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商古籍《计然七策》,文子亲传,范蠡活用,学会将财满天下!
userphoto

2024.06.20 广东

关注

说起经商,计然好像不是个太有名的人,但是他有个学生人尽皆之,就是我们熟知的商道始祖范蠡。人们喜欢称之为“陶朱公”。


范蠡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在起,成为春秋霸主,雄屹天下,在政治生涯上达到颠峰。

后半生急流勇退,与西施泛舟江湖之上,退隐从商,三度富甲天下,财富巨万,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之际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生,青史流名,万世敬仰!被世人奉为“文财神”“千秋商圣”。

《北史》萧大圜云:“留侯追踪于松子,陶朱成术于辛文。”

意思是说,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在功成之后,以追随赤松子之游的名义而归隐身退,陶朱公范蠡之所以能够走向成功,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这些内势根基,但又何尝不是得益于自己的导师——计然呢。

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范蠡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说,他给勾践出的这些计谋,都来出于自己的老师计然。史记载,计然南游吴越时,收越国大夫范蠡为徒,授范蠡七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实行他老师计然子所教的七策,范蠡只用了其中五策,便稳定了国际形势,使越国强盛了“修三十年,国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越国也灭掉吴国,报仇雪恨,使越国一度称霸中原。  

且让鱼儿对计然的个人履历做一个简单介绍吧。

计然为范蠡之师

《太平御览》中的“计然传”是这样记载的:
计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著。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

计然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计然并不是真实姓名,而是取善于计算运筹的意思。他本姓辛,名钘,字文子 ,又称计倪 、计研  ,号计然、渔父,其祖先是晋国的公子,后来流落到了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   ,计然应该就是出生在宋国的。要是给他登记个人身份信息,在籍贯一栏应该写晋国,在现住址一栏应该写宋国。

计然人虽然长得平庸憨厚,但自小非常好学,通览群书。就像人们常说的大智者若愚。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传说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算计,有精算师的资质,放到现在,妥妥的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


相传他是老子的高足,道家祖师爷,被尊为太乙玄师,著有《万物录》 《文子》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传曰:“姓辛,……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范蠡生于老子之后约四、五十年,计然正好处在老子和范蠡之间。

计然,不但深得老信任,也深得老子真传。他将老子道学思想为总纲,又游学各地,巧妙地将各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天道、人道相结合。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遂别生新义,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老师,故而在老子门下众弟子中得道尤高。王充在《论衡·自然》中极尽赞誉之词:“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对他大加赞赏,推崇备至。洪迈则认为先贤孟子的思想来源受《文子》影响:“孟子曰:' 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 ’予读《文子》,其书有云:' 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 ’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容斋笔记·杯水救车薪》)

不过此人品行刚直,不愿意出仕为官,只喜欢纵情山水,过着隐逸云游的生活。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因为他经常遨游山海湖泽,因此又号称渔父。

据说,计然游历到越国时,机缘巧合与范蠡相识,彼此投缘。他收范蠡为徒,留下“计然七策”,范蠡用其五而灭吴国。


《史记·货殖列传》记述说:越王勾践在经历了公元前494年的吴越战争,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而被迫屈辱称臣之后,立志要复兴越国,“乃用范蠡、计然。”计然向越王勾践献计献策,对越国的复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计然献七条强越之策

《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计然之策”是这样记载的:
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未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计然提出了七项经商技巧,史称计然七策,即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治国方略,发展国民经济。历来被奉为“货殖”圣经(中国人的财富之道)。按《货殖列传》所载,计然俨然是一位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第一策是需求与经济周期匹配论: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这是典型的要适应市场需求而生产商品的思想。“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也”。意思是要摸清货物的生产季节和社会需求,搞清天下货物的供需行情。农业生产,一般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一次大饥荒。顺应万事万物规律,干旱时先预备船,水涝时预备车。”

计然还向勾践谈了具体的办法,他说:“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旱年应多备舟船,水灾之年多备车辆。

第二策是税收调控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是认为粮食价格过低会伤害农民的利益,过高又会伤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如果工商业者的利益受到伤害,会使工商业者受损而影响社会财富的生产与流通;如果农民的利益受到伤害,则农业生产就会荒废。因此,计然的方针是“平籴齐物,农末俱利”。他说:“夫粜,二十伤农,九十病末”,这里虽没有提及谷物和价格的计算单位,但也不妨碍我们对其基本意思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如每(石)谷物只粜二十钱,会造成谷贱伤农的后果;如每(石)谷物粜九十钱,会造成因谷价高昂,而使工商户吃亏的后果。工商业者受到损失,就可能出现无制造和贩运货物的人;农夫受到损失,则会出现无人开辟田地种植五谷的情况。所以他主张通过平籴,控制谷物价格,使谷物价格上(即贵)不过八十,下(即贱)不减(不低于)三十,在国家控制的价格幅度内浮动,对农民与工商业者都有利。粮食价格平抑、稳定了,其他商品的价格也会趋于平稳,这样一来,市场就会繁荣而供应充足。由此可见,平抑与稳定粮食价格,实为平抑物价的根本。

第三策是财富增值论: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这是强调要大力发展商业。越国地理位置优越,北有吴国,西有楚国,南边是百越,正是经商买卖的绝佳之地。其次,做生意的收入,可比农业生产来得快多了。因此,计然的方针是“务完物,无息币”,钱也好,货也好,'藏’而不用是不能生财的。只有让'钱币欲其行如流水’,流转起来,才能致富。总之,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加快资金货物贸易周转速度。其次,一定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力争做到不去支付因滞销而积压的产品。

无息币:金钱永不眠。只有现代金融业才真正做到全球范围、各种货币、全部资金的“无息币”,现代全球金融系统就是每时每刻都在“钱生钱”。

第四策是贸易时机论: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囤货备货,一定要准备那些完好的、容易保存的货物,而容易易腐化的商品,如水果、鱼肉等要追求销售的速度,力求薄利多销,不能贪图高利而惜售。如果延误时间,发霉、腐烂,那就会造成巨大的亏损。

第五策是价值判断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价格高低由供需关系决定。供应多于需求,物品就便宜;供应少于需求,物品就昂贵。

第六策是物极必反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计然对物品价值的观点抛弃了传统的静态价值论,即物有等差的观念,而是以供求关系,乃至心理的动态关系来看待物品的价值。一个物品贵到顶点,就反而会便宜;便宜到极点,又会价格回升。

农产品的价格决定农民种植数量,就是符合这条规律。比如,粮食价格高,种田的人就多,等粮食供应到最高点,即供过于求的时候,粮食价格就会下跌。反之,物品价格低,生产者就越来越少,少到低于需求量,物品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暴涨。其他类产品原理与此类似。

第七策是现金为王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要注意行情的变化及价格涨落的规律。任何商品的价格涨到极点就必定回落,而落到极点又必定会回升。物价高涨的时候,立刻出手,将其视如粪土。而物价跌得一塌糊涂时,赶紧当珠宝一样及时买进。

计然这一番顺天应时、趋时而变的财富生成术,将农业社会生产与流通的运行规律和财富增值规则阐述的淋漓尽致。

勾践听了计然的话,说:吾以谋士效实、人尽其智,而士有未尽进辞有益寡人也。计然说:范蠡明而知内,文种远以见外,愿王请大夫种与深议,则霸王之术在矣。勾践认为群臣不给力,计然点评了范蠡、文种的长项,特别推荐勾践向文种咨询霸术。著名的文种九计于是出炉。

按照计然的这套政策,发展了十年,楚国果然国富兵强。

范蠡后来经商,用的就是计然的思想。计然是当之无愧的中华商祖,范蠡即陶朱公,是第一个将计然的思想发扬光大的人,称之为商圣是准确的。

计然之策据前都是经济理论,计然的思想当不止上述之经济。与经济思想相关的是天下物产的情况,黄奭辑《范子计然》曰:“墨出三辅,上价石百六十,中三十,下十。秦椒出陇西天水,细者善。人参出上党,状如人者善。黄莲出蜀都,黄肥坚者善。”范蠡传世则有《养鱼经》。从上可知计然、范蠡对经商和物产的知识都是非常丰富的。

《史记·货殖列传》曰:“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汉书·货殖列传》则曰:“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国,吾欲施之家。”不论计然之策几,反正是多而未用完,而功已成。范蠡将计然的经济学思想用之于家,难怪可以“三致千金”。

计然的思想还包括阴阳五行学说。黄奭辑《范子计然》曰:“天者,阳也,规也。地者,阴也,矩也。夫地有五土之宜,各有高下。日者,寸也。月者,尺也。尺者,纪度而成数也。寸者,制万物阴阳之短长也。”

计然说: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凡人生或老、或弱、或强、或怯。不早备生,不能相葬。兴师者必先蓄积食、钱、布帛。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
计然在《越绝书》中称计倪,其思想都包含在《计倪内经第五》中,上述《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于计然的论述,实际是《计倪内经第五》中的节略。从《计倪内经第五》中看计然的思想,基本不出富国之经济和阴阳五行之学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蠡成熟商业思想
明哲保身的人生智慧
商贾传奇(五)致富宝典
陶朱奇才商经 范蠡 商圣名实
商圣范蠡经商致富的四大“不传之秘”
经商不让陶朱富,货殖当属子贡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