空手道的兵器。 似是Los Angeles的警察,首先配用。 认为比警棍好用,成了制式配备。 其他州∕市效习,也多采用。

 

─ 中国人的小扫(多误为“哨”字。 )子,或叫手扫子,就是如今遍传全球之Nunchucks——两节棍也。 当然、又是先传琉球群岛,后到日本,再传国际的。试以台湾话来发音,不用标准国语,就知道Nunchucks就是两节(截)棍了。

 

─ 琉球曾有武术家来台寻根,自说乃是Ba-na-ng流派,久不能明...... 后来是台省武家,观其技法,原来就是福建传来台湾之技,分有“硬枝”、“软枝”及“半硬软”的意思!不知何时传到琉球去的......

 

─ 现在的武术,不能实打。 原因之一是:会的老师已少,自然不能普遍教学。之二是:只练套路,以为熟了就自然会打的迷失...... 之三是:年轻人性急,急去试打,而所用的,乃是吾人生而有之之打法,与武术并无关系。

 

─ 观看所谓打擂武术赛的人,一是好奇心。 赶时髦、爱热闹、与毫不介意。一是吾人好斗,嗜血的本性尚在。 自己不敢冒险,看别人打也过瘾。 一是深怀希望,有打必看,希望看到有人打出了武术的技术。

 

─ 武术之打法难学是一,合乎要求∕条件的人才实少是二,而肯有耐心∕毅力,长期修习的年轻人难找难寻是三。因致、很难有人拿得出武术的技术来实打。

 

─ 要求武术的实打之法,第一是长长久久的基功,改变生而有之的动作习惯,与心志意念。第二是套路的精准熟练,排列组合与析解发挥。 而第三则是要有合格的老师。 才能传授武术的攻防之法,由原理原则,而各门特长。 再行实地操作,改正错误。 寻找个人的专长,累积对打之经验。

 

─ 今日武术之所以不能实用,一在迷信套路,以为就是全部。 二在羡慕外国武术,无不可以实战∕比赛。真正是“东”施效颦,而不如“西”施。 三在小说之文字描绘,活灵活现。 影视之形象显现,精彩动人。 年轻人信以为真,心迷手痒,模效一二。 配以口舌发出之音响∕音乐,就可以杀人遍野,无坚不摧,以自得自满。

 

─ 武术要练心、练意,指的是锻练的技巧。 不是智、信、仁、勇、严的武德,也不是吃苦、耐劳、勤奋、有恒的良好习武之习惯。

 

─ 在外是身手,在内是意念。 而、二者必须能够合一以行,使成内外兼具的武术动作。

 

─ 到了打斗之时,不但套路不见了,就连招式也融化了——必须融在身上。打斗时的攻防,全是一个反应。 是自然而然,不经判断、决定、发令、执行的——反应。

 

─ 武术讲打,就在打中求之。 其他理论,招式之研习,不是无用,更非无聊,乃是为打而作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了,试作实打,才是出发! 打得如何? 进境怎样? 都是实打之后的讨论。

 

─ 武术实打用拳头,不用舌头,或是笔头。

 

─ 实打全是反应,而反应全靠经验。

 

─ 武侠小说常说:一套罗汉拳,九九八十一招。 用到七八十招,仍然不能取胜,心下不免着急...... 又或是:天下无敌的乾坤剑,一百单八式。一路下来,用到九十多剑时,才能渐占上风...... 好看、迷人、可以消暑、可以解闷,可就是千万不可信以为真!

 

─ 兵器的套路,可以美化而为武舞。 然而、手持兵器的舞蹈,却无可能成为武术。

 

─ 长短兵器的对击比赛,其得分标准,技术规范,与竞赛规程均不难于制定。之所以不能比赛,只剩空谈的凄凉现况,乃是因为兵器的应用技巧不讲,只练些个花套子,好看不好用。 所以,虽也有人订出规则,却无技术。 当然可以比赛,可叹形同儿戏......

 

─ 拳术比赛的规则,才真不好订! 要安全,就没看头。 要技术,就不安全。再加上,中国武术的实战特点,亡失殆尽...... 数十年来,困思久愧...... 终于明白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在:特色独具的武术用法之不讲。

 

─ 不学、不知、不追求武术的战法而对打,其下场有三:一是打的乃是自然之强壮,心性之凶狠。这与数千年前的祖宗打架,有何分别! ﹖二是打的乃是外国武术,而委实不如外国武术之出色当行。 三是假装武打明星,而不知道拍动作电影,依赖的其实是分镜、套招、剪接、变速......

 

─ 也有许多武术老师,自己并不上台对打,也不教导学生为何对打。却是讥诮别人乱打,以示自己高明! 在武术上讲,事有可疑。 在做人上讲,有伤忠厚......

 

─ 反对对打的见解是:已经落伍,伤害健康,以及教坏了别人的小孩!其实、均是不真了解,与过度忧虑。 而、学习对打则是要弄明白武术的基功、招式、套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那样练的目的与理由。

 

─ 古人练武,为了杀敌。 而、上阵无必胜之军,名将有杀身之虑。所谓“常胜”,所谓“无敌”。 一是颂赞,以显功威;一是宣传,以丧敌人之心胆而已。

 

─ 武术家天下无敌,并无其事。 乃是小说戏曲之中,创造发明的人物、情节。满足读者,以利营销而已。

 

─ 上阵兵枪,粗疎简捷。 可以杀敌,可以安民。 叫它武“术”,名符其实。

 

─ 总因豪杰之士,能武技高,而又嗜武成癖。 穷究精修,积以年月...... 于是其技愈细,其法愈巧。 志在研武,非只杀敌报国,扬名立身而已。似此者流,可以呼为武“艺”,出色当行。 然而、同道间研艺争胜,是一回事。 遇敌博命,又是相似而实不尽同之另一回事。 所谓“乱拳打倒师傅”,正是实战兵技,与武林高手之不同。

 

─ 武技高深,生死事大。 人人求绝学,个个无把握。 心有所惧,技有难精。虽极上之名手,亦必怀身死名亡之怖惧。 于是而成学问,于是而生哲理。 参酌儒道与墨,杂以佛禅二宗。 无实学,而富野心之人,乘虚而入。 设为教喻,立有规条,于是而武“道”生焉。

 

─ 访师求艺,详察动作:一看合否武术之原理,二看有无门派之特色,而三则看其个人之造诣如何耳。

 

─ 中国武术之实战,与世界各国各种之武术不同。 此事极精妙,又太复杂。不但一言难尽,且忌纸上谈兵。 不得已而述其纲领,可有一二三四的重点、简单易记:一是攻即防,二字漏与粘,三门保叫破,四法点线面体归本元。

 

─ 人要学打,乃是自然。 事非容易,必有条件:1. 性情: Personality?2. 体能: Condition?3. 教师: Instructor?4. 技巧: Technigue?5. 诀要: Principle?6. 经验: Experience?

 

─ 中国武术,一片荒芜! “挖掘整理”的需要,已曾提出。 可憾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

 

─ 想当时、在神州,“挖掘”的 所获,以缺为全,真伪相参;古物旧籍的价值难定,工作任务的评比要争。以致于其努力从事的成绩,至今难定......

 

─ “挖掘”所得,精粗混同,其实无妨。 只因、尚有“整理”的工作在后。消极地、评价所集聚之数据。 积极地、弄出一个头绪来,才是“挖掘整理”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 中国的<四库全书>,叫<经>、<史>、<子>、<集>。 不但是中国人的贡献,也是全人类的骄傲。武术似乎也很需要一大部的<“武”库全书>,分别为<基因库>∕(DNA)、<入门法>∕(ABC)、<套路藏>∕(SET)、以及<实战诀>∕(USE)。 <四库全书>并非成于一代、一地、一人之手,<“武”库全书>亦然。 只要全体动员,奋笔如刀,一路杀去,定有成书之日!

 

─ 人与人斗,拳打脚踢,尽意施为,不自拘管者,为最容易、最实用、最厉害——如生死擂台。如果不许拳脚打人,只可摔偃,则无论如何仇恨,如何欲胜,仍然必须自作管戒,则较难取胜致果——如摔跤比赛。 又如果只准捉牢,制之使服,且不许伤其筋骨者,名曰擒拿,真是难上之难——如警察捉贼,而常被小毛头打得鼻青嘴肿。

 

─ 人云“三年拳不如当年跤”者,指摔跤由对摔中求进步,日日接敌,习于应对。而拳脚只知记诵套路,不知攻防之法,亦不练习实做,为无用也。 果真如此,则虽十年拳,亦不如当年跤矣!

 

─ 高明的攻防之技,比如是篮球之冲刺,急停,高跳,而钩射得分,何尝容易!﹖而、每天只练他个十七八次,何日得成! ﹖那么、这种高级技巧,比赛之时,绝对不如最最基本的立定投篮;而每日必练五百球者,为更有准头,而同样是一球两分。

 

─ 武术之技,当然有上中下等。 然而、心高气傲之高级动作,毕竟难学。每天实做一千次,尚感不足。 一旦临敌,谁肯冒生命危险,而以高级动作厮应! ﹖此非不自量力,而是根本胡涂,死不足惜!

─ 中国武术之理论,尚未建立。 有人崇尚科学,一谈就是西洋运动,牛头不对马嘴。有人尊重传统,而竟然是五行八卦,洛书河图,如算命先生,愈说愈胡涂。

 

─ 身法最难! 要好老师指导,而努力用功。 什么“拳打千变,身法自然”之谚,不可相信。

 

─ “眼是领路的灯”者,并非看那儿打那儿,正视敌人,勿以眼角余光觑人之意。其实是说:在正面向敌之时,必须扭动后颈。 一则以颈椎而领脊椎,在求发劲。 一则活动脑后神经丛,有利健康。

 

─ 摔跤强调“甩头变脸”者,就是以颈椎引领脊椎之转动,以摔贴在身上的敌手。

 

─ “南拳北腿”就是南北各派之拳脚,一如“红男绿女”为穿红戴绿之男男女女。乃是修辞学中之一格——互文足意。 如“男有分,女有归”,非如“南船北马”之类的记实语法,非一事也。

 

─ “前手打拳,后手用力”。 要求的是向“后”拉回之“手”必须用力;目的在转动脊椎,而使向“前”打人之“拳”得力。

 

─ “打人前心”是拳招,“看人后背”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意念。心里想着“看”穿敌人,前胸直透“后背”,打出的拳,才有穿透之劲力。

 

─ “前手打拳,后肘用力”,“ 向前用拳,向后用肘”者,不是肘击之法,而是向后拉肘,转动脊椎,以助“前手”,而使“打拳”得势之谓。

 

─ 意念极其重要。 比如一拳打人胸口,才一打中,因为有了完成之意,我力自然停止。必须心手合一,手则中人,意在透体! 则我劲力之投递,不因初接触之自我暗示,或是中止,或是减弱。 才能产生穿透的威力,杀敌致果。

 

─ 古人论为学,进德修业,曾有感慨之言说:“古之学者为己” ——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念书。 “今之学者为人” ——念书为学只为得旁人赞誉、或是得人荐引的敲门砖! 巧啦、古人练武,旨在一己之修行。今人练武,或是满脑子的报仇雪恨、杀敌报国,或是比赛夺标、冠军金牌;而又或者竟是名利双收,拍广告、演电影...... 不足论矣。

 

─ 史事之久远者,数据便少,何况武术从来少有纪录。 而、今日之学术学者,每每只因找到些许断简残篇,拾得什么断刀折剑,就欣喜欲狂,以为是铁证如山;断然作论,纵笔大书;何朝何帝,公元才多少年,武术已经如何...... 技法可谓怎样...... 发为论文,以博学位;写成专书,成了独得之见,当做重大发现。 顿时忘了治学的基本法则:“孤证不足为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那些武术圈的事儿
论传统武术与自卫防身 (四)
我所认识的古壮拳“昂拳”
中国武术谚语解
传统武术的核心就是兵器
陈氏太极剑技击法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