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文稿:创意农业发展趋势及对相关领域的探索方向


 


创意农业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农业有效对接,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的创造力,围绕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对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产业及对农业的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功能进行创新,使农业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

——厉无畏,2009年

 

1. 目前的发展趋势

 

1)创意农业的产业化

 

创意农业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指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通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整合科技、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形成的一个完善的产业系统。

 

创意农业并不是单纯的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其涉及制造业、材料业、旅游业、饮食业等多种行业,它需要产业链的扩展和价值的转移吸收,这就必然需要联合其他行业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创意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融合在从生产到销售一系列的流程之中,科技和知识的运用需要多个产业之间的配合,共同搭建发展平台。创意产业中的企业间协作及其与地方劳动力资源的紧密结合形成了集聚协作群,集聚协作模式的高回报效应更加大了这种聚合倾向。

 

农业产业集群是创意农业产业化经营高级阶段的有效组织形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必然趋势。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它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在整个创意农业产业体系中,有它的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需要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

 

创意农业关联度高、影响面大,不仅可以把整个农村产业带动起来,而且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带动整个区域的同类产品、同类产业的开发和整合,形成区域联动,整体增长的趋势进而产生规模效应,这将会产生十分显著的产业价值乘数效应。

 

2)创意农业的生态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活动强度的激增,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导致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就使生态一词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其原来的本意,也就是说,它不仅是指一种“关系”,即生命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是指一种“和谐”,是自然界中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和谐。

 

农业是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过度地开发与索取,使系统内的资源质量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资源耗竭严重。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这种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惟经济的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

 

农业的生态化正是人类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它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和谐相处、相互易化、协同演进的共同发展模式,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的生态化缩小了城乡差别,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农业的生态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环境友好型农业,它不仅强调经济的高收入,更关注景观优美和环境清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城市越发达,离大自然越远,对农业的生态期待就越多。创意农业带动了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保持农村及农业原始自然风貌的热情。这里的森林、草地、湖泊、农庄和农业园区对城市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这些郊区还担负着为城市进行垃圾处理、水资源供应、能源供应、污水处理、净化空气等任务。

 

3)创意农业的文明化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之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期间,分工、由分工产生的交换行为以及把这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社会。

 

从创意农业的内涵来看,创意农业不只是一种经济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艺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业新模式。创意农业是一种高度的农业文明展示,依托地区自然资源及农业资源,创造多个唯一性的农业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提供各种农村生活体验、体验农场、餐饮住宿、儿童娱乐等服务项目,同时这些旅游项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使游客在旅游之中学习到农业历史文化的发展。

 

创意农业还是一个城乡居民共同创造和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性互动过程。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多了,特别是形成了农村社会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和农民自身观念的变革,农民开始成为市场和财产的主体,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主体意识也会逐渐加强,并开始关注自己的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这种生态文明具体实现内容不仅包括由于人类的保护与恢复活动而得以实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完整,具体表现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而带来的明媚阳光、清新空气、洁净水质、肥沃土地、丰富资源、多样物种等等;而且还包括在人类这一活动中所取得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即生态文明化了的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化了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化了的政治文明,也可简称为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等。

 

所以,创意农业是人类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推动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4)创意农业的功能化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农业发展历史与人类发展相伴随。农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农业的认识,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概括。农业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原料,但在可持续乡村发展范畴内,农业又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现代农业除具有产品供给、市场要素、创造外汇等传统功能外,还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能源替代、社会保障、乡村社会发展等新的功能。世界许多国家把农业的多功能作为政策选择的基础,既重视农业的产品供给功能,同时又兼顾其它功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向。

 

初始的农业生产,偏重产量与经济功能,产生了一系列恶果,如环境问题和农村衰落、传统文化被破坏等问题,这需要一种新的农业模式来涵盖。八十年代末期,欧盟首先提出多功能农业。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除提供食品和纤维等主要经济品外,还能同时提供一系列具有多种功能的非经济品。如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田园风光、自然遗产的保护、历史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的传承、娱乐、教育、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农村就业、农民社会保障等环境与社会收益。

 

事实上,多功能农业概念的出现,并不是伴随着各国学者的研究而提出的,而是在国家制定农业发展政策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多功能农业关注未来农业和乡村的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出现于日本的“稻米文化”中,目的在于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同时期多功能农业出现于欧盟发表的《乡村的未来》这一文件中。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中,写入了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

 

发展多功能农业就是使农业在向人类提供日益增多、品质更优的特定产品的同时,还应该承担其他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具体包括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水资源管理、生态平衡和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扩大就业、推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多功能农业从内涵到结构均已发生重大而显著的变化,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结构部门,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部门。

 

2. 创意农业对其他领域的积极探索

 

如文章开头所述,创意农业是对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产业及对农业的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功能的创新,因此,创意农业在很多领域都有极为奇特的尝试和探索,下面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1)生物动力有机农业

 

在国际有机农业中,起源于德国的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是有机农业中的最高标准。生物动力农业是1924年由德国哲学家、科学家与教育家鲁尔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所创立的。从事生物动力有机农业的农场基本都采用有机建筑,同时又是人类智慧学、华德福教育、整体医学、人智社会学与优律美运动的基地。因此,这些农场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创意农园”。

 

德米特(Demeter)是由经过认证的生物动力有机农业成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联合机构,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有机农业的标准。而德米特国际则是一个在法律、经济与精神上进行紧密合作的国际组织。以生物动力有机农业为基础,德米特的成员们已经开发了超过3500多种以德米特为标志的各种产品,除了各种农副产品之外,还包括酒、有机饮料、化妆品与服装等。德国WALA公司的化妆品“德国世家”(Dr.Hauschk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化妆品品牌,这个品牌的产品就是在生物动力农产品的基础上研究与生产出来的。

 

德米特国际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以有机农业为基础,以生产、加工、认证、创意设计、推广宣传与销售为产业链的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仿效与学习。

 

2)无土栽培农业

 

太空农场

 

1996年,俄罗斯宇宙空间站(MIA)就开始了对太空农耕的研究,该研究可使科研人员探索植物在太空特有环境下是如何生长变化的,研究目标是了解失重对植物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近乎失重的条件下,植物“呼吸”、“喝水”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奥秘。

 

除了俄罗斯,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均已着手设计新型太空农场。在“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宇航员播种的豌豆、小麦、稻谷、洋葱、兰花、郁金香等植物不仅比在地球上生长得快、成熟得早,而且发现其蛋白质含量比地球上的高。

 

美国、日本的科学家计划将马铃薯作为未来的太空作物种在飞行器中,供航天员食用。因为马铃薯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产量高,只需一小段茎蔓、一小块切片、甚至一片叶子就能成活。空间技术育种在增加作物产量、改进品质、美化环境,以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特别具备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的创意农业美学特性和高附加值优势,这些特征已经引起社会、政府部门及一些企业集团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可以想象,未来空中农场不但能种粮、种菜,还能饲养家禽家畜。人类在空间站长期入住和进行火星之旅时,只要种植面积足够,种上甘薯、小麦、豆子等作物,既能保证宇航员长期生存,又能让宇航员当作风景来欣赏空中农产品。

 

地下农场

 

2005年,在东京大企业最集中的大手町商业区一家大银行的地下,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地下农场。农场由曾被银行用作金库的写字楼地下室改造而成。当你来到这里,电梯门一打开,植物和蔬菜的气味立刻就会扑鼻而来。占地1000平方米的6间温室内,已种满不含有害化学物质的蔬菜、稻米、草药和鲜花。地下农场的开发者在建设这个农场时,并没有抱着把在此生长的农产品投放市场的目的,而是要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农业,培养更多的城市农业爱好者,从而在这一领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座到处充满了高科技的现代化农场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法,农作物离开土壤,生长在营养液中,而高压钠气人工照明则取代了阳光,帮助农作物完成光合作用。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施任何的农业药剂,所需肥料均由电脑控制的喷淋设备供给。尽管生长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农作物仍然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另外,由于种植环境的特殊性,农作物再也没有旱涝之忧,所有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湿度、热度、光照度都由电脑控制,从而保证了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大量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再加上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种植农作物的成本要远远高于一般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但是不用担心,农场的经济来源并非所种植农作物的销售所得。作为城市农业的展览室,农场全年开放供市民参观,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也能体会自然的气息,放松紧张的心情。同时,农场还提供农业有关科普知识的培训。

 

屋顶农场

 

美国纽约的“鹰街房顶农场”是一家利用废旧仓库的屋顶建造而成的有机农场。拥有6000平方英尺(约557平方米)种植面积,屋顶上铺撒了20万磅(约9.1万公斤)农作物生长介质,包括肥料、石块和泥页岩等 。种满萝卜、豌豆、西红柿和辣椒等蔬菜的屋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远远看去就像是大楼顶长出的美丽“发型”,俯视则如同五彩缤纷的巨型地毯,令人心旷神怡。农场平时将楼顶上聚积的雨水收集起来,通过渗透灌溉到蔬菜上。除建有存放雨水的设施外,农场还有自己的蜂房、鸡舍。“鹰街房顶农场”种植的有机蔬菜受到周围社区居民和餐馆的欢迎。

 

上海世博会新西兰馆使用了斜坡花园的形式,表现他们非同一般的风貌。花园分为八大区域:冈瓦纳古区、高山区、森林区、热湖区、牧场区、城市生活区、南太平洋圣地区和海岸区。依据斜坡屋顶的特点,从高处到低处依次展现“从高山到海洋”的景观设计理念。新西兰馆的屋顶花园鸟语花香,种满了新西兰珍贵树种树蕨、沙漠植物,以及有机种植的番茄、茄子、彩椒等,尽显生态理念,展现了新西兰人的自然审美观,反映了新西兰创意农业的发展水平。

来源:作者胡豹赐稿 本站首发  2017-8-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意农业的基本类型与发展模式
有机创业,3个大学生用了9年,50家门店融资5个亿
生态循环农业,实操干货,收藏好!
*HK FARM ----香港观塘工厂区屋顶的有机农场*『生态案例』
【创业小黑板|啥叫垂直农场?农业下一站风口】
这里蛙声一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