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且听“朱氏高论”
  • 发布日期: 2011-01-12 00:00
  • 作者:燕赵剑客

几天之前,俺去深圳拜访了被称为“中国最牛的大学校长”,高校教改“勇敢践行者”朱清时。朱清时是化学家,身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为什么我们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他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朱氏高论”,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1963年,朱清时从成都13中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那只是一所普通中学,却培养出了两名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和陈霖。他的分数不算高,460多分。其中,最高分是数学,93分,物理79分。按现在的高考,普通重点线都比他那时的分数高。可是,他们上完课只复习一个月就高考了。他说,老师也没训练我们如何应对高考,就是自然而然地考了460多分。

他在多种场合大声疾呼:高分压力扼杀优秀人才,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年春天,南方科大拟从高中二年级学生中自主招收学员。

为什么要招高二学生呢?“朱氏高论”自有道理——现在的高中课程,在高二就完成了。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们要被“强化训练”一年。这种“强化”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浪费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让很多人不理解。少年班的学生要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朱清时说,记得我小时候,农民种地不施化肥,亩产四五百斤。后来施化肥,亩产提高到五六百斤。但是,过度施肥,亩产就很难再提高了。而且,土壤板结,把土地搞坏了,损失更大。我们从高二学生中自主招生,就是想保护孩子免受这种摧残。

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一切只看成绩,非常浮躁,这样的环境和土壤是无法培养出大师的。甚至一些有可能成为大师的“苗子”也会被扼杀。

朱清时还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中学时他梦想当一名科学家,他崇拜牛顿、爱因斯坦,还有法国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伽罗华在上中学时,就解决了一个数学家们600多年都无法解决的数学难题……伽罗华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奇特,发明了一种概念叫“群论”。

朱清时说,伽罗华对我影响很大。为什么他知识那么少,却解决了许多大科学家没解决的难题?就是他的知识恰到好处。不多,但该有的都有了。太少,不够用;太多,可能被束缚。他的特长是思维能力特别强,能拐许多弯儿,思维深度很深……就是他的数学天赋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发挥和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奇才——伽罗华四
数学天才——伽罗华
数学大师——潘承洞
伽罗华
天才伽罗华
人才成长规律大揭秘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