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汕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剧《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式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思想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另外,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在潮汕地区,过端午节可引用“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这首诗来概括。潮汕的端午节习俗不少,如祭祀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喝)药汤等等。


祭拜祖先


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在潮汕地区,端午节这天不单是用来纪念屈原,同时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在这天,人们会像清明节了一样,对自己的亲人进行祭祀,以勉怀他们生前的事迹,让后人更明白好日子来之平易。



龙舟竞渡




赛龙舟做为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的活动之一,潮汕地区当然也少不了这项活动。潮汕水乡,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岁逢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翼,竞夺锦标,万人空巷,泼水助威,热闹非凡。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祭祀完祖先后,就会来到江边溪边,进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潮汕,这项活动还有另外一个习俗,那就是龙舟赛可以一直赛到农历的五月十五之后才结束,相传如果过了十五还赛,人就会精力涣散、无心工作。因此,老一辈的人都会把十五那天做为龙舟赛的最后一天,而在那天也是龙舟赛最激烈精彩的一天。



潮汕的龙舟分为两种:有“真龙”和“假龙”。“真龙”,有龙头、龙颈、龙身、龙尾,龙船全长20多米,宽1.5米;设15对桨有30人,打鼓、敲锣、泼水、舵手各1人,共34人。“假龙”,通称为辑船,船全长10米,设5对桨,有10人,打鼓、敲锣、泼水、舵手各1人,共14人。(有的也可不设敲锣)




潮诗《端午赛龙舟》云:“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这是诗人描写人们观看赛龙舟的真实情景。


插艾花、喝药汤习俗


在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喝药汤。相传,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不然,这是古代潮人先贤针对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澄海旧县志就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的记载。



另外,端午节这一天在潮汕被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所以潮人这天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五果汤”用料为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等。


食端午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潮汕人俗称“粽”为“粽球”。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这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其中,以汕头老妈宫“双烹粽球”最为著名,最惹海外游子乡思,常念不忘。有的“老番客”刚回归故里,在汕头就专点“老妈宫粽球”,以先尝为快。品尝时先将包裹着的竹叶撕剥掉,呈现着热气腾腾,油香喷喷的糯米饭洁白晶莹,馅在里面的绿豆沙、瓜丁花生、香肠、虾米、香菇、猪肉、腐乳汁、胡椒粉等可口的馅料五彩纷呈,自然而然地令人馋涎欲滴,细细品尝,香、甜、嫩、滑、色、香、味俱佳。


食栀粿


在潮汕地区,端午时节除了食粽子外,千家万户还喜爱做栀粿,做栀粿的美食的风俗世代相传,加工制作精细,配制方法考究,美食风味独特,且有助消化,增食欲之功。




栀粿的原料为糯米,古代的制作方法是用糯米浸渍后用手工石磨磨成粉浆,配入捣碎栀子(民间通称枝子或黄枝)浸泡滤渣成为黄色药液,然后又再用铺姜碱液拌匀(铺姜是潮汕通称的青草药,晒干煅成炭末,浸水滤渣取液)时下因加工工序麻烦而难得,故常用碳酸氢钠(苏打粉)加入浓茶水与糯米浆(粿浆)搓匀盛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炉火蒸熟便成粽黄色晶莹润滑的香喷喷优质栀粿。主妇们喜用纱线牵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盛放于白瓷盘上,用白砂糖蘸粘着美食,甜润爽口,凉喉解渴,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潮人的喜爱。




古代潮人世传五月为“恶月”,此时阴气萌生,毒瘴猖獗,时疫流行,同时气候炎热,蚊蝇孽生,病邪袭人。在缺医少药的岁月,古人就采取“时节做时粿”这种既美食又防时疫的科学加工制作粿食的方法,以达到“时令防时病”的目的,故称得是时令的保健粿食。


食“圣甘枳”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广泛流传的潮汕饮食俗语。潮汕习俗,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




古代潮人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于是端午节是驱毒“圣日”,食了药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着。潮汕地区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把栽在庭院或门外的“圣甘枳(使君子)”花摘下来做菜吃,自己没有栽种的,就到街上买,同时用“圣甘枳(使君子)”炒鸡蛋给小孩食用,以达到驱蛔虫效果。


食真珠花菜


潮汕,端午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外,还食用真珠花菜(白花艾)。真珠花菜(白花艾)潮汕人称其“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


洗“龙须水”


在端午节这天前后下的雨水,人们通常称其为“龙须水”,而且以端午节这天的下的雨水犹为灵验。潮汕古人认为,这一天的下的雨水是龙王送福给人间的灵水,所以在端午这天,人们都会用艾草加上“龙须水”来沐浴,以求来年的健康长寿。




“行走潮汕”

端午安康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好无趣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各地习俗
端午节
2001-10T《端午节》特种邮票
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