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常不足”,这句话在临床上怎么用?(肖相如)
导读:对于古代医家提出的理论,我们应看到其说法一定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偏执一见,应结合临床实际来论其有无实用价值。

  “阴常不足”为朱丹溪明确提出,原出于“阳有余阴不足论”(见《格致余论》),其论曰:“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1

  其主要论据为以下几种:

  1. 天大地小

  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天大为阳,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

  2. 日实月虚

  日实,属阳,运于月之外;月缺,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

  3. 男实女虚

  男子16岁而精通,女子14岁而经行。男子64岁而精绝,女子49岁而经断。男得健48年,女得健35年。

  4. 阳主外,阴主内,阳道实,阴道虚

  《素问·太阴阳明篇》谓:“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原文虽是谈脾胃的关系,但胃属腑,脾属脏。脏腑的生理特点是,腑满而不藏,脏藏而不满,腑属阳,脏属阴,故也可以说是阳道实而阴道虚。

  5.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

  这也是根据《内经》阴阳学说来阐述“阴太虚则天气少,天气绝而不降;阳太盛则地气少,地气微而不升”的阴阳虚实理论,以说明阴不足阳有余之理。

  6. 君相二火动则精泄,虽不交会,亦暗流疏泄

  君相二火动表现为阳有余,精泄则说明了人体阴液受损。

  7.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属阴,应藏精,冬季不藏则阴虚,到春天则易发温热病。

  8. 终生仰事俯育,皆需用心,心动则精血伤,故人的一生都相对地处于阴不足的状态。

  他据此提出注意养阴之说,尤其指出火热病必伤阴,后来的温病学说注重养阴的思想,实从丹溪时开始。可见温病学说在元代已有萌芽,至清代才渐臻成熟,形成体系。

  2

  虽然张景岳在《传忠录》中,极力批评阴常不足之论,其他医家也有对此提出异议者,甚至有的说“阳常不足”等等,但我们应看到两种说法都各有一定的长处,不要偏执一见,应结合临床实际来论其有无实用价值。

  其实张景岳也很注意养阴。

  如他的“新方八阵”补阵中共有29方,其中如左归饮、左归丸、一阴煎、加减一阴煎、二阴煎、三阴煎、四阴煎、五阴煎、大营煎、小营煎、贞元饮、当归地黄饮、地黄醴、归肾丸等补阴者即占15方(50%以上)。

  阴阳双补的11方,补气者3方,其中所谓补阳的方如右归饮、右归丸等也是在补阴的基础上去补阳。

  在寒阵中共20方,其中养阴清热者如保阴煎、化阴煎、玉女煎、滋阴八味丸等共9方。

  所以我认为古代医家总结出来的“无形之阳易复,有形之阴难回”之说,是有临床实际根据的。

  3

  从以下几个治验病例来看,也能帮助说明这一观点,确有其临床实用意义。

  例一

  王××,男,50岁,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工人,初诊1976年12月30日。

  自八九月份以来,头晕,走路不敢低头,头胀,有往上撞之感,面红,口渴,舌质暗红,脉细弦滑,大便干。因头晕、头胀而不敢上吊塔工作,因此影响工程进度。血压210/120毫米汞柱。

  证属阴虚肝旺,痰热生风。治以养阴凉血,平肝熄风,佐以化痰。

  生地30克,元参30克,地骨皮12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生赭石12克(先下),生石决明30克(先下),黄芩12克,钩藤30克,白蒺藜12克,栝蒌30克,胆星10克

  二诊(1977年1月3日):上药服3剂,头晕已消失,精神转佳,头无上撞之感,已敢上吊塔作业,敢低头。大便仍干,面部尚有些发红,仍口渴,舌质略红,舌苔未见异常,脉象细滑略弦。血压210/120毫米汞柱(昨晚工地医务室测血压170/120毫米汞柱)。

  上方加生石膏30克(先下)、生大黄5克。服7剂,诸证痊愈,已正常工作。

  此例为阴不足、阳有余而致的高血压病,又是一个症状先消而血压后降的例子,所以开中药要辨证论治,不要针对降血压。

  本例以养阴凉血、潜阳息风来调整气血,使阴阳恢复平衡后,血压也渐渐恢复到正常。

  例二

  杨××,男,41岁,甘肃高台县亨丰大队,初诊1967年11月30日。

  四五年来,左侧偏头痛,与人生气时则痛加重,近几天来头痛加剧。平时虽亦痛,但不甚重,一般下午比上午痛重,伴有头晕、头胀,左手有时发麻,大便经常干燥,二三日一行,小便色黄,性情急躁易怒,口干思饮,睡眠多梦,腰腿酸软,食纳一般,血压经常在160~180/100~110毫米汞柱之间。曾经多次中、西药治疗未能治好。

  舌质偏红,舌苔薄微黄。脉象弦细数,左手弦象较右手明显。今日测血压170/102毫米汞柱。

  辨证:阴虚肝旺,肝阳上亢,欲生肝风。

  治法:养阴柔肝,潜阳熄风。

  生地12克,生白芍12克,元参12克,生石决30克(先下),生赭石30克(先下),生牡蛎24克,炒黄芩10克,香附10克,泽泻12克,地骨皮12克,牛膝12克,桑寄生24克,双钩藤15克,全栝蒌30克

  二诊(12月6日):上药服6剂,偏头痛、头晕、头胀均有减轻,大便较前通畅,每日或隔日一行,血压140/90毫米汞柱。睡眠尚差,易急躁、生气。舌苔薄白,脉弦细略数,左尺沉细。

  再依前方加减:上方去香附、地骨皮,加白蒺藜10克、远志10克。

  三诊(12月12日):药后诸症均明显好转,情绪亦稳定、转佳。血压134/80毫米汞柱,舌苔薄白,脉象弦细,左尺仍沉。

  上方改桑寄生为30克,去黄芩,加夏枯草12克。

  四诊(12月18日):又服6剂,偏头痛已愈,头晕、头胀均未发生,睡眠好,大便正常。血压130/76毫米汞柱,口已不干,急躁大减。舌苔正常,脉略弦细。

  上方加草红花10克,又服6剂。另以此方4倍剂量为细末,蜜大丸,继服完汤药后每次服1丸,每日两次。

  12月28日随访:头痛未作,血压正常。正在服用丸药。

  从以上治验案例来看,临床上阴常不足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4

  再如治温热病,后期常以养阴为法。

  《温病条辨》的上焦篇有清营汤、增液汤、益胃汤、护胃承气汤、新加黄龙汤、冬地三黄汤,下焦篇有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青蒿鳖甲汤、犀角地黄汤、竹叶玉女煎等,这些方药都是注重于养阴,更说明临床常见阴不足之证。

  因此说,用阴常不足这一理论指导临床,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也应当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可刻板拘泥,更不可以偏见主观。

  注:本文选摘自《医学实践录》,华夏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药降血压!30多年了,这妙法快被人忘了
【转载】老中医传授从肝入手治疗高血压的6条经验!+中医辨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周仲瑛:高血压日久勿废温阳+高血压病膏+陈文伯高血压秘方+陈文伯的治高血压糖尿病的三个小方子
〖降血压药〗30多年了,这妙法快被人忘了
青蒿鳖甲汤
医海春秋 --辽宁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允中(四)
增液汤—阴虚数日大便不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