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氏太极拳“五步八法”的技击运用(二)
userphoto

2023.06.25 山西

关注
方与圆LYZ
首发
2023-6-24 12:58 · 来自河北
编辑整理:李永章
太极拳最早时称十三势,十三势包括太极拳技击最重要的八种劲法和五种步法,所以又称为“五步八法”。“五步八法”又是太极拳的基础劲法和基本技击方法。
八种劲法分别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种步法分别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又可简称“进、退、顾、盼、定”。武氏太极拳八法以“拥”劲为重,相互联系,互为依存,混搭使用,每一劲法都体现出太极阴阳之理,可变化出万千之法。五步以“中定”为重,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只有步随身换,才能保持步法灵活稳健。
十三势法又称为“八门五步”,这是因为它掌运八方、足踏五步。可是,有人为了增加太极拳的神秘感,往往把太极八法与奇门遁甲在古代军事中应用的八卦阵中的八门方位去一一对应,或者与八卦卦象一一对应,把五种步法与中国古代哲学用来说明世界万物形成的五行理论相对应,或者与中医学和占卜方面所用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相对应。我们认为这有些牵强或是故弄玄虚,对于推手的练习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拳彦说:“胸怀太极,手按八卦,足踏五行。”十分全面地概述了十三势法的作用和重要性,自太极拳形成以来,研习者无不在太极十三势法上痛下功夫。
一、八种劲法
(一)掤
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势称为掤。掤劲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粘黏力。掤劲含于体内,犹如周身充气。劲力浑圆向外,圆满而有张力,既可抵御和化解对方来力,又可从任意方向向对方发力。搭手之际,掤劲既可使对方的劲力不能达到我方实处,又与“松随”配合,使对方不能感觉我方劲力的收放与变化。同时,我方与对方肢体的接触点还能既不受对方之意气影响,又正好用意掤住对方劲根。
掤劲在太极拳劲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还是左旋右转,掤劲都不可丢。运用掤劲时应注意三点:第一是掤住对方,而不是与之相对抗。第二,掤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能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胸腹。第三,掤劲要贯彻敌进我退原则。此处的进退是指在保持身体与对方接触部位不脱节、劲力不懈的情况下,腰腿相应的协调运动。注意到这三点,即可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方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力,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将可能失去着力点,影响到身体平衡,进而受到我方的制衡。掤法既是进攻性技法,也具有较强的防守作用。
​(二)捋
在太极拳劲法中,将顺对方来势向侧方或后方的牵引称为捋。对方向我方掤或挤时,我方一手粘其腕,另一手粘其臂部,顺其前进之势在身体左侧或右侧顺肘的方向做斜线牵引,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再略加向旁侧的小力。如此,可使对方向其前方或侧前方倾倒。
运用捋劲的关键有三:一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且只可略微改变方向;二要抽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三要黏住对方腕肘,制住对方劲路,并防止对方因受捋而施用肩击胯打。运用中注意以上三点,再加上掌握好自己的稳定,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于被动。捋法是变被动为主动、变守为攻的技法。
(三)挤
在太极拳劲法中,凡是将手或手臂横于胸前并贴近对方向前推挤,使其失去运化能力的外推之势称为挤。即以手、手臂粘住对方身体,向前推掷。
挤劲是进攻之劲,其目的在于通过排挤对方,使其失去平衡并离开原来位置。运用挤劲应注意两点:一是在运用挤劲时,手臂向前推挤的力度要与全身的掤势之劲相互配合,也就是所谓的掤劲不丢。二是劲力要源自腰腿,尤其是后腿劲源要蓄足,周身要松沉,用腰胯前送发力,直向对方根部,这样才能发挥挤劲的强大威力。挤法是进攻性技法,也是破解采、捋的技法。
(四)按
在太极拳劲法中,将向下按向前推之势称为按。即用手下按之法抑制对方向前的攻击。
按劲是一种既要下压对方来力,又要粘随推掷而去的进攻方法。运用按劲要注意三点:一是手向下按压时要贯以全身的劲力。二是必须做到沉肩坠肘,松要坐胯,气往下沉。三是如果在手向下按压时,略向自身方向施加牵引,就可使对方身体倾斜,甚至被拔根。要求做到这三点,都是为向前发放对方创造条件。按法是主要用于防守、化解的技法
一、八种劲法
(五)采
在太极拳劲法中,用手捋按着对方的上肢,快速向斜下方沉采之势称为采。采劲是一松一紧,或一落即拔,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采劲运用可以很灵活,例如,双方手肘相持,或腕肘相接时下沉,使对方反抗上托,我则顺势提带使其足跟离地,也是采劲的应用。善用采劲,不管对方的力怎样攻来,均可采而化解,然后选择其弱点反攻。采法是利用杠杆原理变守为攻的典型技法。
(六)挒
在太极拳劲法中,将转移对方劲力还制其身之势称为挒。挒劲是一种向外横推或横压、横提的力。使用挒劲时,既要承受又要转移对方的劲力,前者是从人,后者是由己。从人要顺遂,要顺从对方劲力方向;由己要改变其方向,使动作成弧线形式。挒法是一种攻守合一的技法。
(七)肘
在太极拳劲法中,以肘击人称为肘。肘的用法有三种:一是在接劲的同时,上肢化转,劲蓄于肘,配合腰腿的松沉,沉肘发力;二是以肘尖沉带对方,形成牵引的劲力;三是用肘尖撞击对方胸、肋、腹等部位。肘法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技法,特别是第三种用肘的方法,极易伤人,要慎用。此三种用肘的方法都必须要有上肢的抽缠与腰腿的蓄转相配合,还要有两腿合为一腿、两手合为一手的周身一家之劲,如此才可以将肘用得恰到好处。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使用第三种用肘的方法时,往往只用手臂之力,不能与腰腿合成周身一家之力,失去了太极拳的风格。
(八)靠
在太极拳劲法中,用肩、背外侧或其他躯干部位击人称为靠。拳谚说:“远拳近肘贴身靠。”所以,靠劲多在贴身后才能使用。并且在使用靠法时,还必须要靠准根部,或靠在空点。使用靠法击人必须得机得势,十分慎重,不能贸然使用。因靠劲将使自己身体的重心向对方偏移,如果一击不中,自己反而会失去平衡,遭受对方打击。靠法是一种综合运用全身各部位的技法,多用于近距离搏击。
综上所述,在八门劲法中,掤劲是基础,贯穿于八法之中。在太极推手中,若不能在掤劲的状态下施用采、挒等技法,其动作及效果则无异于其他拳种的摔打,也无异于摔跤。若缺失掤劲,则无巧可言。“一身掤劲”是太极拳推手最明显和最主要的特征,不失掤劲的推手,才是真正的太极拳推手,才具备太极味道。
在劲别方向上,掤、捋、挤、按为四正方向,采、挒、肘、靠为四隅方向,但也不尽然。在实际应用时,肘、靠也可体现出四正的劲别,掤、捋、挤、按也可演化出四隅的劲别。
在运劲特征上,掤、捋、挤、按多体现出圆柔的一面,但不是纯柔,是柔中有刚。 采、挒、肘、靠多是体现出刚烈的一面,但不是纯刚,是刚中有柔。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在太极拳散打实战中,八门劲法很少单独使用,往往是联合使用,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例如:掤捋结合、掤挤结合、按挤结合、捋采结合、掤挒结合等,以实现化打一体、顺势借力、势劲结合、变守为攻、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效果。
参考资料:《武氏太极拳诠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内功在实战技击中的运用
如何认识和把握太极拳的肘劲
第944期:关于太极拳挤劲之研究
第926期:太极拳靠劲之研究
周英南 《掤劲之我见》
第968期:如何认识和把握太极拳的肘劲(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