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天的青海湖


散文/辛茜 摄影/玉竹
一个人半生的愿望是什么呢?夏季过去,秋天来临,金碧辉煌的富贵之色在草原上渐渐消失,人们最容易想起来的就是这个问题。
可草原能回答你吗?
很多年前,青海湖流域河流密集、草木葳蕤、林深浩渺,仙女似的鸟儿、蝴蝶四处飞舞。人们闲居理气,拂觞鸣琴,畅神野趣,过着神仙似的生活。然万物轮回、气象更迭,自然之变化奇妙无穷。可尽管如此,青海湖依然用阳光、蓝天、河流这些自然之气,调和着独有的景致。
10月后,旅游的过客匆匆离去,欢腾了一夏的候鸟远赴他乡。白云翻滚、草木见黄,只有蓝色的湖水波澜不惊、宁静淡远,与蓝天相伴。牧人们更是心如止水、安详平和,任由思绪随云朵飘向远方。
这是秋天的安顿,也是一年中享受安宁的极好时光。
青稞磨成粉,收进了帐房,装酥油的“加木热”堆在角落里。行吟的歌手弹着“扎姆捏”四处游唱,赞颂英雄,表达爱情。黄昏临近,男人默默地坐在火炉边,身心被日子、牛羊、草原和天空占据,懒洋洋的,女人们则里里外外、井井有条地忙碌着。
 漫长的冬天就在眼前,草地变得坚实硬朗,萧瑟的风呜呜吹过,可生活在湖畔的人并不担忧,草原人的心太大了,大得能容下千丘万壑、世相更新,秋的夜来风霜、冬的冰雪严寒。秋天,虽有不堪的惆怅。可是,秋天疏朗开阔、从容豁达,其神、其灵、其韵,反而成就了青海湖固有的宁静致远,如人格的高与洁,自有脱俗、质朴、平静的风韵。

清晨,红色霞光使湖面微红,牛奶的甜味与雾一样弥漫在空中。静静站立、默默凝视中,青海湖的神情,让人很难揣度。在它面前,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亦然变得黯淡,微弱渺小。但是,你又是否会真的放弃沉郁已久的各种欲望,超离凡尘,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草原依旧不能回答你,唯有你的心,唯有你自己才能救助你自己,让生存归于永恒。
300年前,湖畔曾经留下过一个人孤独无依、迷惘踯躅的身影。那是仓央嘉措,离我们既遥远又亲近的诗人。他一生短暂,为我们留下了60多首传扬在草原上的情诗和扑朔迷离的身世,也留下了与这片湖水,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有人说他被处死在青海湖畔;有人说他还俗于青海湖畔,成了牧羊人;又有人说,他在逃亡途中,被青海湖打动,在心心所念的“理塘”,驾仙鹤西去,氤氲在碧水蓝天中!
多年后,西部歌王王洛宾在大湖北岸金银滩草原,因与千户之女卓玛的一段情缘,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充满深情别恋的旷古绝唱。晚年时,王洛宾来到金银滩,想再见见卓玛。可他没能如愿,一切和从前不一样了,只有这首歌曲,一直像鲜花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芬芳,回荡在草原上。
哲人们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内心的宁静。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青海湖湖心偏南,距南岸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貌似海螺,又似一枚长叶的小岛海心山。山体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略呈乳白色。一年四季有别,各有美意,犹如一叶扁舟静卧于天水间。

海心山四周环水,远离尘世,千百年来与尘世隔绝。可汉代时,却有僧人于冰合时出海取一年之粮而入居,在岛上修行,整年不复出。自藏传佛教名僧夏嘎巴活佛在海心山苦修之后,海心山在教徒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神圣。在海心山修行一天,相当于在其他地方修行7天,故而,更多的修行者来到海心山,期望自己在岛上苦修、祷告、守斋的日子,能让普天下蒙受精神苦难的人脱离苦恼,保持心地明净,成为幸福的人。
古代有诗云:“一片白银浮白雪,无人知是海心山。”有多少人知道,这茫茫湖水中,还有这样一处清幽静心,安顿心灵的地方。
青海湖东北岸的沙岛,也是秋天的好去处。那是生长着芦苇、马莲,离湖水不远,还有淡水、月牙湖、太阳湖的地方。秋风荡漾时,湖水涟漪、沙丘泛金,黄绿色的芦苇随风摇曳,一只只渔鸥脚步轻柔,站在芦苇湖厚厚的苔藓上,像一位仙子梳理着羽毛。我一直以为,沙岛的秋天最美,阳光、沙滩、芦苇和淡水湖所蕴含的生命迹象,甚至沙漠中生存的小蜥蜴,都足以使我们感受和理解生命的本质。
正午之后,秋天的原野厚重丰满,像一位露出倦怠之色的美妇,随着湖水的从容而从容,宁静而宁静。此时,草木微吟低唱,满身秋华,不再惊慌的珍禽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终于得以在湖水边缘,有沙漠的地方来往觅食,早出晚归。这些因栖息地破碎、种群分割、基因交换困难等诸多问题,仅衍息在青海湖南山、湖东地区,数量极少,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之所以会生活在这里,不至于完全消亡,是因为湖东种羊场与小北湖一带的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人迹罕至,无形中,成了普氏原羚的避难所。
说起来,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湖水中唯一的水生生物青海湖裸鲤和雪豹、藏野驴、黑颈鹤、玉带海雕、野牦牛才是青海湖真正的主人,唯有它们才能以自然之性,天地造化之功,使这片美丽而广阔的湿地,永远保持新鲜旺盛的活力,并以它自身的生存智慧,成就青海湖流域丰富的草原文化,诗性般洒脱的魅力。
也许,自然生命的生存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的生存却必须依附多样化的生物物种。希望人类能够在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的恶化,会加剧人的心灵生态被影响、被物化的严峻现实后,将生存问题从狭隘的人类自身,扩展到地球上互为依存的所有物种,深切地体会到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真实含义。
秋天的青海湖幽雅、超脱,像天空中飘动的云,舒展、自由、飘逸,这是一种命定的美。忘我,却并不忧伤。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篇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茜:秋天的青海湖
摄影丨子鹭 到青海湖畔,让心飞扬
库库淖尔.青色之海放飞蔚蓝遐想
青海湖你还好吗?
青海湖游记
我的2018之九:是海不是海,浪漫青海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