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叉院学姐跟你聊聊人生】我的前三年和这半年——从HF到THU
我的前三年和这半年

从HF到THU
谢倩,15届奥班数学组女神一枚。高二即进入省队,被清华签约降至一本线录取。现就读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

接到写情系母校文章的任务后,我就一直在想写些什么。刚好思修课布置了期末作业个人成长总结——从中学到大学,我想不如我就谈谈我在来到清华半年后所感受到的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的不同。

专业
1


相信没有哪个人不在上大学之前为报哪个专业而苦恼,我也一样。更何况我在高二上学期就和清华签约了一本线,就开始面对选专业的问题。在那之前,数学竞赛的经历和对数学的兴趣让我坚定学数学专业的想法,而且目标是北大数院(我觉得清北各具特色,没有必要互黑)。或许是和清华更有缘分吧,阴差阳错地与清华签约了,还是自动化专业。后来的一年内,我就一直在纠结我究竟要不要换专业。我渐渐发现了我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兴趣,尤其是人工智能。而自动化专业也与人工智能相关,但是我又觉得自己并不想也不适合学工科。至于数学,我对她的爱永远不会变,就是现在我还是热衷于选各种培养方案外的数学课。但是我发现我只想把数学作为我的兴趣,不想把它作为我的专业和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不过有一点我很确定,我学的专业一定和数学相关,我虽然还没想清楚自己想学哪一个专业,但是我很清楚自己不想学什么专业。从高二到高三的时间里,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也向很多学长学姐打听。在那段时间里,我听过几次“姚班”这个词,比如陈晓奇学长在返校宣讲会上介绍过,又比如我妈加的上一级的清华家长群中有一位妈妈的儿子是国际信息学金牌,后来考到姚班。我开始没有在意,后来开始关注姚班的信息,浏览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网站,看到里面的课程,发现这就是我想学的。差不多到高三结束,我确定我要读理论计算机科学,我要参加清华的二次招生,我要进姚班。

课程
2


大学不像中学一样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什么都要学,必修课都是围绕自己专业的。总的来说,我现在每天面对的学科只有三个——数学、计算机、英语,当然经常要写写文章也算是面对语文吧。所以我觉得选择专业一定要看自己适应哪门学科的思维。虽然很多人觉得我学的课程很难,但是我看李静慧的医学实验班的课程名都头痛。相对生物化学一类的课程来说,我更愿意也更擅长我现在学的这些东西。而我感觉李静慧在医学实验班里如鱼得水,她很适应生物和化学的学科思维。
大学不像中学一样课表是固定的,除了必修课以外,选哪门课都可以自己决定,就是必修课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老师。每个人的课表都不一样,可以任性地选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选那些水过的。刚刚我们才经历了下学期选课的填报志愿的阶段,看到好多人都花了很大功夫研究选课。大多数人一学期会报20多学分,但是我上学期作死地报了31学分,其中有两门培养方案外的课程,一门是计算机系的程序设计基础,由于没有编程基础,这门课又非常虐(四次考试,信息学竞赛大神出考题和作业题,魔方大作业),我学这门课还挺吃力的,也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另一门是数学系的随机数学方法,这门课要求先修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但我比其他人提前两年上这门课,前两章还是高中的概率和统计,后面就开始各种二元积分了,对我来说还是不小的挑战。我发现在大学里基础还挺重要的,以前有信息学竞赛基础的人学我们的专业课计算机入门(就是介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和程序设计基础(C++)就学得又好又轻松。我初一就把信息学竞赛放弃了,现在都有点后悔为什么当初没坚持下来,不过那时我确实对编程没兴趣。其实我觉得对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兴趣,只要开始去做都不算晚。至于数学,中学竞赛和大学数学可以说几乎完全不搭边,谈不上什么基础,但是我想竞赛经历可能会提升我对数学的领悟力,毕竟数学赋予我的最重要的方面不是定理和技巧,而是思维。
大学里学的内容很多,而且复杂又抽象,不像中学关注很多细枝末节。很多时候只需把握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大学老师也常说上课的内容不一定考试会考,考试考的也不一定是上课学的。


作业
3


大学里作业也不像中学那样固定的量,固定的时间,都是由各个老师决定的。有时是书面提交,有时是在网上提交。我们习惯把作业截止时间称作ddl(deadline),你可以选择ddl前的任何时间做,这点看上去是比中学自由的。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赶在ddl前完成的,除了拖延症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外,忙不过来也使我不得不赶在最后一刻。其实在大学里我感觉ddl是非常多的,而且有可能不记得时间,需要有效管理ddl。我们还常说ddl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的状态常常就是赶完一个ddl接着赶下一个。
大学的作业也不像中学那样做做练习册上的习题那么简单,会有很多大作业,比如英语课的presentation(四人小组编排一段话剧),程设课的魔方大作业(编一段程序实现复原魔方的六面),这些大作业要求小组合作,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社工
4


在中学里我的社会工作经历几乎为0,因为那个时候脑子里只想着学习这一件事,而且也对社会工作不大感兴趣。大学里我参加了班干部的竞选,结果落选了,百团大战时去话剧社和军乐社面试也都落选了。后来从张乐遥学姐那里听说了粤协,就是广东人在清华的组织,我想不如就加粤协吧,都是自己人,也可以一起玩一起工作。我就加入了张乐遥学姐负责的项目部,我们部门有三大项目——粤歌赛、粤语班、早茶社。这学期我负责了粤语班的微信推送和一次早茶活动的带队,也参与了粤协的年会等其他的内部活动。通过粤协认识了很多人,也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
这学期我还报名了门萨的考试,通过考试后我加入了门萨中国的SIGHT部,这是一个为到别的地方旅行的门萨会员提供旅行信息和接待服务的部门,在国外非常出名和成熟,但在中国,我们只是一个刚刚成立的部门,目前只有四个人。在一个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其他三个大学生一起完成了很多诸如翻译、设计表格和流程、制作文件等工作。在这个部门里我们通过网络联系团队合作,把这个部门建设起来。虽然我也为此花了不少时间,但是收获了很多工作能力。
还有就是这次情系母校的活动,我是视频的负责人,从设计视频的内容到统筹安排15个人的拍摄时间和地点,再到拍摄时又当导演又当编剧又当主演,对我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但是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管理能力。
总之,无论是学习时面对的一个个大作业还是在做社会工作时面对的一项项大工程,都让我感受到大学的“大”字体现在我们做的是大事情,而这些大事情又是靠一点点的小努力,一步步完成的。


活动
5


来到清华后,我感觉生活不像中学那样单调,每天到同一间教室,和一样的同学一起上着不变的那几门课,然后晚上回家自习。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我每天都会刷剧,周末还会找广州甚至市外的地方游玩。至少这个学期,我觉得每天都充满新鲜感。清华的活动是很丰富的,我觉得清华满足了我对大学的所有想象。我听过几次讲座,比如门萨的宣讲(听完后我就去报名了),阿里巴巴副总裁主讲的时代论坛,微软、大疆的宣传会,商汤科技创始人、六个创业者的分享会还有邀请了几位图灵奖获得者的“人工智能,潜力无限”21世纪计算大会。我还在六个创业者的italk上抽中了一部kindle阅读器。我也在清华的新清华学堂和蒙民伟音乐厅听过几次音乐会和看过几次话剧。11月12日的男生节,我们班四个女生也为男生挂横幅、买早餐、买蛋糕、写贺卡、叠玫瑰、送礼物。以前在华附觉得活动很多,也总有各种节。现在更是感觉天天像过节。我们班级也组织了聚餐、狼人、真人CS等活动。
这些活动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体会了很多乐趣,增长了很多见识,但同时也让我的生活更加忙碌,我有的时候连作业都来不及做,所以我压缩了我的睡眠时间,也不会像舍友那样在周末刷剧、看课外书。纯粹的休息时间减少了,不过因为参加活动也可以让我得到放松和乐趣,也算是另一种休息方式吧。


我现在的生活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忙”,每周都在想忙完这段时间是不是就可以闲下来了,结果可能更忙。不过真的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像打鸡血一样,刚上床就可以睡着。我有的时候也为自己可以坚持下来,可以做这么多事情而惊讶,不过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来清华就是发现自己的各种可能。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真的有很大变化,进入了大学意味着踏上了一段新的人生征程,迎接我们的是未知、惊喜、潜力和挑战。
不知不觉就码了那么多字,真是思如泉涌,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之前一直都在朝前看,都在想下一步该做什么,还没有机会回头看,这次真的是一个契机可以让我回顾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是这样提前跑进清华北大的
清华教授: 我为什么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大学都开“写作课”?|文化纵横
没有拖延症的大学生活有多爽?
大学先修课,中学名校比拼新看点!十一学校为啥成为CAP考试“牛校”| 动向
专访 | 丘成桐:全力以赴建设中国“学术特区”
一位美高学长告诉你开学前需要知道的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