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 | 调查非京籍家庭在北京的教育出路

这是来自四个妈妈、四个孩子和四个家庭的故事。


她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在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上前行,但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非京籍人员。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她们和所有非京籍的人们一样,遇到各种困难,经历困惑和焦虑,她们为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做出选择,并努力地生活着。


她们的故事值得被看见,值得被记录,也值得我们思考。



双城记

每天有30万人在北京和河北之间往返

我就是其中一人


Sunny

80后,就职于教育机构

儿子出生时间:2010年

女儿出生时间:2017年

我和先生都是非京籍。2007年大学毕业后,我们先后来到了北京工作。


先生的老家在河北燕郊,那时,我们在北京租了房子,然后每周回燕郊的家里一次。儿子出生后,我们把孩子留在燕郊让婆婆照顾,依旧一周回一次。

 

2013年,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我考虑让他在北京上幼儿园,但是家里老人不赞同。因为我和先生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没法保证孩子接送,另外,孩子的户籍在河北,即使在北京上了学,最终还是要回河北参加高考,考虑到衔接问题,我们决定让他留在河北。


也是在那一年,为了更好陪伴孩子,我结束了在北京的租房生活,做出了搬回燕郊的决定,并且学会了开车,正式开始了“北京—燕郊”的两城通勤生活。

 

2016年,儿子该上小学了,我再次想带着他来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一打听,北京的私立学校一年要十几万,我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孩子的学费,所以只能让他继续留在河北燕郊读书。

 

在择校问题上,我也花费了一些心思,最初想让他上当地的一所重点小学,但那所小学一个班级竟然有90人,老师要拿着麦克风上课,听到这里我立刻放弃了那所学校。后来,我为他在燕郊选择了一所价格合适的私立学校。

 

今年9月份,儿子上三年级了,我的双城生活也有五六年了。如今,每天有近30万人在北京和河北之间往返,而我就是其中一人。

 

早上5点半起床,7点之前出门,晚上7点左右点到家,一天中我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在通勤路上。

 

虽然家在燕郊,但那里对我来说,更像是旅店,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这里有我亲密的朋友和热爱的工作,北京才是我离不开的精神家园。


暑假时,孩子整日呆在燕郊的大院里,我忍不住笑着和朋友吐槽,我在北京教育机构工作,时刻都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而回到燕郊,看着孩子每天都在到处是光着膀子打麻将的大人”的院子里玩,这种落差对我来说还是蛮心酸的。


但烦恼过后生活还要继续,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解决。比如,由于工作允许,假期我会偶尔带着儿子一起来北京工作,我们工作室有很多适合孩子看的书;我还为他在北京报了兴趣班;未来,我想着为孩子和他燕郊的小朋友组织一些阅读课共同学习,虽然无法为孩子选择更好的环境,但我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改变目前的环境。


2017年,小女儿出生了,不久前她刚过了一周岁生日,我目前还没考虑她的教育问题,也许两年后她会上哥哥上的那所幼儿园,也许会上别的,看她喜欢吧。每个决定都是权衡现实情况后的最好选择,我没有遗憾。


许多人都觉得两城跑的生活十分辛苦,可我不想抱怨,因为我想每个人都面临不一样的人生难题,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地应对,毕竟生活还是给予我们很多。


北京对我来说,是充满热情和梦想的城市,这一切都是我争取的,我接纳现在的一切。



我们在诺大的北京里搬来搬去

最终搬离了这座生活11年的城


Jane

70后,媒体编辑

女儿出生时间:2010年

儿子出生时间:2014年

自从在北京有了孩子,我们就在北京城里搬来搬去,而每次都与孩子有关。

 

2013年,我们在朝阳区居住,那时女儿三岁多该上幼儿园了,我打听了三环附近一家私立幼儿园,每个月要四五千。


后来,我住在通州的朋友给推荐了她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说风评还不错。我电话咨询了一下,每个月1980元。价格、位置都还在接受范围内,所以我们一家就从当时居住的朝阳搬到了通州。那时,我上班在东直门,单程一个半小时;先生在海淀黄庄,开车至少要一个小时。

 

习惯后也觉不出太远。小儿子出生后,我在家休息了四个月产假,产假最后一个月,我跟公司领导说可以把需要我改的稿子快递到我家,我改完第二天再发回去。


领导答应了,但快递拒绝了,说通州超出范围,没法当天送达。所以,上班后,同事们都很好奇我到底住在北京的哪里。

 

2015年,大概女儿上小学的前一年,我们开始为她的入学做规划,首选的是公立学校。虽然我们没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持有这个证基本被视同京籍对待),但可以通过办理五证(没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非京籍家庭,需要提供五种证明,简称“五证”)申请去公立学校读书。


我们又了解了一些非京籍家庭的教育政策,得知非京籍父母在哪个区交社保,孩子就得在哪个区上学,当时我在朝阳工作,先生在海淀,我们有两个区可以选择,但海淀教育质量高,各种门路的竞争也太厉害,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回到朝阳租房子,然后再按照政策要求办理申请手续。

 

这时,先生的朋友推荐了一个朝阳的小区,说幼儿园、小学、医院的配套都很齐全(虽然都很普通),治安也不错。我们去看了看,真的只是“看了看”就立刻决定从通州搬回了朝阳。


接着,我们需要办理五证之中的“暂住证”,为孩子申请学校时,暂住证必须保证已经办理半年以上。然而,房东迟迟不来签合同,我记得当时是10月底,等她好不容易来了,导致我们即使办完了暂住证,到明年5月份网上登记时,仍然不不够半年时间,而且竟然只差了两天。错过了哪怕两天时间也意味着,即使小区对面的小学真的是普通小学,女儿也没办法入学了。

 

因为女儿还要继续上一年幼儿园,我们想在小区就近解决,结果,人家公立幼儿园只招收“本村户口”的。房东出面说可以帮忙,但除了“中介费”,她还要我们把交给幼儿园的费用给她,是幼儿园学费的三倍。我们觉得很过分就拒绝了,自己找了附近的另一家私立幼儿园,大概离家10分钟路程。

 

2016年,女儿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那年三四月间,我们考察了朝阳区几家私立小学,最后选了一家在市里的,看上去交通方便、办校时间也久一点儿的学校,我试听了一下还可以,并且这学校历来英语抓得紧。

 

但上学放学要乘坐校车,有时放学赶上堵车,路上需要两个小时,孩子都在车上睡着了。于是,一年后,我们又搬家到了女儿学校附近,走路五分钟即可到校。算上老人,我们六口人住两室一厅的房子,70平左右,月租7800元。

 

在去私立小学之前,我还是对私立学校抱有一些幻想,比如很有创造力,或者活动很多样之类。

 

而我们这所私立学校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授课方式,女儿学校每天作业不少,这个本那个本,一二年级的小孩有时写得慢,到八九点还写不完;英语是抓得紧,但很明显是应试的方式,比如一二年级就让背单词,还有考前各种突击题型。当然,也有不少优点,总之属于中规中矩的学校吧。


2018年8月份,女儿即将上三年级,儿子也要上幼儿园时,经过反复的思量,我们一家离开了北京,搬到了天津。

 

在此之前,我们在天津和平区买了学区房,对口是所重点小学,但女儿转学过来是没有名额的,只能去和平区的普通公立小学,不过,这所普通小学,只要考试成绩够好,还是可以升入重点中学的。

 

而儿子错过了抢公立园名额的机会,但就算是私立,费用也比北京三环里的幼儿园便宜好多。而且将来,他应该是可以去对口的重点小学。


但我们买的学区房很小,在天津我们也得租房子,不过房租比北京便宜2000多,房子条件也不错。

 

最近女儿通过了转学考试,开始在天津上学。这里的老师好像都督促孩子尽量在校完成作业,所以孩子回家任务量不大。她很喜欢学校的综合课,说可以做手工。

 

每天上学、放学,我带着女儿一路走2.5公里左右。从家到学校,附近没有直达公交;打车呢,上下班的时间比较堵;自驾的话停车也不方便,索性就跟孩子一起健步走。

 

儿子的幼儿园就在楼下,每天送完他接着跟姐姐快步走去上学;下午接到姐姐,赶紧回来接他。只要路上走快点儿,就刚好能赶上幼儿园老师的下班时间。

 

除了孩子略有水土不服,身上有些过敏以外,我在天津的生活开始走上正轨。先生略微辛苦(他的工作还在北京),需要做城际列车通勤。


当初,先生再三提出要离开北京时,我内心是排斥的,毕竟我在北京生活了11年,离开北京就好像背叛了自己的梦想一样,但当我们算了一下生活成本,包括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房租等等,我竟无言以对。

 

来到天津,我要重新拓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圈,年龄又不小了,还是有些紧张的。但转念一年,换一种慢点儿的节奏,也许更适合现在的年龄。在这个新的城市,我希望自己能渐渐笃定和平静下来,一家人更有信心和安稳地生活下去。



  ③

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我是幸运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好运


Lily

80后,就职于互联网公司

儿子出生时间:2011年

我们是非京籍家庭,但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原则上享有和北京户籍一样的待遇。

 

我也曾想让儿子去读私立,同事就有把孩子送去私立小学的,但收费近二十万一年,已经超出我的经济能力范围,而且我觉得公立学校的老师都是正规渠道招聘而来,稳定性强,还有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监管,让我更放心一些。

 

为了孩子就学,我很早就做了准备:2014年申请并取得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2017年办理了续签,有效期到2020年,保证了在入学资格审核时工作居住证是有效的;了解相关政策和学校招生计划,咨询身边办过入学的家长,搜集网站关于幼升小的信息,加入微信群、QQ群潜水等等……


尤其是进入2018年后(这一年9月份孩子即将入小学),我几乎每天都会查看幼升小的交流群,生怕漏掉有用的信息,特别关注的是北京工作居住证是否会被取消,以及视同京籍对待的范围会不会改变。


今年9月份,儿子被小区门口的一所公立小学顺利录取,这是一所办了十几年的学校,虽然不是名牌小学,但无功无过,步行五分钟就能到学校,是我们预期最满意的结果。

 

这两年来,北京市采取的是人口收紧政策,各类能开绿灯的证件都被控制得越来越严。


比如,物流行业、房地产行业都办不了工作居住证;工作居住证的续签也一步步收紧,续签要求社保和个税的基数一致、限制行业等……

 

有了工作居住证,符合了视同京籍的条件也不一定保证你能划到片内对口的学校。每个学校的学位数量和热门程度不一样,入学的潜规则也不同。视同京籍对待的按房产证取得的时间长短来排名,刚搬到小区两三年的家庭就有被调剂的可能。


我们小区对口的小学的录取顺序大概是:


京籍本区县本片区父母有房­­

京籍其他区县本片区父母有房­­

京籍本区县本片区四老有房­­

京籍其他区县本片区四老有房

京籍对待本片区有房

京籍对待本片区无房……

 

我所在的非京籍幼升小群里,每天都有各种无法预料的状况发生:有人租的是村产权的房子,做不了备案耽误了孩子上学;也有人拿到工作居住证,但没有房子,社保不是本区的,视同京籍是走不通的,又重新办五证;还有同样持有工作居住证的家庭,租了房子交了税,做了备案,到审核材料的前一天晚上,房东不肯提供房产证……


甚至被房东敲诈、被逼假离婚的、第二年给孩子做超龄入学的、逼不得回老家的,这一切都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

 

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非京籍,没有找关系,没有多花一分钱,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信息采集,材料审核和领取通知书,但我知道,并不是周围的人都有好运气。

 


  ④

把孩子送入寄宿的私立小学

我曾怀疑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


阿默

70后,就职于软件公司

女儿出生时间:2008年

我居住的小区里就有一所公立小学,因为我们有北京工作居住证,所以是很有可能进入公立学校读书的。

 

但我和先生的工作都非常忙,公立学校的上学放学时间跟我们的上班时间有冲突,我们无法及时回来接孩子,必须让老人来京帮忙,我们的住房条件又有限,老人来的话要重新考虑换房或者租房。

 

而且,我们的父母并不喜欢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不想用自己的需求来绑架他们珍贵的晚年生活。

 

听前辈们说过,上小学的孩子们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精力辅导作业,而我们工作下班到家恐怕都晚上7点多了,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

 

那时,我无意中了解到一所可以住宿的私立H学校,教育质量和口碑都不错,衡量再三,我们最终选择了H校。

 

早在女儿入学前一两年,我就开始关注H校,在入学之前的那个寒假,H校组织了冬令营,我给她报了名,让她去体验和提前熟悉一下学校,她在冬令营里面玩得很开心,表现得也不错。冬令营之后,我们很幸运地被学校老师推优了,可以免试入学。


H校的理念我也比较认可,比如,女儿性格偏内向比较乖,一般的老师可能认为这是好事,但她曾经的班主任还为此跟我们进行过长聊,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不要过于约束孩子等等,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最大困难就是住校。刚开学时,女儿很兴奋地去学校,我们似乎松了口气。但接下来的几个周末,她流露出伤心和不舍。


终于有一次,回校之前她抱着我大哭起来,而我也跟着她一起哭。小小年纪要经历跟家人分离,独自去适应去面对新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否有些残忍?我有没有给她带来心理伤害?那时,我十分纠结,深深怀疑自己的当初的选择。

 

后来,我每周末在她的箱子里面,偷偷放两封写在便签上的小“家书”,里面写了我对她的思念和各种嘱托,有时候也写些有趣或者逗她开心的话,她到学校整理箱子的时候就能看到。


好在女儿慢慢适应了,就算在周日出发时还是有些留恋,但回到学校一进教室就跟小伙伴们玩起来。


对于孩子未来教育规划,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从小学6年级之前就回户口所在地上学。


但我们的工作在北京,而且很难放弃,所以还是希望孩子继续在北京读书,最近这两年又开始烦恼中学这个事情了。


如果最后孩子没有合适的方式留在北京读书的话,我们很有可能去天津,走上北京—天津的双城奔波之路。



童书妈妈写在最后:


再次真诚感谢四位接受采访的妈妈。


我们编辑部的同事有一半是非京籍,而童书妈妈所有部门的三十几位同事里也有一大半是非京籍,我们的同学朋友更是有不少非京籍。


作为一个大学刚毕业就有了北京户口的人,我之前真的没想过“户籍”会成为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主要差别。在他们的孩子没有入园入学之前,我也不曾了解他们即将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可当你发觉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可爱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比登天还难时,当你看到比自己更努力生活工作的同事朋友,因为孩子的教育没有选择、甚至离开北京时,你也会由衷地感慨户籍制度的不公平。


因为他们同样都是为北京的发展和建设努力工作了十几年的人。



作者简介:晓理,童书妈妈编辑,家有三岁女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京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高考,跨过这些槛儿才满足条件!
北京工作居住证等同北京户口吗?_房产_中证网
焦虑宝妈:我中了学区房的蛊
没有北京户口在北京上学有多难?附非京籍可读的学校名单
北京工作居住证办理孩子医保办法
全面!2015上海幼升小各种问题汇总及解决办法集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