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臂丛神经的MRI检查

     

我是柳桂勇!

我在MR技术培训工作室

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学习MR,欢迎大家加入!

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不要懒惰,不要任何理由的懒惰!    



 

此文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进行任何转载!









臂丛神经的MRI检查



一.机型、线圈、体位

  1. Siemens 3.0T Skyra

  2. 头颈线圈

  3.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下颌紧收,将头部稍垫高以保持颈椎处于相对较直的状态,定位指示灯置于下颌下缘。



二.序列

  1.  localizer

  2.  T2-haste-cor-sag-tra

  3.  T2-STIR-cor

  4.  T1-TSE-cor

  5.  T2 spc STIR cor large -FOV440

  6.  ----contrast------

  7.  T2 spc STIR cor large -FOV440




三,定位

臂丛神经冠状位定位

在矢状位上,定位线平行于C4-T1后缘平行,前面包括椎体前缘,后面包含椎管后缘。轴位上与颈椎横轴方向平行,扫描范围从第四颈椎上缘到第二胸椎下缘水平。




四.序列分析


1.T2-STIR-cor

 TR=4500ms,TE=37.0ms,FOV=380mmX380mm,层厚=4.0mm,层间距=0.4mm,层数:20层,TI=220ms,Turbo factor=8,Echo trains per slice=26,FA=160°,相位编码方向:F-H,Averages=1,

   此序列本质为快速反转恢复序列,在此被应用于重T2的脂肪抑制,其中神经和脑脊液显示高信号,肌肉显示较低信号,通过STIR进行脂肪抑制,椎管外臂丛神经表现为周边高信号,中心低信号条索状形态,周边组织被抑制而呈现低信号,对液体含量变化比较敏感,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神经自身的病理状态,清晰的显示节后神经。

  臂丛神经T2WI脂肪抑制图像

a:应用T2 STIR cor采集;图b:应用T2 Dixon cor,采用Mip Thin15mm)后处理得到上述图像,二者图像基本类似,但图b背景抑制比图a较佳。

2.T2 spc STIR cor large -FOV440    

TR=4000ms,TE=193ms,FOV=440mmX399mm,层厚=1.2mm,层数:3D一组80层,Average=1.4,准备脉冲IR,TI=220ms,Slice partial Fourier=6/8,Turbo factor=150,相位编码方向:F-H。

   此序列为SPACE序列,其相关介绍可查看上一节“颈部血管的MRI检查技术”。在此进行T2WI扫描,其回波链长度达到了150,但是由于SPACE序列采用可变的翻转角,虽然回波链较长,但是其T2衰减效应不明显,极大的提高了采集效率。此外序列还采用了STIR的脂肪抑制技术,能够获得更均匀的压脂效果和较高的T2对比度,并实现大范围脂肪抑制成像。

图a为SPACE STIR平扫,臂丛神经周围存在血管及淋巴结背景信号干扰。

图b为SPACE STIR增强,臂丛神经周围存在的血管及淋巴背景信号干扰基本消失。




五.涉及知识点

T2负性对比增强效应

    常见的增强序列都是T1WI加脂肪抑制,而序列7却是T2WI加脂肪抑制,其本质是利用了Gd-DTPA的T2负性对比增强效应。原理就是注射Gd-DTPA2-3min后,对比剂到达颈部后,缩短T2(T2*)值,故信号降低。而脑脊液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无任何对比剂,其信号并无衰减,因此臂丛神经鞘管(高信号)在颈部软组织(低信号)中能够突出显示。



本节主要讲解的是臂丛神经的MR检查技术及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补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臂丛神经
选择性三维臂丛神经成像的正确打开方式
臂丛神经MR扫描技术
光纤磁共振扫描规范—髋关节和骶髂关节
MRI常用序列说明
[Q&A]常见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