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好人悲催,大诗人孟浩然为何痴迷旅游?他是怎样变成田园诗人的?-唐诗传奇(2)

忙碌的孟浩然:身在江湖,心系仕途

      他是大唐自助游达人,也是著名田园诗人。他更一度被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认为和李白是一对公开基友,证据是李白写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唐代人隐居,有王维一样的看破世事,但更多是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中国社会有敬慕隐士的传统,刘邦作为一个连亲老子都要“分一杯羹”的老流氓,却把太子请出隐居的“商山四皓”当做了不得的大事,叹息太子羽翼已丰,动不得了。因此,许多不得志的文人会遁入山林,指望有一定的文名后,会有官员甚至皇帝恭请自己出山入仕。

      隐居的终点是仕途,离长安最近的终南山就成了最佳选择,“终南捷径”一词由此而来。

       孟浩然正是这样的一位隐居者。

      689年,孟浩然出生于湖北襄阳一个小康的书香之家。他没有学霸型的天才纵横,也做不到学渣般自暴自弃,只能隐居在鹿门山,靠埋头苦读挣学分。25岁以后,孟浩然沿着长江,开始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广交朋友,指望有一天能抱住土豪或高干的大腿,从此晋升。

       这趟行程,孟同学足足走了十五年。

       40岁时,孟浩然到了长安,参加了唐代高考科举。一场考试,验证出他其实是“学酥”——外表看是学霸,其实一碰都是渣。孟浩然落榜了。好在他认识了王维,两人都有过隐居经历,一拍即合。

        一天孟浩然到王维办公室去玩,突然玄宗驾到,他吓得钻到床底下躲避。王维不敢隐瞒,据实禀报。唐玄宗哈哈大笑说,早就听过你的名字,念首诗来听听。然后,一直渴望抱大腿的孟同学忽然脑洞大开,吟诵了一句“不才明主弃”。唐玄宗拉下脸,说你也不求做官,我也没弃绝你,为什么要污蔑我?说罢拂袖而去。倒霉的孟浩然遵旨返回襄阳。

       经此一事,他重新开始了……自助游生涯。这回是江南。

       五年后,襄州刺史韩朝宗十分欣赏孟浩然,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他。然而孟浩然这倒霉蜀黍居然跟朋友喝得酩酊大醉,错过了这场邀约。

       大概我们都会说,孟浩然君真是悲催/不靠谱/命不好啊。可是再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大话西游》中说,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爱上了自己讨厌的人,这段感情才是最要命的。对于孟浩然,原先只是以隐居作为晋身之阶,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他爱上了——隐居本身。否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走路呢?

         在数十年行走天地间的过程中,他接受了逆旅中一切的困顿、忧伤、迷茫、喜悦、安详……

         孟浩然开启了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其中有壮逸之气。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清空自在,淡然有余。

        孟浩然48岁时,张九龄担任荆州长史,招他当幕府(秘书)。不久,他辞官仍返故居。

       51岁时,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已快治愈,医生叮嘱不能饮酒。其时恰逢王昌龄遭贬官经过襄阳,探访故友。孟浩然与之纵情宴饮,疾发逝世。

孟浩然诗作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古人评注

《王孟诗评》:刘云:朴而不厌。

《唐贤清雅集》:超旷中独饶劲健,神味与右丞稍异,高妙则一也。结出主意,通首方着实。

《历代诗评注读本》:“天边”、“江畔”两句,摹写物象,超然入神。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古人评注

《王孟诗评》:刘云:起处似陶,清景幽情,洒洒楮墨间。

《批选唐诗》:写景自然,不损天真。

《唐贤三昧集笺注》:“卧闲敞”字甚新奇。“荷风”二句一读,使人神思清旷。

《唐诗别裁》:“荷风”、“竹露”,佳景亦佳句也。外又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一时叹为清绝。

《网师园唐诗笺》:“荷风”、“竹露”亦凡写夏景者所当有,妙在“送”字、“滴”字耳。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古人评注

《批点唐诗正声》:浩然作《鹿门歌》,其本象清彻闲淡备至。

《唐诗归》:钟云:幽细之调,得此一转有力(“余亦乘舟”句下)。

《唐诗解》:此篇不加斧凿,字字超凡。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清彻,真澄水明霞。陈继儒曰:明月在天,清风徐引,一种高气,凌虚欲下。知此可读孟诗。

《唐诗笺要》:韵事佳题,词不烦而意有馀,更妙在“庞公”不多铺张。

《茧斋诗谈》:句句下韵,紧调也。脉却舒徐。

《唐贤清雅集》:幽秀至此,直是诗中精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人评注

《西清诗话》: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王孟诗评》:刘云:托兴可伤。又云:起得浑浑,称题。“蒸”、“撼”偶然,不是下字,而气概横绝,朴不可易。“端居”兴感深厚。末语意长。

《升庵诗话》: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

《唐诗归》:钟云:此诗,人知其雄大,不知其温厚。

《唐诗从绳》:此篇望人援手,不直露本意,但微以比兴出之,幽婉可法。 此前后两切格。前叙望洞庭,后半赠张,故名两切,五、六呼应句,又是正呼反应法。

《唐诗归折衷》:唐云:气势在“蒸”、“撼”二宇。

《诗辩坻》:襄阳《洞庭》之篇,皆称绝唱,至欲取压唐律卷。余谓起句平平,三四雄,而“蒸”、“撼”语势太矜,句无馀力;“欲济无舟楫”二语感怀已尽,更增结语,居然蛇足,无复深味。又上截过壮,下截不称。世目同赏,予不敢谓之然也。襄阳五言律体无他长,只清苍酝藉,遂自名家,佳什亦多。《洞庭》一章,反见索露,古人以此作孟公声价,良不解也。

《唐风怀》:南村曰:起得最高。当时皆惊“云梦”二语为名句,其气概故自横绝,不知“涵虚”句尤为雄浑,下二语皆从此生。

《然灯记闻》:为诗须有章法、句法、字法……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也!

《唐诗别裁》:起法高深,三、四雄阔,足与题称。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古人评注

《王孟诗评》:起得高古,略无粉色,而情景俱称。悲慨胜于形容,真岘山诗也。复有能言,亦在下风。不必苦思,自然好。苦思复不能及。

《唐诗援》:结语妙在不翻案。后人好议论,殊觉多事,乃知诗中著议论定非佳境。孟诗一味简淡,意足便止,不必求深,自可空前绝后。子美云:“吾爱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尽堪传。”太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二公推服如此,岂虚语哉!

《唐风定》:风神兴象,空灵澹远,一味神化。中晚涉意,去之千里矣。

《唐律消夏录》:结语妙在前半首说得如此旷达,而究竟不免于堕泪也,悲夫!

《历代诗法》:浩气回旋,前六句含情抱感,末一句一点,通体皆灵。

《茧斋诗谈》:流水对法,一气滚出,遂为最上乘。意到气足,自然浑成,逐句摹拟不得(“江山”一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前半本色高浑之笔,所谓神足。五六承以景联,章法方称,而第六尤稳,结仍浑然,有起句故有结句,亦有结意故有起句耳。慨当以慷,无限牢骚形于登眺。落句:“尚”不如“字”,“字在”乃可读也。

《诗境浅说》:前四句俯仰今古,寄慨苍凉。凡登临怀古之作,无能出其范围,句法一气挥洒,若鹰隼摩空而下,盘折中有劲疾之势。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古人评注

王之望《上宰相书》:孟浩然在开元中诗名亦高,本无宦情,语亦俨淡。及“北阙”、“南山”之诗,作意为愤躁语,此不出乎情性,而失其音气之和,果终弃于明主。

《增订唐诗摘钞》:结句是寂寥之甚,然只写景,不说寂寥,含蓄有味。

《唐诗矩》:写景结,隽永。此诗未免怨,然语言尚温厚。

《而庵说唐诗》:此作字字真性情,当是浩然极得手之作。

《唐贤三昧集笺注》:纯是真气贯注。

《茧斋诗谈》:绝不怒张,浑成如铁铸。

《唐宋诗举要》:结句意境深妙。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人评注

《瀛奎律髓》: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升庵诗话》:孟集有“到得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宇,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

《唐诗摘钞》: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王、孟并称,意尝不满于孟。若此作,吾何间然?结句系孟对故人语,觉一片真率款曲之意溢于言外。

《增订唐诗摘钞》:“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矣。

《唐诗成法》:以古为律,得闲适之意,使靖节为近体,想亦不过如此而已。

《唐诗别裁》:通体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字字珠玉,“就”字真好。纪昀:王、孟诗大段相近,而体格又自微别。王清而远,孟清而切。学王不成,流为空腔;学孟不成,流为浅语。如此诗之自然冲淡,初学遽躐等而效之,不为滑调不止也。

《唐诗近体》:通体朴实,而语意清妙。

 头条推荐

关注王和尚,一起读唐诗

不拜师 不收徒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唐朝的穷诗人与富诗人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诗选评
吴夏平 黄静:孟浩然“无官受黜”故事形成与演变的史源性考察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田园诗人代表人物4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