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故事识中药之柴胡伤寒尤妙小柴胡

健康生活1101:第0037期

|学点中医|听故事识中药

中医治病效果好,所以流传了几千年,但是很多中医药知识没法追溯源头,很多原理也说不清楚。往往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柴胡味苦,苦入心,那为什么柴胡入肝胆经?当然,叶天士在《本草再新》里说柴胡入心肝脾三经。这两种说法出入较大,好在柴胡入肝经应该是共识。有人看到这里,或许就会觉得中医很不科学。确实,中医并不是很科学,但这并不影响中医治病救人。言归正传,我们今天先来说说“柴胡”的传说。

“柴胡”这味中药的由来有一个民间传说 这个民间传说至少有两个版本

较为可信的版本(也是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地主老财家雇有柴姓和胡姓两个长工。两个长工互称兄弟。有一天胡弟突然得了一种怪病,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又发冷。狠心的地主竟然把生病的胡弟解雇并逐出家门。

柴兄很是生气,找地主申诉,地主不理。柴兄一气之下,背起胡弟便走了。走到一座山的山脚下,胡弟实在走不动了,躺在地上。柴兄去找野果充饥。胡弟饥饿难耐,随意在地上拔了一种叶子跟竹叶一样的草的根咀嚼起来。吃下草根不久,胡弟便感觉身体轻松多了。等到柴兄回来时,发现胡弟时泠时热的毛病好了,很是惊异!胡弟把吃了草根的事情告诉了柴兄。

柴兄、胡弟两人都认为这种野草肯定是一种药,于是便挖了一些带回去,给那些得了忽冷忽热疾病的穷苦人煎汤喝,不料效果非常好。这证明这种草确有治病的功效。他们两人从此便用此草为人治病,治愈了很多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而将此草药称为“柴胡”,延续至今。

比较扯淡的版本

据传,在古代有一个胡进士,家里雇佣了一个叫郑阿三的长工。一天,郑阿三病了。只见他时而高热不退,时而寒冷颤抖不已。胡进士怕阿三的病传染给家人,叫他带上工钱火速远离这个村寨。郑阿三离开胡家,一路向东边走去。走到一片茫茫水湖边,只觉得天旋地转,倒在草丛中便动弹不得了。郑阿三醒后感到口渴就喝湖水,饥饿难耐就口嚼草叶、草根充饥。说也奇怪,十天半月过去了,郑阿三的寒热病竟神奇地不药而愈。

康复了的阿三,又回到胡家。此时,胡家少爷正患着与阿三同样的病,众医诊治,仍无良策。胡进士见到阿三,很是惊诧,问他是何方神医把他的病治好了。阿三慢慢地把经过叙述了一遍,胡进士就命阿三去湖边采回救命的“神草”来给少爷治病。

阿三再次来到逃命的湖边,见到长势茂盛,叶子如细竹叶的草就抡了一大包带回去。不几日,胡少爷吃过草药,寒热病也同样痊愈了。此后,郑阿三名声大起,人们叫他“郑草药”,向他求药的人络绎不绝。湖边的这种草,附近村民原先用来当柴烧,人们为了纪念此草治疗胡少爷的寒热病有功,将其取名为“柴胡”。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明·龚廷贤

《神农本草经》说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传统中医认为,柴胡性味苦、凉,除有疏肝、升阳的作用外,还有和解表里的功效。生用或以醋、酒、鳖血拌炒炮制后入药。柴胡不仅能用来治疗感冒发烧等外感疾病,也可用来治疗像林妹妹那样气机不畅导致的情志病、妇科病等。

柴胡治疗黛玉忧郁症

林黛玉梦见她被许配他人,宝玉手持小刀挖心,猛地从恶梦中苏醒过来,此后一直头晕、不思饮食、多梦多疑,神魂俱乱、痰血上涌。王太医为她诊脉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林黛玉当有头晕、饮食减少、多梦易醒、多疑多惧的症状,“不知者疑为性情乖戾,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作怪,姑拟“黑悠闲散”。处方以柴胡配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甘草、薄荷等。贾琏看过处方,忙说:“血势上冲,柴胡使得么?”王太医解释说:黛玉素因积郁致病,非柴胡不足以疏肝解郁,宣泄少阳甲胆之气,柴胡虽有升提阳气的作用,为吐血等病所忌,但用鳖血拌炒炮制,可使其“不致升提,且能培养肝阴,制遏邪火”,可用于治疗抑郁不乐。再加上地黄是为补血,因为地黄色黑,所以称此方为“黑悠闲散”。服药后,黛玉病情大有好转。

大小柴胡汤

大小柴胡汤均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由清透少阳的柴胡、黄芩,和胃降逆的半夏、生姜,扶正祛邪的人参、大枣,调和诸药的炙甘草组成,为少阳病的主方,特别对虚人、老人外感,经期发热等疾病有良效。

相传有位著名老中医老最喜欢用中药名作对联。一天,一位客人来访,看到院子里的丛竹,赞道:“

烦暑最宜淡竹叶。

”老医生马上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这一副对联更有趣的地方是:淡竹叶和柴胡的叶子都像竹叶。

“小柴胡汤”还有3首变方:

“柴胡桂枝汤”系小柴胡与桂枝汤的合方,专治太阳少阳并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与桂枝加龙牡汤合方,治三阳并病,三焦积热,气滞痰结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系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半夏,改用干姜,加瓜蒌、牡蛎、桂枝组方,和解少阳,散寒清热,温清兼施。

“大柴胡汤”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合小承气汤去厚朴,再加芍药组成,主治少阳未解转入阳明化热的少阳、阳明合病。

大小柴胡汤均有和解表里之意,然小柴胡汤单纯在少阳,大柴胡汤为少阳未解以致阳明热结。两证的病位应加区别。

小柴胡散与小柴胡汤的不同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行医时,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朱肱寻按脉证以后,说盛太守得的是“小柴胡汤证”,进服三剂可愈。因小柴胡汤在宋代已经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没有写具处方。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盛太守服药后病未见轻,倒增加了腹满的症状。他再次前往视诊,察验前次所服用的药,取来一看乃是“小柴胡散”。他当即指出:汤剂和散剂效用是不同的,汤剂能通过经络快速取效,现在用散,则药滞于膈上,故有胃满之症状。他便亲自煎药,二剂之后,病人痊愈。、

这则故事出典于宋代方勺所著《泊宅编》,又见于明代李梴编纂的《医学入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居然有人专门为这味药成立了个门派 | 正安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临床应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做法
马老师治疗寒热往来验案一则
少阳病
伤寒钤法医案系列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