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斯说话】写简体就算“硬伤”? ■斯舜威




写简体就算“硬伤”?


■斯舜威


  不久前到音乐学院参加音乐家和书画家联谊活动,先听音乐会,而后进行书画创作。用于书画创作的时间比较紧张,我匆匆忙忙写了几幅与音乐相关的条幅,比如“余音绕梁”“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微妙圆通”等,仓促而就,不尽理想。发微信后,一位远方朋友好心指出“余”写错了,是“硬伤”,“余音绕梁”应为“餘”,而“余”作姓或指本人。我诚恳表示谢意,并表示将重写。确实,如果写繁体,“余音绕梁”应该写成“餘音繞梁”。 

  我不得不承认,包括我在内的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知识分子,对古典文化的基础教育是欠缺的,连最起码的繁体字知识也先天不足。现在的文人,对民国那一代文人实难望其项背,不说别的,单说文字学这方面的功夫就远远比不上。作为书法家,又离不开繁体字,因而只能“补课”,谁“补课”功夫深,知道的就多一点,谁“补课”功夫浅,知道的就少一点。现在最大的问题,倒还不是书法家写简体字,而是为了写繁体字而写繁体字,又把不该繁的也繁了,以致出现“硬伤”。特别是电脑有繁简转换功能,有时图省事,依赖电脑,就容易出问题,把不该简的也简了。比如网上经常吐糟一些地方的碑刻错字连连,说是某地的一位有心人看到一块碑刻错字不少,多次“上访”要求纠正错误。我看了一下,大都是“繁简转换”出错,把不该繁的繁了,如将“余”姓或指本人的“余”写成“餘”,把“王后”写成“王後”之类。

  事实上,汉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字系统,不但有繁简之分,更有本作、曾作、后作、俗作、异体、通假等之别,同一个字可能有不同的用法,甚至不同的读音,有时可繁,有时不可繁,一个人穷尽一生之力,也难以将其彻底搞明白。有时我们理直气壮批评别人,殊不知别人并没有错,至少是有所本的。比如,持续畅销的《故宫日歴》,几年前就被人公开批评,认为“歴”字出错,应改为“曆”。然而,故宫我行我素,今年依然是《故宫日歴》。《咬文嚼字》主编“咬”住不放,故宫不得不作出回应,原来,“歴”是出现较早、含义较广的古字,虽然后来分化出了“曆”专用于表历法之意,但以“歴”代“曆”仍不为错。而“歴”在汉唐之间常写作

,现《故宫日歴》封面用字,也是沿用1935年版《故宫日歴》封面上的汉隶碑拓集字,并非错别字。

  当然,这不能成为我们忽视文字学知识的一个理由,特别是书法家,书写对象、表达媒介就是文字,对文字学就更应该有所了解,即使不能了解全部,但也必须了解你所要书写的,特别是尽量要避免“硬伤”。

  我们对汉字繁简问题可以探讨的范围比较宽,比如,当代书法是否必须用繁体字?是否不用繁体便是“硬伤”?是否可以用简体?或者繁简交杂?我个人认为,书法书写有一个约定俗成和临帖传承的问题,能用繁体,尽量用繁体,但也用不着一味求繁,在没有搞懂之前,宁简勿繁。只要“简体”是权威性汉语字典所收录的,就不能认定“错”。至于“硬伤”的界定,应该是:不该繁的繁了,出了错,是“硬伤”,可繁可简的用了“简”,就不在“硬伤”之列。

  记得前些年有人曾撰文,“钱钟书”的“钟”应作“锺”,“钟”是“硬伤”。诚然,钱先生的姓名原本确为“钱锺书”,但现在出版物上“钱钟书”已经非常普遍,大家也已经接受,再认为“钱钟书”是“硬伤”,就不妥了。“台”亦如此,同样是用作地名,“天台”的“台”不能作“臺”,而“台湾”的正式繁体是“臺灣”,但现在港澳台地区通用的写法是“台灣”,也已约定俗成了。

  因为一个“余”字,引出一篇文章,并非为自己寻找辩护的理由,而是觉得繁简问题有普遍性,提出来供大家讨论讨论,见仁见智,大有好处。对那位远方朋友的意见,我还是虚心接受的,方便时会重写一幅“餘音繞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家先过好识字关
汉字简体好还是繁体好——有继承的合理简化,酌情使用一些繁体字
写春联用简体好,还是繁体好?
汉字繁与简 相对照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表音功能」
繁简与统一——观《史说汉字》想到的
裘锡圭: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