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修行人看的《道德经》第四章:道的本来面目

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吕祖说此章为见道之实,即见道了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但从大家现在的修行来看,离见道还很远,那我们先按图索骥,来译一下吕祖对此章的解释,因为原文不好理解,我先白话一下,原文以图片形式附后。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当人悟了道了,即人与道合一,运化无穷,因生生不息而不自满,就像修行人应效法于天地,生降有序,更秩有常,这才是道的规律。

这个是结果,当下我们还不到,那当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群里的朋友常提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怎么修行?

《清静经》500字,《道德经》5000言,归结起来无非清静二字,只有清静才能见道。那什么是清静呢?

老子说,天清地浊,天动地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如人打坐,静下来,浊阴下降,清阳上升,肾水中生真火,心火下降又暖肾水,如此水火交融而生生不息。此即当下冲之用。此时不可自满,当守静。阴阳交互,识神不动,元神发现,如此入之门矣。

渊兮似万物之宗。

何为渊?此言道之深远,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样,得道便知。老子如此说,是告诉我们不能小有成就便骄傲自满,真正的大道正在后面。

吕祖这样说:

知宗,知万物者也,岂不渊乎?到此一步,不可效子路之勇,进得勇,而退心易生,勇进则用于心,使心劳而退念出;效颜子之默,不用于心而用于神。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此心调和,与日月同光,与大地同德,何锐可生,又何纷可有?

吕祖说:

一默,诸纷不能乱我之神、扰我之神、分我之心、散我之气、耗我之精,不乱、不扰、不分、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现,使我静内生光,才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奥,冲而用之,到冲的地步,才叫作和;人炼形如地,静寂不动,才叫作同其尘。尘,土也,地属坤,乃炼坤之质,从阴中求出点阳明之象,现而为光,光生则坤静,坤静则湛兮而成道,道非无,无而若存焉。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我,我可见我之源。

见道方知源,我已见到大道,知道了万物生化之源,那还有什么迷惑呢?

这一篇看了几天,总想用通俗的语言去描述,耐何修行有限,依旧难述其一,大家对照吕祖原文再好好理解一下吧!不到之处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附吕祖原译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韬光养晦,和光同尘(第四章 )
道德经:心为万物之源,能包罗万象,人生自有光芒
我解道德经:第四章
《玄女经四十九章》第35篇 占 预知未来
道德经 | 第四章: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周敦颐《通书》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