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侯瑞鹤丨“和孩子做朋友”在生活中多是伪命题


点击页脚左侧阅读原文,收看【紫藤亲子学院】公开课视频



文丨侯瑞鹤(微信号:zitengqinzi)



美好的理念,恼人的体验


“4 岁孩子出门游玩,见什么要什么,公园里的游玩设施都要玩个遍,就是钱不够也不行,怎么办呀?”无奈的妈妈不知该如何面对。

“现在要和四五岁的孩子斗智斗勇,现在都快斗不过了,有时搞得我无言以对,都不知道该怎么养育了?”母亲带着无奈和些微的自豪。


“信奉爱与自由教育,所以,遇事与孩子商量,他不同意时没办法只能连哄带骗,结果他知道后就大哭大闹,直接拒绝吧,又怕伤害了孩子。唉,好累呀,养孩子真不容易。”妈妈纠结地说。


“都说养孩子要顺其自然,与孩子做朋友,但是我有时实在是忍不住想发火,没办法我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眼不见心不烦。”妈妈对自己有些不满意地说。


妈妈们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总结起来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父母不敢管教孩子,视孩子为玻璃心,对孩子进行管教时过分地纠结和担心对孩子有伤害,失去了自我,结果容易导致孩子任性,目中无人,接受不了任何批评和对错误的提醒。因为信奉”爱和自由”,顺其自然,和孩子做朋友,满脑子是美好的理念和方法,却忘了除了做朋友,父母还是父母。顺其自然不是随便长,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进行有为的养育。


尤其对于幼年的孩子而言,父母除了能够理解自己的心灵,同时,还是一个能够让孩子依靠、信赖的守护者,父母对自己的信心往往是影响的深层原因。


因此,理念都是好的,但实施的体验却未必。


在现实层面,父母不满足和孩子做朋友的条件


朋友之间最关键的是相互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依附关系。而孩子是不独立的,在现实生活层面完全依附父母生活,孩子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父母的意愿。所以,如果我们在现实层面和孩子做朋友,就要用朋友之间的原则进行交往,比如,在所有的事情上进行协商,双方在相互尊重、彼此考虑各自需要的前提下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而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的行为后果需要父母来买单和负责任。这样一方面是做朋友,一方面你还要为这个朋友的行为后果负责。自然在现实层面对于是否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时纠结:满足吧,担心这样做对孩子成长不负责任,所以说溺爱是懒惰的爱。不满足吧,又怕伤害了孩子的心,因为要尊重、要做朋友,以至于无所适从。


在民族文化上,父母和孩子做朋友有些适应不良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来自于西方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产生的文化土壤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因为孩子和父母都是上帝的孩子,耶稣是信徒在天上的父亲,也就是说在上帝面前所有人是一样的辈份。这样的集体文化心理,自然会生长出父母与孩子做朋友的教育理念。况且,这个“朋友”的内涵更多是在生命和精神层面,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参与家庭劳动,使孩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自主、成年后能够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公民,这与西方的整个文化是天然一体的。


中国的集体文化的深层心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子的命是父母给的,父母可以拿去,当然,父母也要为自己给的这生命负责到底。另一方面,孩子也要报答父母给予自己生命以及养育之恩,让父母晚年过上舒适的生活。我们的文化是相互负责、人与人之间边界不太清晰,虽然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家族信仰仍然是我们民族深层的心理,集体心理的变化是非常非常缓慢的。


我们民族心理中的亲子关系,怎么可能做朋友呢?从西方拿来的这个父母与孩子做朋友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的深层心理是水土不服的。然而,又觉得人家外国的好,自然只可能在现实层面进行操作,出现很多的纠结也是情理之中。方法是好方法,理念是好理念,但为什么用起来就出问题呢。


就像“爱和自由”这样的概念一样,每个人在理解和实践时的差别大的简直让人震惊。所以,看起来在字面上讲的是一个东西,实际上每个人具体的理解和实践完全是服从个人深层心理需要的。所以,养育孩子实际上是父母自我成长的机会。一位从小被父母管教过严的母亲,可能实践的爱与自由是对孩子特别宽松和放任,甚至使孩子感受不到行为的边界在哪里;而一位从小很自立甚至被放养一样长大的孩子,他可能因此难以感受父母的爱,可能实践的爱与自由是对孩子很多的保护、管理和亲密。


尊重孩子的生命体验和发展规律,父母才可能和孩子真正做心灵上的朋友


父母不是要改变角色位置,而是增加新的东西,学习做孩子心灵上的朋友。


父母是要和孩子做朋友,但主要不是现实层面,而是在人的生命体验层面上,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体验,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并不因为他有不同的生命体验而拒绝或厌弃他。


然而,我们常常一方面在明处或在现实层面和孩子做朋友,看起来很现代的样子,事事和孩子协商,处处征求孩子同意,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要,甚至有的孩子直呼父母姓名并认为这是民主现代的表现。


其实骨子里我们仍然是中国民族深层心理的父母,在暗处奉行的往往是另一套:孩子有了不同的生命体验,父母急于纠正;孩子一伤心生气,父母否定孩子的情绪,同时急于让孩子脱离负面体验;孩子说想做个建筑工人,父母各种看似民主的游说和引导,直到孩子说自己想当的不是砌墙的建筑工人,而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为止;父母自己不爱与人交往,当孩子不跟人打招呼时,父母责备孩子不礼貌等。


父母希望孩子在家是温顺的小绵羊,出了家门希望孩子变成一只勇敢有想法的狼等。在孩子不需要帮助时,父母好心又粗鲁地进行干预,当孩子需要帮助和心灵上的支持时,又觉得孩子没用太窝囊等。当孩子的行为不断地探索边界,需要父母温柔而坚定地喊停时,父母又失去了勇气。这一切矛盾的期待,许多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因此也不会言明。然而,只要起心动念,就足以形成巨大的能量场而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远。


孩子的情绪、感受较少被看到,被接纳、被允许,自然的心理成长和发展需要又可能因为父母的无意识需要而被阻断。纵使金银包裹,物质需要上很满足,精神上的痛苦又如何能解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iger Li(李旭涛)杭州【家族系统排列】个案工作坊 2016年4月21
十一话题:妈妈24小时不离左右,孩子却孤独缺爱,陪孩子你陪对了吗?
2018年深圳一摸作文题的启示
初恋是一道美丽忧伤的痕
45条陪伴孩子的新理念
【父母必读】45条陪伴孩子的新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