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隶中神品,初学者不要学,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
userphoto

2018.08.25

关注

书法从篆隶入手,能够让初学者的基础更加扎实,对今后学习其它书体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相对于篆书而言,隶书因为更加容易辨认,所以很多书法爱好者选择从隶书入手,比较受人追捧的主要是《曹全碑》、《礼器碑》这一类秀丽、端庄的碑帖。

虽说这一类的碑帖更易辨识,也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但它们也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缺陷,那就是“装饰性”。

曹全碑

什么是装饰性?隶书的波挑在西汉晚期已经产生,这是隶书趋势向成熟期的特点。原本不规则的笔画经过加工、整理和规范化,逐渐被规矩、工整的形式所代替,例如波势的产生,点划的俯仰,以及带装饰性的挑法。

发展到东汉,这种波挑体势达到顶峰,尤其是高大碑石上的华丽的隶书,不光达到宣传内容的作用,也起到碑的装饰效果。东汉碑石上的隶书,是汉隶登峰造极的阶段。也就形成了隶书标志性的“蚕头燕尾”。这就是装饰性。

礼器碑

很多书友不论在临摹还是创作的时候,都会非常注意隶书的这个特点,刻意将其表现出来,好像这个“蚕头燕尾”没写好,就是失败的隶书,不知不觉陷入了“装饰性”的怪圈。

微店+ 精品毛笔三支套装

小程序

虽说以《曹全碑》或者《礼器碑》风格写出的作品秀美工整,但它们普遍用于写小字,如今大字书法作品正热,而小字与大字的笔法不同,也不能直接将小字隶书直接放大书写。而一旦长时间临摹这一类隶书,养成追求“装饰性”的习惯,在写大字时难免会显得拘谨小气、放不开。

史志伟老师作品

那我们如何克服这种拘谨的状态呢?当代隶书名家、全国隶书展最高奖得主史志伟老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想要克服装饰性这个病灶,首先需要提高书写性,摆脱蚕头燕尾、波挑的束缚,选择临习一些无明显蚕头雁尾的隶书,比如《石门颂》《杨淮表》《好大王》等。这样的隶书纯用篆法,更加古朴,是提高书写性,根除装饰性的良方。

摩崖刻石,尤其是《石门颂》,对后世影响极大,被称为“隶中之草”。就连大型工具书《辞海》封面的隶书“辞海”二字,也是选自于《石门颂》。

《石门颂》因是摩崖刻石,不求工整。所以结体形态大小不一,奇趣横生。临写《石门颂》时亦须悬腕提笔,运笔自如方可写出浑厚灵动的线质,所以书写性强。但史志伟老师也提醒大家,因《石门颂》对线质要求很高,所以初学者不宜从《石门颂》入手。

史志伟老师临《石门颂》

那有隶书基础的书友们,在入手《石门颂》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史志伟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书心得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为了避免将线条写得单调乏味,书写时有意颤抖,故作姿态,误入俗套

2.对碑刻的错误理解,将长年风化剥蚀的残缺,误为本来面目,刻意追摹

3.对《石门颂》结字理解不够深入,一味追求宽博自如,导致点划相左,组合散乱

4.求成心切,有意将点划移位,或有意夸大一部分,导致变形过分,结构怪异


五色洒金宣纸特惠



1刀5种颜色,每个颜色20张,生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部汉碑书法合集,隶书爱好者必备,不收藏算我输!
《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为当代的隶书创作助力
关于隶书创作你不知道的真相:将汉隶融会贯通,这个经典至关重要
汉隶第二站是谁?
此作被称为“隶中草书”,线条都是“拽”出来的,300年来无人敢学
闲话《曹全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