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安通 | 百泉飞渡会战记





















百泉飞渡会战记

1975届 李安通

写在前面

应微信公众号《二高园地》主办人李现通老师之约,让我写一篇亲身经历的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纪实文章。我1975年7月毕业于缑氏公社五七高中(缑氏高中,后改名为偃师二高),至今已过去四十七年,对过去的经历已模糊不清,很难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记忆,经不住李老师再三邀约鼓励,便产生了试一试的冲动。
     写什么好呢?反复搅动早已沉寂的大脑,搜索当年仅存的点滴记忆,翻看手机相册,当看到去年拍摄的百泉渡槽的照片,眼睛突然一亮,四十多年前学校师生浴血奋战在渡槽建设工地的场面,断断续续呈现在眼前,酷暑、劳累、疼痛、吃住、奔波、激情、团结、互助、奉献,与之有关的词汇一股脑儿涌现脑海,一拍大腿,就写它了!
     为相对系统、全面、准确再现当年的情景,收集素材是不可或缺的,我先后咨询了王忠厚老师和戴保才、孙润芳、卢黑子等多位同学,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提供的感人事例,为写出此文奠定了基础,更激起了我记述这段历史的激情和决心。在此向上述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因本人文笔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想到哪写到哪,文章记述的事情可能有些许偏差,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背景
偃师南坡,不怕涝就怕旱,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农田十年九旱,缑氏公社二十多个行政村,六万多口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父老乡亲,受够了干旱带来的苦难。穷则思变,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引,有河南林县的红旗渠精神和山西大寨“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精神作榜样,有三个“其乐无穷”的鼓舞,缑氏人民就是瘦上十斤肉,甚至豁上命,也要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缑氏村南四公里,有一座土岭,当地人称之为小终南山或高祖庙岭,周边四千余亩土地,是典型的“靠天收”。经公社领导研究,决定利用西边“浏河一库”水源,抽水上岭,彻底解决这片土地的缺水问题。

二、动工
百泉渡槽于197477日动工,参与会战的主要有扒头、官庄、李庄、南家村等行政村,预计工期半年,设计渡槽全长1000米,流量0.3立方米/秒,需用土石方5600立方米,投入工时7.5万个,建成后可灌溉上述四个行政村的4000多亩土地。
三、缑高风采
参加渡槽建设的单位较多,我无法记述全体参战人员战天斗地的英勇事迹,作为当时的一名中学生,我仅能将缑氏高中师生的所作所为展示给大家,也可作为当时会战场面的一个缩影吧。

风采之一,接受任务,勇于担当。
扒头大队是人口最多且通水后受益最大的行政村,该村承担着山体采石的重要任务,石头运到工地后,还要参与完成凿石筑槽任务,公社考虑到该村任务艰巨,人手有限,决定将该村的运石任务交给缑氏高中师生来完成。
学校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欣然接受,遂安排高二年级学生和若干名班主任、任课老师、校领导等,前往工地完成公社交给的运石任务。所谓运石,就是将山上采下的石头,运送到渡槽建设工地。当时那种不计个人得失,甘愿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流汗的精神,现在想来都引以为豪。
风采之二,工具自备,损坏自修。
运石,主要工具就是架子车,别说当时没有机动车,即使有,也进不去深山坳,甚至连畜力车也进不去,只有架子车能发挥作用。学校没有架子车,只能由学生们动用自家的车子,“积极踊跃,公而忘私”,这些词句用到这里毫不夸张。
山里没路,稍不留神就会翻车,车辆损坏司空见惯,车坏了,鞋破了,衣裤烂了,啥也别说,自己修补。
风采之三,流血流汗,互助互爱。
阳历七八月,烈日酷暑,热浪滚滚,挥汗如雨,皮开肉绽,这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老师和同学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哪来的树荫?哪来的遮阳伞?即使有,大家也不会做丝毫停留。从渡槽工地经二郎庙村进山,沿山路向上走几百米到达采石场,装上石头运回工地。一天四趟,少说也得五十里地,从早到晚,衣服裤子就没有干过,男同学干脆赤膊上阵,肩背连晒带磨,变红,变黑,脱皮,浸血,脸上晒出水泡,甚至有的同学中暑晕倒,醒来稍作休息,继续投入战斗。有谁叫过苦?有谁说过痛?没有!为啥?精神,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每个人,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了“我是堂堂缑高一员”!
劳动过程中,争先恐后、互帮互助的例子举不胜举。
俩人一辆车,通常是男女生搭配,不用说,男同学会主动承担起驾辕的重任;空车平路或下坡时,都争着拉车,让对方坐在车上。
更令人敬佩的是,我们四个班的班主任老师,担心学生们年龄小,驾着装有一千多斤石头的架子车,从半山腰往下走,太危险。他们总是把车子夺过来,亲自驾车送到山下,路不太危险了才把车交给学生,然后又回到山腰再次拉起架子车……他们的名字是,高二一班班主任王国宏,二班班主任李普生、郝留振,三班班主任高文祥,四班班主任王忠厚,还有孟廷章老师,还有……原谅我有的记不起来了。
如此拼搏奋战,整整十四天,超额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运石任务。

壮志满胸怀  山河重安排 




王忠厚老师拍摄的石刻标语
风采之四,吃住工地,风餐露宿。
先说“吃”,扒头大队看我们还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从家到学校,从未出过镇大力,受过如此累,吃过这般苦,伙食上可不能亏了孩子。说到做到,每天油条,馒头,捞面条,好吃的都拿了出来,比我们平时在家里吃的好多了。
那个时候,农村普遍很穷,饮食方面,只要能填饱肚子,再无他求,油条、白面馍、白面条,不是逢年过节就别想,至于肉类,就更不用提了。一年到头能见到肉的饭菜超不过十次。现在常跟老伴说,吃饭前我就没觉得饿过,肉蛋鱼类每天都有,但从来吃不出小时候那种“真香啊”的感觉。感谢扒头大队的倾情款待,此情永留心间。
再说“住”,我们自带铺盖,住在离工地不远的扒头小学校操场上。至于铺盖再简单不过,大热的天,一领苇席一条床单足矣,天黑之后,席子往地上一铺,躺下就睡,但好久睡不着,一是蚊子太多,不盖蚊子咬,蒙上头又太热。二是肩背脖子火辣辣的疼,白天还能忍受,一到晚上就像刀割一样,一晚上能睡四五个小时算不错了。
风采之五,摘瓜偷桃,惊乎乐乎。
摘瓜偷桃,怎能称得上“风采”呢?明显的违规操作嘛!还好意思公之于众。别急,试想,在那热、痒、疼、饿、渴,百感交集于一身的夜晚,为了消磨时间,转移注意力,减轻肌体痛苦,去摘个西瓜过过瘾,又算得了什么?!况且,那种紧张、恶作剧带来一丝乐趣的感觉,终生难忘,与其烂在肚里,不如说出来,或美好回忆,或虔诚忏悔,或感谢瓜农恩赐,总之心情会轻松许多。
记得有一天,前半夜睡不着,半夜后又饿了,强忍住刚想入睡,忽感有人推我,“快起来,跟我走”,睁眼一看,是本班同学,遂起身跟上去,前边隐约有人影晃动,走近一看,本班另几个同学,小声对话后,才知道他们和我一样,睡不着又饿得慌,打算到附近瓜地偷西瓜吃。接着,如愿以偿,过程不再详细描述。
至于事后风平浪静,瓜农无丝毫反应,有两种可能:一是总共摘了两个西瓜,瓜农根本没有察觉;二是瓜农已经发现,但装作没看到,心想,真难为了这帮孩子们,为了咱种的粮食瓜果早日浇上水,吃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累,吃个瓜算什么,也免得我明天送瓜去慰劳他们。
四、奉献
甘于付出,乐于奉献,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缑氏高中师生和参加渡槽会战的社员们身上再次得到传承和发扬。与师生们一心为公,忘我劳动,忍累忍痛,决不退缩的拼搏精神相比,更应该称颂的,是村民们不怕牺牲,乐于奉献,可敬可爱,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
运送石头,是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相对安全的工作,比这危险百倍的,当属采石放炮工序,热、累、痛,他们同样经受,劳动强度大不说,放炮炸石之危险,可想而知。
据任才村的孙润芳同学回忆,采石工地有几位女性村民,平均年龄二十来岁,按现在来说,正是描眉抹唇,穿红戴绿,花枝招展的花季,然而她们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奉献着各自的青春年华。
因白天人多,车来车往,放炮炸石都在夜间进行。有一次放炮炸石作业,虽然大家都采取了预防措施,但不长眼的乱石炸飞四散,几块石头正好落在几个姑娘身上……听到惨叫声,几位男劳力摸黑爬到姑娘们身旁,借着微弱灯光,发现她们已经浑身是血,不能动弹。几个人连夜沿山路将伤员抬到医院,经全力抢救,两人脱离生命危险,一人抢救无效死亡,死者是扒头村人。脱离危险者,一人腿部受伤,愈后终身残疾,扒头村人;另一人手臂受伤,愈后终身残疾,任才村人。她们才是二十来岁的姑娘啊!
后来听说,扒头大队为安抚伤者,给任才村手臂伤残的姑娘补助了200元钱和一台缝纫机。
所以我说,她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写的人!她们的名字和精神,将会永远镌刻在渡槽基石上,镌刻在人们心中!


当年参战的二高校友重游故地
五、题字
一项大的工程,总要竖一块石碑,留下建设时期的时代印迹,或刻上捐资者姓名、金额,或刻有建设背景、起止时间、技术参数、典型事迹,以便后人纪念。然而此项工程没有这些,说明这项工程是全体参与者共同拼搏奉献的结果,是集体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几个村的村民和缑氏高中师生们,不计报酬,出工出力,省去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工程就矗立在这里,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它的作用以及融入渡槽巨石中的鲜血和生命,由后人们自己去评说吧。
值得一提的是,渡槽自首至尾,雕刻有多处书法巨字,如水源处题写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渡槽跨路拱券正上方题写的“百泉飞渡”,券两侧题写的楹联“群英造天河,长虹映太空”和“壮志满胸怀,山河重安排”等,都是由时任缑氏初中教师且口碑极佳的卢云根老师题写。
偃师被称为书法之乡,卢老师又是偃师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百泉渡槽全部题字均由卢老师执笔,也是此项工程一大幸事。他的书法和品德将伴随百泉渡槽的存在而流芳百世!




卢云根老师题写的“百泉飞渡”
六、竣工
百泉渡槽于1974121日竣工通水。经过全体会战参与者共同浴血奋战,比设计工期提前一个月竣工。
渡槽全长1000米,拱券84孔,其中15米跨孔28个,10米跨孔8个,6米跨孔31个,3米跨孔17个,复拱券128个,墩基85个,墩长分别为 2.5米、1.8米、1.4米和1.2米,墩宽1.1米。墩基下挖1.25米;每5孔或变跨孔交接处有加强墩,共设加强墩23个。

后  记
使命和激情驱使,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夜时间写全篇。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感受到,有几处文字我是眼含热泪写就的,因为包括我在内的缑氏高中七五届师生,都是工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在此,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我们在百泉渡槽建设过程中尽到了各自最大的努力,没有给母校丢人,偃师二高也完全有理由为培育了我们这批学子而感到骄傲!母校的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精神和参战师生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渡槽上。
百泉飞渡——为全体参战人员树立的丰碑!

2022.6.30于安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小说:《先生与壮汉》
学生聚会教师发言稿
云端教学展风采 师生共迎万物春
中职生风采 ――柳河职教中心首届艺术节演出纪实
许奎明 | ​难忘那方热土
杏坛传略之戚金明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