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值得收藏的高血压的防治准则

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医医未来学术交流频道


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它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常见疾病。作为慢性病,如何管理、预防是重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之一的高血压如何进行慢病管理,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应低于140/90mmHg,高于这个标准,即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绝大部分(90%以上)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它的直接并发症有脑血管意外、肾衰竭、心力衰竭等,且这些并发症大多可致死或致残。


少数高血压有因可查,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常继发于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妊娠等疾病。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虽不清楚,但目前已知体内有许多系统与血压的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包括: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原、AngI、AngII、Ang转换酶、Ang代谢产物、AngII受体等组成,AngII在高血压发病中是中心环节。

2.交感神经系统:该系统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与血压调节相关的主要器官是心脏、血管、肾脏和肾上腺。

3.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表现为内皮NO水平或活性下调;局部RAAS过度激活;类花生四烯酸物质代谢异常。

4.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有舒张血管、抗炎、抗凋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保护效应,50%高血压患者,特别伴有肥胖的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导致高血压的机制:⑴钠水潴留⑵皮内细胞功能障碍⑶增高交感神经活性,提高RAAS的兴奋性⑷抑制Na -K -ATP酶活性,促进SMC生长及内移⑸刺激血管SMC增殖。


实验室检查


1.基本检查


血液生化(钾、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2.实验室检查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小时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眼底、胸部X线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裸臂血压指数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高血压。诊断内容应包括:确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分级;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情况;判断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一般需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均≥90mmHg可诊断高血压;左、右上臂的血压相差<1.33-2.66kPa(10-20mmHg)。如左右上臂血压相差较大,要考虑一侧锁骨下动脉及远端有阻塞性病变;如疑似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1级2级3级

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高危高危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


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治疗目的及预后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


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血压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在生活方面进行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恢复有一定帮助,比如:


a.减轻体重:将BMI尽可能控制在<24kg/m2,;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b.减少钠盐摄入:膳食中约80%钠盐来自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c.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d.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e.戒烟限酒


f.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g.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h.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



来源:由医医未来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要合理治疗 - 健康活动日之糖尿病日2008 - 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 - ...
蒋卫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管理·365医学网
【干货】糖尿病性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发现血压升高了应该怎么办?
讲堂丨如何有效预防、控制高血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