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场需求究竟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创造出来的?(下)

文 / 姚小涛

尽管任何一个企业的新产品均是技术与需求对接混合的产物,但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哪一个为主作为驱动模式或许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究竟应该选择需求发现为主来驱动还是技术进步来驱动(需求创造驱动型)?你是希望主要以技术进步为源头发起企业产品创新活动,还是仅以直接发现市场需求为源头发起企业产品创新活动呢?如果想要引领潮流,不被市场所淘汰,可能采取技术进步驱动为主的模式更好一些,尤其是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创造产品与需求是王道;如果技术与研发力量较弱,或者生产的是相对传统一些的产品,那么以发现需求、对接需求为主来驱动产品创新可能更实际一些。

进一步来看,不同驱动模式下具体的经营管理操作逻辑也是有所差别的:技术进步驱动型(需求创造驱动型)模式下,推出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不应太长太平缓,而应比较短,有时候需要人为压缩甚至快要进入到后半程时主动推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以新产品来替代以继续占领市场;而需求发现驱动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可以人为适当延长,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较低的价格、增加功能等措施,延长产品在市场上存在的周期,从而弥补自己在研发与技术上面的不足。但是,在目前技术进步整体性加快的大背景下,后一种模式也需要掌握在一定限度内,不可忽视技术更新迭代工作的重要性。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对这种现象有所感受,例如家中装修后,没过多久,有的灯泡、浴室用件等损坏,需要更换时,可能竟然会发现很难找到同样规格的产品了,因为产品都更新换代了。中国时下许多行业、许多领域中的这种现象均不少见,产品与服务的更新换代速度普遍大幅提升。对企业而言,技术与研发即使在需求发现驱动模式为主的情况下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之间的优劣势差别并非特别显著,在现实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纯粹的创造需求或绝对的发现需求驱动模式均难以提供足够的市场优势,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某种模式为主的两者的混合模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紧抓与企业之外的技术与需求环境对接工作之外,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的联动尤其值得强调。企业应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分别作战的不同单元的简单组合而存在,否则将会面临极大的发展挑战。但是,如果以更完整的系统来理解的话,上述工作不仅仅是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的联动,还需要考虑进来生产部门的密切参与。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达夫特在其经典教材中(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王凤彬、石云鸣、张秀萍、刘松博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2版,2017年),关于产品创新中组织内部协调机制的观点加以进一步的理解。

达夫特指出(参见图1),当企业要开展产品的创新时,一般内部与此相关最为核心的部门有三个:市场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需要这三个部门紧密的合作与互动。例如研发部门对接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动向,将最新的可用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借助新技术展开产品研发工作,而市场部门对接市场中的顾客需求,发现、了解需求,将需求传递到企业中来,依此提出产品开发的初步要求,这两个部门各自将其工作相互对接,协调一致达成共识,形成既被市场认同又具有技术先进性的产品原型之后,产品推出还需要在生产部门得以落实,需要生产部门能够以较低成本、品质稳定地大规模生产出来,否则这种产品原型需要重新构建,或者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技术提升。不论怎样,只有当上述三个部门都达成共识与联动机制时,产品创新才能在企业内部得以完成,最后才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离开这三个部门中的任何一个部门的联动,产品创新都难以最终成功。

注:图1源于并编辑自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王凤彬、石云鸣、张秀萍、刘松博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2版,2017年,第47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诺3分钟:技术没突破,就很难实现新需求?
技术对接场景,打破创新窘境
蚂蚁探讨|办企业的六句要诀
大数据就是泡沫!除了报表和取数,它还能干啥?
老板最需要的HR应具备这三种能力
“芯”急!工信部出手破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