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家拳实战基础:一问一答

最近文章的评论终于活跃了起来,前篇都有了零的突破。发表各种观点的同学都有,有赞同的,有质疑的,都挺好,不过希望大家有时间都能做做试验。我只是个普通的内家拳传承者,将学到的、练到的、实践到的分享给大家。看热闹的,就当做神话故事,科幻小说看不用深究;想深入了解的,咱们除了网上理论讨论,也可以搞线下活动,互学所长,共同进步。不管是学习武术还是研究实战都不是小圈子可以出成绩的,圈子内都对各自的打发太熟悉了,也需要不同的路子的朋友加入,取长补短。

太极拳有推手的训练、咏春拳有黐手。这些都是训练反应与肢体灵敏度(听劲)的手段。但现在许多拳师将这个当做实战去表演,引起了很多误导。甚至训练者本人,也认为这就是实战的一种方式,会以被逼迫的移动了脚步为耻,推动别人为荣,这其实是搞错了方向,这也导致了不少拳友质疑,没有练拳,反而能用上几把力,对付人,练习了拳法却绑住了手脚。这里老师的责任最大,因为每当你觉得可以反抗的时候(觉得有机可乘的时候),老师就对你说:“不对,用力了,顶了。错了。错了。怎么还不松?”这样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搞的自己怎么用力都不会了,只能任人摆布。练内劲有许多条路:可以从硬入手;可以从柔入手;可以从人入手。可惜许多人偏偏将软当柔,南辕北辙,越练越软,终于只有意上的功夫:以眼杀人。实在是滑稽!一般来说,标榜自己内功高深,却说对手硬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功夫,因为你感觉到硬,同时也让对手感觉到硬,就说明你自己没有松。只要你松了,对手硬,刚好可以引进落空嘛,然后来个顺势的打击,多漂亮。不仅仅在互联网上大家喜欢口战,甚至在面对面搭手的时候,许多人也喜欢“口”战群雄,屡试不爽,越战越勇。

推手讲究一问一答。大家在一问一答之间找到自己的缺点,修复自己的缺点。所以,推手是练习从人的很好训练项目。让对手问得彻底,自己回答的干脆利索。要勇于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在推手训练修补它。咱们今天也来个一问一答,提问与解答分享给大家。

问:(《内家拳实战基础:怎么入门,门在哪里?》测试三)手-桌子,和脚-地面的力一样大,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力的总和应该和体重一样,这个我懂。所以当体重压力全部移到脚上的时候,手掌和桌子可以接触,但是没有压力。这个就是你要达到的效果了对吗?

答:测试三试验的完成如果按照流程顺序,应该是:1、手接触桌面;2、反作用力通过手、肘、肩、脊椎一直传导到脚底;3、脚底向地下松下去了几分力,手上有脚底传到上来的劲。(第三步完成后的状态就是用上松劲的状态) 你的理解“手- 桌子,和脚-地面的力一样大”是正确的,因为这里力就等于你松到地面以下的力。但是需要掌握这种用劲方式,是需要花费若干年,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才可以练习出来的。身体的松沉很难,要么脚底没有放松,和地面有了明显的抵抗。要么胯没有完全松开,导致身体很僵,从而让这个劲的传导受到影响。

为了说明松劲产生的过程,目前也没能想到更好的测试例子。虽然不能完全表达松的境界,至少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你手上要使出来多大的力,脚就要松到地下多少力。不是你手上使出了力,然后再转移到脚上去,而是你脑子想要使出多大力,你先让脚底松这么大的力到地下去,然后通过从脚底到手的传导,手上自然会有那么的力出来(如果手到脚是通的,脚底一松,劲就直接到手),但是这个过程建立在你身体已经比较松的条件下。

还有一点要说明就是,不是将身体的重量慢慢移动到脚上,而是一直都在脚上(如果掌握太极拳初步松技巧的人,脚和地面之间是没有一个硬顶的力存在的(脚放松,这样你就不会感觉到地面的强大阻力,作用力存在,但是不抵抗,让其通畅上下传导),身体的往地下松,源源不断的送入地下,脚底和地面之间没有顶力)。

针对你的说“所以当体重压力全部移到脚上的时候,手掌和桌子可以接触,但是没有压力。”用重心的变化来说明:手掌和桌面接触,想要对桌面施加压力的时候,就将重心点下移(身形不要移动,调整重心),这样你的手掌自然会有劲出来,将你的身体撑起来,而不会感觉到桌面对你手掌的反作用力。

不知道我的解释有没有解答你的疑问?欢迎继续留言讨论。呵呵,如果你觉得值得的话。

问:请问重心/手支撑面/脚支撑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它们的投影重合吗?(重心的位置落在手脚支撑面重叠区域之内)还是重心落在手支撑面和脚支撑面之间?如果是这个情况的话,手部支持力/脚部支持力的比例变化只跟重心的位置有关。(手脚用力的改变移动了重心的位置)。

答:重心/手支撑面/脚 支撑面的关系:重心始终在从头顶到会阴穴的连线上(不管身体前移后移),手支撑面或者说手与桌面的施加力量的方向也是要平行与重心线的。也就是说你的力量 也是从整个手掌均匀用力的,不是局部的,例如大拇指附近用力大,小拇指附近用力小,这个对桌面的力量就不与重心线平行了。是一个对桌面成锐角的力量线。脚支撑面的与手一样,你也需要让整个脚面脚底放松,均匀对地面施力。该力也是与你的重心线平行。手和脚的调整就是为了保持这条重心线始终垂直地面。例如, 如果你两手用力不均匀,势必会导致身体重心变化,这时候,你就需要调整你的身体,让自己回到能控制重心的状态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重心线始终是垂直于地面的,所以你身体其它部位的移动,都要均衡,不然无法维持重心。身体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重心,所以你做任何肢体动作的时候,都要时刻注意重心,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的稳定。手和脚的调整的原则就是必须保持这个稳定。一旦感觉身体不稳定了,那么就注意一下是否自己的手或者脚接触面施加的力不均衡了。

你后面的理解很对。“如果是这个情况的话,手部支持力/脚部支持力的比例变化只跟重心的位置有关。(手脚用力的改变移动了重心的位置)。”这是正确的。但是引起重心变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任何一个关节的调整都会引起重心改变。比如:可能是肩部比例变化以及头部等全身各部的微调,如果时刻要注意这些地方,这拳就没有办法练习了,因为需要关注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最佳实践就是只关注重心,如果身体不稳定了,就去检查相应的地方,然后调整过来。假如你就是想要给桌面加上一个不是垂直的力的时候,你应该是先调整你的身体,以配合你发这个力,而不是让身体倾斜或局部用力。

问:你可以用重心的位置的前后移动来描述一下你听劲的法门吗?

答:听劲训练总的来说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听自己的劲;

就是在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重心。最好是能在练习拳法套路过程中先体会,然后延伸到生活中的运动中都能自由掌握。这样就算能听懂自己的劲了。

补充:其实这个保持重心,在内家拳中叫做保持中定。中定不完全等同于重心的保持,由于担心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会造成理解困难,关于中定的练习与解释留待后文专题讲解。

第二阶段,听别人的劲。

就是要多推手,和不同的人推手,来听别人的劲。就好比我上面说的,如果你的脚底不能松,那么你手上用的力量越大,重心就被拉的越高,下盘就越不稳。重心就越容易被人破坏。

练习太极拳的过程,是一个去掉本能用力方式(我们遇到外力,或者要抬一个东西的时候,总是条件反射的用手臂或手掌的力量)改为太极用力(手或者身体只是接触着外力(听),别人加力量了,我调整自将对手的力量给化解掉,或者将其方向改变掉,局部并不需要不断增加力量)的过程。这个本能习惯的改变也是太极入门最大的障碍。

听劲,“听”这个字,前辈们用的很好。别人的力量来了,接触到你身体本能会自动用力去抵抗,那里就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声音太大,听不清楚),你就无法去听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不要抵抗(不是逃跑,与对手接触的地方需要寸步不让),让对手的力量透过你的衣服皮肤进入到你的身体里面来。这时候你肯定已经知道对手力量与你身体的夹角,或者说施加在你身上的力量的方向了,是向下打还是向左右打在你的身体上。假如对方向下按你,保持你与对手接触点的力量不变化(如果变化了,对手就能察觉你要变化,而将力量收回去,或者加大用力了),将对手的劲接到你的身上来,然后对手继续加的力量方向就是你攻击的方向。

听劲的功夫,是需要花很长时间训练的。学习太极拳多年的拳友,与人过招也无可避免的要用本力来抵抗。本能是非常强大的。听劲和身体协调不能很好的配合,上手还会是本能力,并不能体现内家拳的优势。

到这里,对“吃掉”原理与试验的说明就告一段落了。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朋友,就给我留言吧。

敬请期待:《内家拳实战基础:中定劲与修炼方法》

郑重声明:我希望大家更安全,具备防范危险的能力。未来会增加许多动作教程,但是所有的训练方法与建议都存在危险性,按照其训练的人需要把握尺度带好护具,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安全防护方面的建议,但不承担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拳蹬脚和分脚,如何站得稳
孙存周论内劲与发力02
太极拳的身法要领,学习顺序是什么?
太极拳平衡动作修炼技巧
摩登舞五大技巧
太极拳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