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射洪打造陈子昂诗廉文化教育基地
目前,射洪县打造的以“一代文宗·大廉不谦”为主题的陈子昂诗廉文化教育基地已具雏形,与之配套的诗廉文化建设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基地建设一、二期工程已初步完成,三期已启动拜学梯及诗廉文化广场等工程建设。

图为金华山后山门陈子昂手握“神来之笔”  许竣钦 摄

------------------------------------------------------------------

三拜陈子昂○坡上雪(四川)


--------------------------------------------------------------------

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99834

射洪金华山:前山谒1500年道观,后山访陈子昂读书台

sy老友
01射洪县:有好酒更有名仕

        射洪,四川中部一个不大的县城。一提沱牌酒,没人不知。然而,这里却是唐代著名诗人、连李白杜甫都只能望其项背的陈子昂的故里,而且杜甫甚至亲自前往陈子昂的家乡拜谒这位诗坛前辈,并在多处留下诗文墨迹……感触之下,本游记走走“文艺”线,传说与神话叠加,感慨与感悟齐飞,故文字量较多。为防您阅读疲劳,先抛“干货”!游记涉及景点简要攻略如下——

        金华山(含1500年历史的金华山道观、陈子昂读书台):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城北20余公里处,自驾经绵(阳)遂(宁)高速至金华镇出口,或沿S205可达。
门票:5元(良心价哦);停车费:10元。游览时间:2小时左右。

        陈子昂文化广场:位于射洪县,门票:无。游览时间:15分钟。
        兜率寺、怀桂寺:位于射洪县金华镇内,为明代寺庙。门票:无。游览时间:30分钟。

正文开始——
        不得不佩服现代广告的传播作用,上世纪90年代始,一句“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从电视到报纸、路牌,从城市到乡村,铺天盖地而来,深深扎根于大众的脑海之中。如今,近30年过去了,闻之、睹之依然会令无数人想起沱牌酒来。
        沱牌酒产自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市射洪县,地处涪江上游的射洪,与成都、重庆两大西南重镇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也许是因为沱牌酒业带动的缘故,在遂宁市所辖县区中,射洪一直属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
        好山好水出好酒的射洪,当然也出好人名仕,其中最为人们传颂的便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著名诗人陈子昂了。如果说在李白杜甫盛名之下,你对陈子昂这个名字或其作品还不是很熟悉,那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名句肯定记得吧?它的作者正是陈子昂。
        由此,我更有理由相信,一度被称为白酒最精典广告的“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酒”中的“悠您”二字,正是取自这位射洪名仕的《登幽州台歌》。

        不妨简单科普一下,陈子昂:字伯玉,公元658年出生于射洪武东山下一个庶族地主家庭。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存世的100余首诗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被李白和杜甫分别誉为“麟凤”、“雄才”,白居易甚至把他与杜甫并提“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下”。 韩愈赞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当然,陈子昂也并非天生的天才,他曾经也是个问题少年,因家境富裕,十六七几至成年了仍是一个任侠放纵的“浪荡公子”。幸得一位叫孟五车的老师管教而发奋攻读,24岁中进士,因《谏灵驾入京书》为武则天所赞赏,官拜右拾遗。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因“逆党”反对武后受株连下狱,26岁、36岁时两次充军边塞,38岁辞官还乡,却遭县令迫害,冤死狱中……
        成绩斐然却怀才不遇、一生坎坷的陈子昂长得什么样?不得而知,也好。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塑造他的形象。这里提供一幅连环画,仅供参考。画中长眉浓须,刚直不阿,却难掩落魂魄的形象。的确,陈子昂命运悲戚,与晚生其50年的杜甫命运相似,所以从这幅画中很容易看出点杜甫(画作)的影子来。

▼著名画家聂秀公的连环画《陈子昂》封面,2008年第1版。

射洪县

02子昂文化广场:小城名片

        在射洪县城,有一个以陈子昂名字命名的文化广场,广场的两端分别是陈子昂塑像和一个巨型仿古青铜酒樽。前者是射洪悠久历史与厚重文化的象征,后者则是射洪以沱牌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象征。毫无疑问,陈子昂与沱牌酒成了射洪县的两张响亮的名片!

        头戴羽冠手拿纸扇的陈子昂目视前方,意气风发,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塑像两旁的绿化带里,分别是陈子昂的生平简介和他著名的《感遇三十八首》。
《感遇诗三十八首》虽然创作于不同时期,各篇所叙所悟各异,但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后世广为流传。在专家们看来,这是一组富有现实意义的组诗作品,既有陈子昂对腐败统治的抨击,也有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愤懑与忧伤。

        陈子昂因《登幽州台歌》为代表的诗作而载入史册。实际上,幽州非射洪而是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不过,在南北朝西魏时期置县的射洪县也是历史悠久的古蜀之地,始为射江县,因其境内有射江而得名。后于北周才改名射洪县。
老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藏在川中腹地的射洪因沱牌酒而逐渐为世人所知。如今交通便利、资讯发达,更是酒香引来八方客,而当地人则更是以此为傲。

        县城的陈子昂文化广场,是附近一些上了年纪的射洪人休闲的好地方,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都人群不断。也许,他们刚刚在家或在饭店喝过沱牌酒来这里散步消食、会友聊天;或者,无所事事地转悠一阵之后,再回家去弄几个小菜喝上几口沱牌酒……悠闲而舒适的小城生活,真的很安逸噻!

射洪县

03金华镇:明代两寺藏深巷

        酒是好酒啊,但我们显然不是被沱牌酒香吸引而来的。我们好歹是个读书人,是慕陈子昂先生之名而来射洪。所以,在陈子昂文化广场上对安逸的射洪人一番羡慕之后,便离开县城去金华山风景区探访陈子昂当年的读书台旧址。

        快到金华镇时,一座古朴的牌楼耸立在路旁,上书“陈子昂故里”五个大字。陈子昂的塑像背倚青山而立,姿态与县城广场上的那座塑像一模一样。
        这是金华山的前山牌楼,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年),后因地基下陷而毁损。现在的牌楼建于1994年。

        在射洪县,如果说沱牌镇因酒而兴而成为全县一大重镇的话。那么金华镇,则以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同样是射洪县的一个名镇。自南北朝时起到公元1950年1月,金华镇一直是射江县(北周改名射洪县)县府所在地,历时1400多年,也是厉害了!
        因此,当我们沿205省道驾车从金华镇穿过时,特意驱离主街道,驶入里面的小街巷。择一宽敞处停下车,步行融入人群,去触摸一下这个小镇的历史脉搏。

        小街十分狭窄,两旁的建筑多以低矮的老屋为主,显然都是颇有年头的了。但这并不影响小镇居民的生活,上了岁数的老人家搬个小椅子,在早春的阳光下晒着温暖的太阳,安逸并满足。而在我看来,屋檐下晾晒的一排腊肉倒是自成一景,在阳光下渗着一层浅浅的亮油,引人垂涎。

        在两条小巷的交叉路口,一座侧墙上写着一个大 “拆”字的破旧的老房子,与一辆装饰一新的婚车、一个坐轮椅的老人,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瞬间,我脑海中跳出了一组词语:过去、现在和未来……实际上,我观察这个画面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电线杆上的那块牌子,上面写着“兜率寺”三个字。好奇心顿生,遂按箭头所示转向旁边,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原来,位于金华镇水洞街的这座兜率寺并不简单,它始建于明代景泰年间,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如今是省级文保单位。

        兜率乃佛家用语,“妙足、知足”之义。公元763年,一代诗圣杜甫曾两至兜率寺,并留下了《上兜率寺》和《望兜率寺》两首诗作。如今寺门左侧墙上录有其中的一首《上兜率寺》:“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庾信哀虽久,周颙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大雄宝殿建于明代,整个兜率寺虽然被民房所围,占地面积不大。但正所谓“庙小乾坤大”,一千多年的历史,也为兜率寺留下了一些珍稀宝藏。藏经楼上便有多本年代久远、世所罕见的折叠本经书……

        一位当地人告诉我说,墙外这座民居曾经也是寺里的一部分,地下埋藏着一个比兜率寺的历史还悠久的烟霞井。传说烟霞井直通龙宫,为防海水倒灌淹没了金华,而被人用大铁锅盖住井口填埋了。

        在金华镇上行走,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踩着一段历史。就在我们离开兜率寺,从另一条巷子往回走的时候,竟然看见一座“怀桂寺”。明媚的阳光下,黄色的外墙十分醒目。

        建于明弘年间的怀桂寺是间私人寺庙,也有一番历史。最初是由一位流落到金华的尼姑所建,因当年寺内各有一颗槐树桂树而取名槐树寺,清康熙年间始更为现名。当地人说,十年前的5.12大地震致其受损,经历了两年的维修之后,所以如今看起来还有种簇新的感觉。

        比起兜率寺,怀桂寺似乎还要明显小一些,迈过寺门简直就要直接进入大雄宝殿了。无论是兜率寺还是怀桂寺,与喧闹的国道仅隔一两条小街。外面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一条窄窄的小巷便隔去了所有世俗的嘈杂。
        置身寺庙,偶尔出现的僧尼们总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喜欢这样宁静的寺庙,那些名声在外、总是有蜂涌的“香客”不断地进进出出的大寺大庙里,有时反而会让人不知所措。

金华镇

04金华山道观:1500年名观

        在金华镇上稍事逗留,顺便造访了兜率寺和怀桂寺之后,我们又重新驱车上路。当穿过人流稀少的小街巷又回到宽敞笔直、一派繁华的国道上,有那么一瞬间竟然有种从过去穿越而归的感觉,令人恍惚。好在只有1公里路程便很快来到了金华山景区的大门处,这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被誉为“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山”的金华山,因“山贵重而华美”得名,其山势呈马鞍形而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有与都江堰青城山道观齐名的金华道观,蜀中四大名观之一;后山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子昂读书台。

        与金华镇上人可罗雀的兜率寺和怀桂寺相比,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游商小贩、善男信女和四面八方的观光客,各色人等混杂其间,好不热闹。要想在大门牌坊下,始终人流不断,照一张稍清净的片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春日里强烈的阳光下,一位精瘦的中年汉子身挎扩音设备,向着眼前不停走动的人群在卖力地呟喝着什么。但几乎无人驻足停留,只有他脚下摆着的两块纸牌,在向众人提示着他非同凡响的身份。一块写着“天地阴阳一指禅,专治世界古怪病”;另一块写的是:“观音显灵,气功治病”。真是厉害了,我的叔!

       越过用“一指禅”“专治世界古怪病”的大叔,他的身后是古老的百尺桥。百尺桥也叫虹飞桥,因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而得名:“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百尺桥是登金华山的必经之地。当年陈子昂无数经过这里去山上读书,如今桥上已被众多小商品摊床所占领,仅在中间留下一条窄窄的通道。我几次举起手机想拍下这座老桥,却总也躲不开面前这位小哥,他反而挺直身板、目光直视着我,仿佛把我当成了他的摄影师。好吧,在读书人的故乡,我装也要装成一个读书人不跟他计较了,于是索性连他一起摄入镜头算了!

        过了百尺桥,才算到了金华山的前山门。台阶右侧的“陈子昂读书台”石碑立于 1960年,如今早已斑驳。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原来的金华山景区应该是从这里算起的吧!

        山门左侧一株参天大树几乎要庇荫整个门前,许多人纷纷在此留影。这是颗黄葛树(黄桷树),它在佛经里被称为菩提树。这株黄葛树的树身上有块不知何年的牌子,上面写着1145年!呵呵,上千年的古树不仅自身是个奇迹,同时也昭显了金华山以及金华道观的不同凡响。

        其实,过了百尺桥便已经进入登山的行程了。先是经过三十多级台阶上到千年黄葛树庇护的前山门,然后是一望陡直的数百级台阶延伸到南山门。
        上山的人很多,无论男女老少,似乎没人在意台阶陡不陡,双腿累不累。彼时,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一样多,大家自觉分行两侧,秩序井然。让人更惊讶的是,脚下这些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石阶,竟然有个吉利的数字:365级!传说,从前山门开始,登完这365级石阶到达南山门者,一年365天都会心想事成,大吉大利!既然如此,累也就不算啥了不是?
        南山门也叫大山门,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两侧各耸立着一个石华表,为金华山石刻之最。其中,右侧华表上分别刻有杜甫的《冬到金华山观》和《野望》两首诗。这是公元762年,杜甫拜谒陈子昂读书台时所写。经范文澜等历史学家考证,确系杜甫手迹,实属珍稀之物。

        登上365级台阶便登上了南山门,也意味着即将跨入金华山道观。在名山大川举不胜举的四川,偏居射洪之隅的金华山不高、景致也算不是绝色,但却因金华山道观而名闻巴蜀。
        金华山道观始建于南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唐代曾更名为九华观。公元1065获宋英宗赐号玉京观,至清康熙时便与都江堰的青城山道观、大邑的鹤鸣山道观,三台的云台观并称为全川四大道观,多少年来总是不乏香客。逢年过节,更是善众云集,香火袅袅。

        从南山门至前方的几个大殿,沿着涪江一侧有一条长180米的明代石龙,龙身上有鳞片99999片,意指“龙应周天”。当初,石龙是为镇涪江洪水而筑,后来却成了一项令人称奇的工程,古人的独具匠心真是令人叹服。

        金华道观逾千年历史,现仍保存有20余座完整的殿堂。只不过,东岳殿、祖师殿、玉虚阁等均为清代早期的建筑。其中的祖师殿,供奉的是金华山主神真武祖师,又名玄武神,据说是太上老君的第82次转世。

        一位道士面朝前面的大殿,时而屏气沉思,时而闭目养神,任四周人来人往、嘈声纷纭而不顾。然而,让我感到好奇的是,端坐在一张木椅上的他仅仅是在晒太阳吗?

        道士背后仅数米之远,便是一个倘大的休闲广场。此时,游客也好,香客也罢,统统变身为茶客了,坐满了广场上的每一张桌子。

        道士当然不是在晒太阳啦!他也仿佛听不见身后的阵阵喧哗。其实,他一门心思地在守护面前一根高高的铁灯杆。

        铁灯杆铸于乾隆六十年(1785),中间装有佛眼,据称能保一方民众眼明身安。但当地人犹其是家有读书娃的人,似乎更笃信另一种说法:中间的洞里有一块银,让读书的小孩用手伸进洞摸一下那块银子,然后涂涂眼睛,则会睛明神清,读书就能有好成绩。

        铁灯杆下,每一个殿堂都是香火不断,寄托着人们心中一个个美好的愿望。

        玉皇楼,又叫玉虚阁,是金华山的第一座建筑。然而,当年此地却是金华学堂所在地,亦是青年陈子昂读书的地方。清道光年间,才在此建起了玉虚阁,供奉的是玉皇大帝。

        玉虚阁内有一座两米多高的回文诗碑,颇有意趣。诗文由清代金华山道观住持杨太虚所作,其内容是描写金华的“蔚蓝胜景”。值得一看的是,其书法是种怪异的龙蛇字体,这种字体以草书为基础,融入了传统隶书和道家符书的形式。三种书法互相渗透,错落有致,形成一种独特的龙飞凤舞般的视觉效果。

        与玉虚阁相距不远的纯阳阁,是供奉吕洞宾的地方。这里才是陈子昂读书台的原始旧址,清道光十年(公元1884年)读书台迁往后山,此地始建纯阳阁。

        阁前右侧,一座石碑两面分别镌刻有杜甫亲笔书写的诗作:《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和《金华山野望》。762年的冬天,杜甫到金华山凭吊陈子昂,冬日的金华山寂静冷清,陈公读书堂荒草滋生,不禁触动了他的内心,遂发出了“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的感慨。

金华山

05陈子昂读书台:大师世界

        从纯阳阁后门穿出,便来到了后山,高高的台阶之上就是陈子昂读书台了。之前一路寻访而来,玉虚阁、纯阳阁一带都曾有陈子昂读书的身影。如今的读书台为光绪六年(1880)当地知县捐资劝募而建。

        来金华山的人,无一不在读书台前留个影,年轻学子们更是如此。毫无疑问,他们都把陈子昂当做“学霸”来崇敬了。不用猜,我知道这位妈妈一定是在叮嘱儿子好好读书吧?

        踏入读书台,一条长廊引导游人进入感遇厅。感遇厅始建于清光绪四年,以陈子昂的《感遇》遗篇为名。从这里,暂时远离了肃穆的道观,将走入一个古代才子的精彩而传奇的世界。

        青年陈子昂的汉白玉塑像端坐于感遇厅内,他身后的木壁正面镌刻陈子昂的38首感遇诗。然而,头顶上那个块“三唐冠冕”的大匾,才是对这位乡村读书人的最高褒奖,在盛产大诗人的唐代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感遇厅背后这座两层顶的阁楼名为拾遗亭,始建于宋嘉祐(1056—1063年)年间,以陈子昂官至右拾遗而得名。左、右拾遗皆为唐朝正八品官职,其职能是以谏为职。24岁中举进士的陈子昂,言论切直,屡次上书谏诤,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一代英才、奇才自此落魄……

        拾遗亭内龛上的彩塑为中年陈子昂坐像,旁边木刻的是陈子昂的《座右铭》等。与其说《座右铭》是一首诗,我倒觉得不如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仅录前几句,便可鉴其真:“事父尽孝敬,事君端忠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于古于今,读书求功名仿佛已成定俗,在当今更甚,以至于本是正直读书人的陈子昂被后人们当做了高中各级名校的大神,他塑像四周满是乞求“金榜题名”的锦旗,跪拜者络绎不绝。

        两侧环廊里刻满了陈子昂的诸多传世诗作,以及后人为其撰写的传略。

        读书台内有块石头,放置在出口处的一个玻璃柜中,稍不留意便会错过。其实,这不是块普通的石头,据说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当初陷害陈子昂的射洪县令段简所化,只要以石击它,便会发出阵阵臭味,因此名叫臭石头,以喻奸佞之人遗臭万年。

        如今的读书台古柏苍松掩映,环境幽静。如果能避开游人众多时的喧闹,这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不求功名利禄,忘却世俗烦忧,在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浸淫一番,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

        当我们从金华山后山的大门走出,回头一望,哦——原来这也是陈子昂读书台的大门!无论前山还是后山,这一座小小的金华山,其实已经满载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陈子昂,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大神级的名家、仙家,值得人们景仰与传颂……本以蜀中四大名观之一著称的金华山,更是以陈子昂的成就而再添名望。于射洪县而言,这一山一人,也大大地书写了一个川中小县城的光荣篇章。至于后来的沱牌酒,则是恰逢其时的锦上添花了!

金华山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丨怅望读书台
诗歌美酒射江醉
遂宁读书台
四川射洪金华山道观游
川中名山--金华山(旅游览胜)
【方志四川•散文】程驰 ‖ 浪花落根涪江岸——子昂故里话古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