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方证要点—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功用】清热除烦,宣降和胃。

【主治】发汗吐下后,心中懊憹,心烦不眠,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饥不能食。

【方解】栀子味苦性寒,导火热下行;淡豆豉轻凉,引水液上升。阴阳和、水火济,烦热懊侬等症自解。

【方证要点】
1、热郁胸膈证:以身烦不安,懊憹不寐,胸中窒塞而烦闷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身热,心中结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苔黄,脉数无力。
2、常用于黄疸、下血、鼻衄、吐血、倒经、胃痛、食管狭窄、急性胆囊炎、心胸痛、酒毒证、小儿夜啼、失眠等属于余热未清,郁结胸膈者。
3、虚烦懊侬是病人的一种自觉证状。有阵发性的发作,也有持续性的发作,证见胸中躁扰不宁、烦冤不安,窒塞不舒,有的伴有头晕、耳鸣、食欲不振、口渴欲饮,脉数无力,舌红苔少,用本方治之。
4、体质要求:热体中的一种以粘膜充血为特征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烦热而胸中窒,多易患咽痛、目赤、鼻衄、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等证,其舌苔粘腻较厚。

【类似方证鉴别】
1、栀子豉汤与栀子甘草豉汤:都可以治疗心中懊憹,虚烦不眠。栀子豉汤是虚热内扰,正气不虚;而栀子甘草豉汤是栀子豉汤证兼神疲、短气之症,因为栀子甘草豉汤中有甘草,可补益中气。
2、栀子豉汤与栀子生姜豉汤:都可以治疗心中懊憹,虚烦不眠。栀子豉汤无呕吐,如果是栀豉汤证兼恶心呕吐则用栀子生姜豉汤。
3、栀子豉汤与枳实栀子豉汤:都可以治疗身热,心烦不寐。栀子豉汤证是发汗吐下后余热未清,郁结胸膈,故有胸脘痞闷,但按之软而不痛;而枳实栀子豉汤证为大病瘥后伤食而起,故有心下胀满而痛、拒压之症状。
4、栀子豉汤与大陷胸汤:都可以治疗心中懊憹,心下疼痛。栀子豉汤证是虚热郁结胸膈,故有胸脘痞闷,心下结痛,但按之软而不痛;而大陷胸汤证水热互结,症状较重,腹硬满而疼。
5、栀子豉汤与白虎汤:都可以治疗热烦。栀子豉汤证是热在上焦,口苦不思饮;而白虎汤证是热在中焦,口渴大饮。

【原文】
1、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2、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
3、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4、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5、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6、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医案选】
1、胸口窒塞不通案(唐医易医案)
周某,女,1952年生。2009年2月6日就诊,主诉:眼视力模糊,头晕似飘飘然,二便正常,胸口窒塞不通,失眠。右脉寸紧,关涩,尺不触及。左脉寸紧关尺虚微。
栀子10克,淡豆豉15克,四剂。
2009年2月10日复诊,前药后精神大有恢复,胸闷窒塞解大半,入眠四小时。舌色淡,苔白腻,右脉沉弦细弱,寸略紧,左三部沉细涩,至数迟缓。
栀子10克,淡豆豉15克,二剂。
前药后能入眠6小时,后与黄芪建中汤调理而愈。
2、小儿夜啼案(魏蓬春医案)
龙某某,男,11个月,1983年10月4日就诊。患儿入夜则躁动不安、啼哭一周余。曾经他医用导赤散等治疗无效,因而来诊。小儿除上述症状外,伴有纳减,大便正常,小便赤而异臊,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红。此属热扰胸膈证,治宜清热除烦。处方:
山栀子4g,淡豆豉8枚。
2剂,诸症消失。

------------------------------

【搜索】公众号:岭南经方沙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113方——栀子鼓汤
医圣仲景治“虚烦”之栀子豉汤
胸满,胸闷,尿路感染,慢性肝炎——栀子鼓汤
栀子鼓汤治疗胸满窒塞医案 一男29岁,患胸中满闷半年之久,屡用行
《伤寒论》方药解析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的组成,功效与临床运用医案 | 道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