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邦食品严小明:生鲜年度销售将达12万吨,食品端迅速发展依靠三大条件||礼蓝特约·走近“餐桌上的巨头...

走近“餐桌上的巨头”

养猪巨头纷纷进军食品端,它们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就?有何独到之处?2021 年9-11月,《农财宝典》新牧网联合礼蓝动保走访中国猪业龙头企业,启动走近”餐桌上的巨头”暨中国猪业龙头企业食品产业链调研,并将发布独家调研报告。欢迎您的关注和支持。

天邦食品严小明:做食品是笃定不移的道路||礼蓝特约·走近餐桌上的巨头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王之娴


天邦的嬗变,行业瞩目。从饲料动保养殖全面开花,到聚焦养猪与食品,它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2020年,天邦出栏307.78万头猪,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出栏生猪280.96万头。但天邦的目标不仅是养猪,其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猪肉品牌“拾分味道”,目标定位为“做一流的动物源食品企业”,可见对于打造食品产业早有雄心。经过了6年多的探索和积累,天邦食品业务终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预计生鲜年度销售在12万吨左右,区域覆盖江、浙、沪、皖、鄂5省,同时辐射广东、广西、重庆等区域市场。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严小明

据介绍,天邦食品板块主要拥有生鲜和深加工两大业务模式,以'食品 全渠道'为整体业务战略,建立了从养殖到餐桌可控的产业链体系。10月,《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来到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副总裁严小明。他表示,开拓食品端是天邦股份更名为天邦食品后在战略层面笃定不移的道路,公司为此进行了大量人才召集和资源倾斜。食品领域空间巨大,开发入局时不我待。
 

养殖-屠宰-市场一体化,预计2021年屠宰量达120万头


天邦公司开拓食品板块坚定不移,大力投入打造了养殖-屠宰-市场的完整一体化链条。产业链覆盖,实现了从供应链、生猪饲料、育种、繁育、屠宰、深加工到终端全权把控。

据了解,天邦已经投资10亿元重资布局屠宰加工,首先在江浙沪徽长三角华东地区、湖北等中南区域、两广华南地区,以及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逐步铺开。严小明介绍,预计今年底在安徽阜阳运行年屠宰量达500万头规模的大型屠宰加工厂。已经完成了相关人力、专家团队的储备,设备均由国外进口,预计年底首期达到每天5000-8000头屠宰量,运作成熟后可达每天15000头屠宰量。

严小明告诉记者,天邦去年屠宰30多万头猪,今年截至十月份已经实现屠宰80万头,正在进入快速上量的阶段。

他表示,养殖屠宰的一体化至关重要,将能够使养殖到屠宰和市场端的供应计划对接更加精准和可预见,使市场和渠道开发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也可使得养殖-屠宰-市场环节的计划性更加细致,供应链能力增强,从而为食品市场客户带来更好地体验,增加市场客户黏性和品牌溢价。“一体化之后,公司可以对养殖到屠宰全过程实现统筹管理、细节掌控。更有信心也更有办法为肉食品的客户提供最好的交代,获得的信任和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往食品端的路也会越走越宽。”严小明说。

从B到C多模式布局,食品发展具备3大条件


当然,屠宰只是对猪肉的一种粗加工,距离终端消费还有一段距离。据了解,天邦食品目前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肉食中间渠道商、餐饮企业等,依然是一种B to B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还并不多。

严小明表示,在具备规模基础,搭建完善的供应链之后,天邦未来更多精力会放在走向消费端,向预制菜、深加工肉制品方向拓展,直接为消费者带来美味健康猪肉。计划围绕屠宰加工协同布局深加工业务,另外将在长三角地区独立布局中央厨房。借助这些业务,将“拾分味道”品牌影响力从B端延伸到C端。


首先是城市加工中心。主要面向上海、南京、合肥、无锡等主要城市做猪肉精加工,生产猪肉零配、调理品等。天邦在各个主要城市已经拥有一批建立了品牌信任的B端客户,会支持有需求的客户开设品牌加盟店,实现好猪卖出好价格。

然后是中央厨房。严小明表示,天邦计划投资3-5亿元打造城市中央厨房,主要进行预制菜、酱卤、罐头类等产品生产,目前还在规划设计中。“地方政府有非常强的意愿打造此类项目,我们应该会优选租赁食品加工厂。”严小明说。他介绍,在中央厨房的规划中,天邦希望着重打造“地方传统特色至味”,因此会聘请地方名厨研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未来会与部分有黏性的用户绑定,形成命运共同体,开设旗舰店或加盟店。他介绍,拾分味道在上海已经开设了数家品牌加盟店。 

再是电商。通过微商城、京东、天猫等网络渠道进行“拾分味道”品牌肉食品的销售,目前已经在杭州和上海成立了两个专业电商销售团队。

最后是深加工。生产如小酥肉、黄金猪排、休闲食品等。据介绍,天邦这类深加工产品从无到有,经过2个月时间市场开拓,已经取得了数千万的市场订单。

严小明将天邦在食品端的迅速发展归结于3大条件,即:公司战略上重视,养殖屠宰一体化和“得道多助”。所谓“得道多助”,他阐释为天邦食品树立的理念、与客户合作的方式、以及公司文化和团队士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合作者加盟。一些例如电商团队、食品领域行业精英、社会团体等专业力量不断聚集,使得天邦食品获得了起飞的翅膀。
 

观念扭转,以食品端标准考核养殖


那么天邦食品秉持着怎样的理念得以与食品领域互相认可?食品与传统养殖在理念和认知上又有怎样的区别?

严小明谈到,通常认为农牧企业延伸食品板块,主要是出于规避行业周期风险,获取产业链价值。事实上,猪肉制品的确受周期波动影响较小,产业链也的确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但作为优秀的食品企业不需要这样去想问题。“怎样给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把好猪变成好肉,让消费者吃到安全美味的食品是最重要的。”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他指出,食品企业要把客户放在心里才有未来。他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在养猪业,关注指标主要是料肉比、日增重、死亡率等,并没有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而在食品端,则需要考虑肉品分级,1、2、3级肉的占比、出肉率、外观健康、异味等,这些指标都会影响到猪肉收购价格以及农牧企业在终端市场的商誉。

又比如,养殖端对食品端后续的环节不了解,不明白时间对肉食品销售的重要性,常常出现出货时间延迟的问题,影响客户后续肉食销售,导致收购价格降低、客户流失。

因此,严小明指出,传统农牧企业做食品需要进行一系列观念的改变,从养殖端关注食品指标,“以客户为中心”响应食品的需求。天邦从改变养殖端的考核标准着手,引导旗下的猪场在生产上做出转变。据介绍,天邦旗下生猪全部优先内供,在屠宰端按头计重、计价,按等级进行结算,促使养殖端精益管理提升,从而生产出符合食品端客户需求的肉食品。

总体来看,天邦对食品品牌打造从育种开始,延伸到养殖环节,再到供应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养殖批次出栏直接进入屠宰端,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养殖-屠宰-市场环节打通,信息共享后,养殖端按市场需求调整出栏重量和出栏计划;同时,市场可以按养殖出栏计划提前15天以上针对性开发渠道和客户,产业与终端需求协同优势最大化;稳定的原料供应、计划性的屠宰可稳定提升供应链能力,增加客户黏性和品牌溢价。

严小明表示,在形成了正确的理念,搭建了完整的体系后,天邦食品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同行者,未来前景广阔。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与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严小明(左)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公害生猪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简介
王琼武:放弃大副回家乡 发展致富帮相邻
中国猪肉冠军:11个月累计销量约5517万头,超过了二三四名之和
克明食品
天邦股份“变形”!
决战!牧原、温氏、新希望相继出手,天邦更是冲刺5元成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