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足仪丨死亡与崇高
userphoto

2023.11.06 山西

关注

树叶只有在枯竭的时候才能被风吹起,在空中轻舞飞扬;老树只有在枯死的时候才会有凄美的沧桑感;星星只有在泯灭的一刹那才会发生耀眼的光;荆棘鸟只有濒死的时候,才会唱出最动人的歌;花瓣只有在凋零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它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与伟大……

陆扬先生在他的《死亡美学》中说:“死亡促使人沉思,为人的一切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有了哲学。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边界,臻求趋向无限的精神价值,这就有了伦理学。当人揭开了死亡的奥秘,洞视了它的幽微,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理想便平添上了一种崇高的美,这也就有了死亡的审美意义。”

死亡是最崇高的审美境界,它让现存的生命灿若繁花。“崇高”是我们心生敬畏的字眼。“敬”是因为崇高之人向我们展露的是一种伟大的人格的精神力量之美,“畏”是因为它总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会使人感到痛苦、感到恐惧。18世纪美学家爱德蒙·伯克在他的《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一书中指出:“凡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是说凡是可怕的东西,或接近可怕的事物,或者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东西,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崇高的对象都有一种恐怖性,诚如伯克所言,一切有普遍性的虚无概念,如空虚、黑暗、孤独等都是崇高的,因为它们是令人心悸的。但是死亡是所有能够引起恐惧的事物中最为恐怖的一种,它与生相伴而来,时时在、处处有。死亡的必然性也就决定了死亡恐怖的永存性。由此可以说,死亡是崇高在其最高层次上的一种形态。当伯克进一步描述崇高的具体特征时,它带给人的那种神秘的压迫感,也自然而然会让我们想到死亡。他说,崇高的特征表现为:体积巨大,如无边无际的海洋;朦胧晦暗,如宗教中的神庙;力,如凶猛的野兽;无限,如大瀑布的吼声。死亡它弥漫在整个宇宙之间,对生命寸步不离,时刻相伴,其来临之时势不可挡。伯克认为,崇高和美的根本区别在于美给人以快感,崇高给人以痛感。这也很难说不是生与死给我们带来的最为基本的两种情感体验。其实,在这里,伯克在论述美与崇高时,他已经是建立在生与死这一对矛盾之上的:生命意味着欢欣,它是美的;死亡意味着痛苦,它是崇高的。

当然,伯克是站在直观经验主义的立场上来谈美与崇高的。崇高,并不是由于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崇高是客观事物给我们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伯克并没有说明崇高产生的机制,而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却是康德。康德曾说:“自然界中的一切是渺小的,因此在我们心中发现一种优越性,超越了那无可度量的自然界。所以它那不可抵挡的威力虽然使我们作为自然物来看,意识到我们肉体上的无能为力,我们却同时发现一种能力,使我们不屈从于自然,而且有了对自然的优越性。”康德的结论是:崇高显示了理性的尊严,显示了人的伦理道德力量对自然力量的胜利。所以,“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的心情里寻找,不是在自然对象里”。由此可见,康德指出了崇高的真正来源即是在于主体对能够展示人的理性尊严及伦理道德力量的感知上。但是,他在谈论崇高时,是把死亡排除在外的,因为他首先是把主体放在一个安全的地带,再来感受那种来自自然的恐怖力量,以及人对那种力量的战胜。但事实上,真正的崇高是不应当回避死亡的。让我们看看柏拉图是怎么谈论死亡及其超越的。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指出,一个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从事的工作不是别的,而正是对死亡的探究。而“凡事奉哲学的人,都是在培植死亡。所以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没有谁露出惧色的。因为他们既然同自己的肉体不投机,希望他们的灵魂能够自由驰骋,那么,当这一天到来时,要是他们反而心惊胆战、百不情愿,这岂非全然不合逻辑吗?”

两千多年前,当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细细品味起来,崇高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就像许多人为了爱情,为了与朝思暮想的人在冥界团聚,可以心甘情愿地献出生命。也好比许多的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临死不惧,坦然视之的浩然正气,不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死亡恐怖的超越吗?哲学家视死如归的那种凛然和无畏的坦荡之气,同样是人格和理性的崇高光辉。生命主体抑或说那个承载精神灵魂的肉体虽然消失陨落了,但是在天地之间遗留下来的浩然正气将永不泯灭。

苏格拉底之死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具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以腐蚀青年和渎神罪被指控,并经公民陪审法庭投票判决死刑。这种判决并不公正,以致他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建议苏格拉底乞求赦免或外出逃亡。但苏格拉底以自己是雅典的公民要遵守自己国家的法律为由,拒绝向报复他的人低下自己的头颅去乞求赦免,更以他那崇高的人格拒绝了学生克里多为他安排好的逃亡时机,慨然赴死。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正如他在《申辩篇》中所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们各行其道——我去死,你们去生。哪一条路更好,唯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的死成就了他的哲学,也成就了他的人生。他的肉身消失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如今,不仅他的纪念铜像巍然屹立在雅典广场的中心,他也将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论灵魂”
柏拉图
如何评价苏格拉底?
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上)
四元素体系的发展者,哲学家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