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务指令为哪般??|?任务驱动型作文面面谈?003

  公开课《高考作文从零开始》持续更新中,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课程主页,学习课程全部章节。

  【讲师简介】猛师老徐,全名徐宏庆,独立语文教师,“一起学语文”课程讲师、专栏作者。《高考作文从零开始》课程主讲人。微信号:hongkingxu(添加请注明实名及身份)

  从传统的材料作文,到如今添加了任务指令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变的是材料本身,变化的材料的基础上多了写作任务。让众多一线师生深深惶恐的,正是这“任务”二字:命题人究竟会怎样来给材料添加任务?能数得上的经典范例只有2015年的课标1卷和课标2卷,专家的指导又是看上去高大上,实则云里雾里、百无一用,在例题有限、专家意见乏力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这个问题,当你明白了材料作文的本质,洞彻了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史,自会迎刃而解:明确了材料的内涵是任务之源,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那些似乎无法预知的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概念,高考作文的命题也不可能在突然之间来个大转向,一切的变化与改革,必然会遵循历史发展的逻辑。所以,我们可以摊开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史,从过往的作文题里去发现和总结那些曾经没有明示却已然存在的写作任务。

  纵观材料作文的命题史,无论作文题的材料是叙述型,还是论述型,无论是全国课标卷,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卷,无论多年来考生真正把它们当材料作文来写,还是错误地将它们写成了话题作文,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留给考生的写作任务基本只有两类,一类为“是非取舍型”,一类为“对症下药型”。

  以“是非取舍型”为写作任务的作文题,是材料作文的主流,有材料作文的历史以来,大多数的作文题都是此类。依据材料所含的主体多少和有否预设褒贬,可以将此类作文题分为五小类:

  第一类,单主体,有褒贬。命题者直接将是非褒贬置于材料的表述当中,让考生从人物言行、事物状态以及名言道理提炼和概括出要写作的主题,比如曾经一统天下的全国大纲卷,几乎年年如此,再如2010年上海卷的“板桥体”,又如2011年的福建卷的“袁隆平说工作”,2012年的北京卷的“铁路巡视员老计”,2013年湖南卷的“我愿意”……这些作文题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述材料基本都是只有一个主体,褒贬分明。审题只要顺着材料的褒贬去进行,几乎没有偏题跑题的风险。这也是最容易写成话题作文的题型,而且这种题型写成话题作文常常能够蒙混过关。

  第二类,多主体,有褒贬。这类题型最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课标1卷的“船主与漆船工”:漆船工顺手补了船的破洞,小小的善行救了船主孩子的命,可依此立“莫以善小而不为”之意,强调与人为善的意义;船主登门道谢,送上大红包,可见其知感恩之心,以此可立“知恩图报”之意。同一则材料,选择主体不同,立意完全不一样,但无论从那个主体切入,对人物的做法都是肯定褒扬的。

  第三类,多主体,无褒贬。这类题型最常见于对立形式呈现的论述型材料,最典型的表述方式就是“有人认为……,有人认为……”,比如2013年上海卷的“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和世界上似乎更重要的事”,2014年江苏卷“青春的朽与不朽”。近年来,这种对立形式又迁移到一些叙述型材料的人物做法上,最典型的当属2014年安徽卷的“演员与剧作家”,演员认为自身可以根据需要改动剧本,剧作家认为剧本乃一剧之本,不可改动。这类题型,材料只是客观陈述不同主题的对立做法与立场,没有对这些做法做出孰对孰错、孰是孰非的判断。

  第四类,单主体,无褒贬。这类作文题,材料的主体只有一个,但是主体的做法本身可对可错、有对有错。比如2014课标2卷的“山羊过独木桥”,参赛选手“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可以被视为化竞争为合作,实现了双赢,也可以被认为是破坏游戏规则,使让游戏本身失去了价值。

  第五类,多主体,不对立,无褒贬。这类作文题,材料所述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事件中不同的主体所说所做都是事件中的一部分,并不对立,并且至少有一个主体的做法是存在可对可错、有对有错的争议。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5年的课标1卷: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于法正当,于情不容;警察把事情公开,宣扬遵法守法固然很好,却给举报自己父亲的当事人带来舆论的压力。

  以上五类,虽然看起来每类主体、褒贬各有不同,但在审题上,依然有几个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则:①用于立意和写作的主体,只能是一个。材料可以从不同主题来概括,也可以就此形成不同的立意,但落实到文章写作,只能选其中一个角度。②材料无褒贬,立意要鲜明。命题者没有对材料中的做法与立场走出评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立意可以两边摇摆,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旗帜鲜明,即便那些有对有错、可对可错的立场与做法,我们也需要指出对在哪里、错在何处,在什么程度和层面上对,又在什么程度和层面错。

  那么,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语境下的以上五类材料的审题,命题人能添加的任务指令,一定是选择一个主体从整体上概括材料的内涵,评判主体做法的是非对错。

  这种是非对错的评判,可以是简单粗暴非黑即白的判断,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只是,如果只会做这种非黑即白的判断,显得思想水平很低,高考作文选拔性的考试,自然是希望通过考试甄别出那些思考问题理性、全面、周密的学生。所以,对于材料中主体的做法,尤其是本身已具有争议的做法,不作一刀切的绝对判断,能够深入地分析主体做法在不同程度与层次的对错,以及这些对错成立的前提等,才是命题者希望考生能做到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上图高考作文冲刺套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前一天,作文要回归常识
有“我”,高考作文题才像典型任务
几年前,俺就说过“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高...
2017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围绕“语文核心素养”
2011年高考语文四类作文备战技巧
​高考作文的“青年立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