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医扶阳学派角度对小儿感冒发热(及流感)治疗的再认识




感冒、发热虽是常见病,对它的临床认识和处理的不同,反映了中西医世界观的差异。

 

最近几年,扶阳学派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兴起并非偶然,因其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符合当今人的身体状况、发病特点及趋势,所以扶阳学派的兴起是必然的。

 

自金元至现代,随着滋阴、降火、温病学派发展,现代医学抗菌治疗药物出现,到今天有些“精英”认为中医不科学、落伍了、治不了病甚至是迷信等,说明古中医这门古老的实证科学又一次面临“存废之争”。

 

扶阳学派认为:阳气是人身立命之本,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非常重视顾护与扶助人体阳气。

 

秋、冬季天气干燥寒冷,这时小孩多半会频繁感冒发烧,作为父母来说心情非常焦急,总是希望用退热药立即降温,达到烧退病除的目的。我在临床工作中常在思考:感冒、发热的病理过程本质是什么?急于退热究竟科学吗?不给退热药体温可以自降吗?如何科学地帮助机体度过高热?

 

西医治疗感冒,较为流行的“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静脉点滴,当然现在医学已经对其作出否定,而普遍转向对症治疗,自然自愈疗法。医学研究发现,小孩感冒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盲目降温则会不利于疾病治疗。体温升高可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发热完全是人体自我保护的免疫行为。如果盲目过早地用药降温,就会帮助病菌一臂之力,不但不利于治疗,还为机体健康种下隐患。此外,发热的症状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若滥用、急用退热药,就会打乱发热的特征,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这与中医的古老思想不谋而合(中医治病是将体内的邪气往外宣,以致疾病的发生会越来越少,甚至消除,病人会越来越健康长寿;西医治病是将体内的邪气越压越深,以致并发其它的因素,导致其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爆发成癌症,以致生命消亡,这就是中医治病与西医治病的区别)。

 

中医认为——感冒内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即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机体的阳气衰弱(此为重中之重,一切治疗之本),即扶阳的原因。感冒外因:人体阳气衰弱的情况下,机体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即六淫“入侵”,影响人体,使“人体本气自病”,致使机体正邪交争。

 

体内之阳气、正气与外侵之风、寒、湿邪气,互为征战。“心主神明,君主之官”,权衡敌我兵力强弱,发动正气、阳气兵力,群起抗敌,机体产生“发热反应”,即阳气祛除致病邪气的战争,风、寒、湿邪困于肌肤表层,体内的阳热之气,将外界入侵的寒凉之气消除、消灭、中和、赶出体外,发热战争胜利则打开汗毛排除邪气,汗出病愈。此时发热、汗出,为阳气、正气所兴起,是机体抗击病邪的“自愈”反应。

 

从中药药性角度衡量抗菌药物,大多属于寒凉药物,机体原本阳气虚弱,大量抗菌药物应用,寒凉伤阳,使机体进入一种阳少阴多、抵抗力下降的亚健康状态,为多种慢性病出现做出了准备。而大量输液也只能暂时退热,所输液体本身低于机体温度,寒水入侵,最先耗损阳气,阳气是有限的、抗击阴寒之邪的力量,如此一来,阳气耗损哪里还有抗击的力量?只会越来越虚弱。

 

扶阳医学分析认为,以上的治疗没有对机体进行扶阳的自强过程,直接排热熄火,从病象角度看,就是引入寒凉,直接打压阳气,使寒邪深入,阳气损伤而无法与邪气抗争,表面上维护了体内的和平,实际上是引邪入里,使身体阳气更虚,处于阴盛阳虚的状态。扶阳医学针对风寒感冒发热是,机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发热是机体阳气在抗邪外出,此时退热时机不当,没有扶助阳气之举动,而冒然中西药退热,无异于“自毁长城”加速外邪入侵,其恶劣的影响不外乎热退之后,机体阳气大伤,无力虚脱,体质转为阴寒,容易并发多种不良疾病(这种情况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很多小孩在发热之前脾胃本身就虚弱【长时间喂养不当、先天体质本身就弱,肾气亏虚】,这时又感受风寒外邪以致发热咳嗽,脾虚为本,感受外邪为因,处于一种标实本虚的状态,因此治病以祛外邪,扶脾阳,化寒湿,补肾气为主)。

 

通过对感冒、发热的再认识,明白要想活的健康,就应保护好自身阳气,即古中医扶阳学派所提倡的注重两本——先天之本在肾气,后天之本在脾气的道理。如果病情急则祛邪,邪去正安;如果病情缓则先扶阳固本,阳气复,则邪气退。其养生大法“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其治病大法“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养护阳气就是养生治病的根本,阳气就是人体的卫兵,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近段时间经常接到的疾控部门信息:

最近,医院门诊大楼聚集的全是发烧咳嗽的孩子,孩子都是白天体温正常,晚上高烧,还有的孩子都是在医院住了七,八,十来天的,天天打针输液,烧还是退不下来了,输了液后还上吐下泻。


本次流感特点:

1. 快速高烧,不易退,退烧后再次发热。

2. 烧后转入咳嗽期,持续时间长。

3. 儿童俱多。

4.成人以咽部症状为重,伴头痛和周身不适。

5. 传染性强。

6. 血常规检查多显示白细胞总数不高,粒细胞比例偏高,快速CRP多显示略高或者正常!愈后差,多半痰多不易咳出。

7. 一半以上伴呕吐或者腹泻。

8. 易造成心肌受损。


从扶阳医学的角度认识此病的发生也是因为人体阳气虚弱导致外邪入侵,阳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引起剧烈的发热、咳嗽甚至呕吐、腹泻。从临床角度来看这批小儿的患病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脾胃虚弱,肾气虚弱的问题。有很多小儿本身就先天不足,加上后天脾胃虚弱,饮食喂养失调以致本就虚弱的脾胃之气堵上加堵,稍微受一点外邪的刺激就会爆发疾病(这就应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那句话:“邪之入侵,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因此我们要时时呵护自己的阳气,让人体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阳气越来越足,机体的抵抗力自然就会强壮)。此时宜祛外邪、宣散风寒、调理脾胃、补益肾气为主。


很多发热和腹泻的小儿,输了很多液体,也无法退烧,也基本上涉及到中医讲的肾与脾的问题。此时,不光是肺的问题,调理好这三者,病情也许就会霍然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冷潮湿最易诱发风湿病
再谈感冒、发烧和猪流感的预防
发烧输液者,饮鸩止渴也。
按摩治疗小儿感冒
邹时祯说中医基础二十八:虚实病机
《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流感)作者:王正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