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林老街乡贤| 曹琪能:一本行走的三林塘活字典

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王海燕

寻访三林塘的历史,绕不开一个人。

当初,朱士充劝说学生曹琪能帮助搜集、纪录三林掌故时,老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番指引,曹琪能顺着这文脉一路走下去了。

三林老街的一景一物,曹琪能如数家珍,千余年的逸文轶事就在他的一张嘴里。

这位土生土长的三林塘人,近10年来一直投身于记录、传承三林的民俗文化,让包括三林舞龙、刺绣、庙会、本帮菜在内的多个传统文化项目,获评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难想象教育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他,搜集撰写了《三林古镇》、《三林风情》等多本书,被公认为三林的“非遗达人”。

他本人就是一本行走的三林塘“活字典”。他的微信名“五月蚕豆”,也在为三林的这种特产做宣传。“五月是我出生的月份,蚕豆也是三林的特产,而且就是这个月的蚕豆最好吃,又香又嫩。”

从磨刀工人到非遗达人

曹琪能在搅拌三林荠菜圆子的配料。

曹琪能之前是一个磨刀具的工人。他在“双立人”工厂工作近10年,“每天磨刀霍霍,磨了近1.5万把刀,苦得不得了,辛苦也是'心苦’。如果再做个10年,不断地重复,做到60岁就要崩溃了。”

他没有磨刀到崩溃,而是义无反顾走上了另一条路。

曹家和朱家是世交,也是老邻居。朱士充对他说,“你还年轻啊,你可以干点更有意义的事,你就帮我收集整理三林塘的故事吧。”

老人的话在曹琪能心里播下了种子。曹琪能决心做些事情,留住老镇独特的风情。一开始朱士充说,他作记录。后来,他干脆把业余时间全用于搜集老镇的历史。

曹琪能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甚至没有上过中学,至今还不会用电脑。他拥有的“设备”只有一枝笔和一部单车,但这不妨碍他寻访乡土的热情。

三林塘的法华学问寺中有一块古碑,上面记录着这样一首歌谣:“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布,教我纱,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婆婆就是黄道婆!”说起三林和黄道婆的关系,曹琪能的话匣子关不住。三林乌泥泾庙原在浦西乌泥泾镇,清代迁至浦东,该地遂称为乌泥泾庙,也就是今天三林镇临浦村,乌泥泾庙旧址上现建造了法华学问寺。黄道婆在元代初期推行纺织新技术,使家乡乌泥泾一带的农户家家纺棉纱,人人会织布,“当时三林镇与乌泥泾相邻,三林也是家家户户男耕女织。三林标布、三林刺绣一度闻名天下。”

三林刺绣。

曹琪能本人就出生在三林镇刺绣世家。“从我家老太太那时,就开了5个绣庄。”他是浦东杨氏刺绣的第五代传人,祖上的杨公顺斋,清朝同治年间在浦西小东门一带开绣庄;祖母杨林宝当年曾操着洋泾浜英语与洋行做刺绣生意,家里还有不少祖上留下来珍贵的老绣品。

2005年,三林镇上举办了一个刺绣展,曹琪能跑去参观。“我发现展出的展品都还没有家里留着的一些东西好。”工作人员一下子注意到了懂行的曹琪能。“‘你好像很懂,要不帮我们写写关于三林刺绣的历史?”回到家后,曹琪能马上写了两篇文章。展方大赞,得知曹琪能是刺绣世家后,有意揽才。就这样,曹琪能进入了三林文化中心,自此更加投入地参与三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005年,我国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浦东新区被列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曹琪能多了个新“头衔”———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由于不会使用电脑,他只能将搜集来的资料誊写后请人打字。考证时文章中有太多生僻字,复印店里的打字员开出高价,一页碑帖资料要价65元,但这没吓退曹琪能。

生在刺绣世家的曹琪能,谙熟家传的刺绣针法,但要助其成为“非遗”项目,还远远不够,为此,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许多老艺人年事渐高,他四处寻访,找到了三林地区最早的刺绣收发人———92岁的王文英老太太和三个老绣娘。整整一年后,曹琪能完成了《三林刺绣考》这本书。200多页的原本,不仅记录了三林刺绣的历史、工艺流程、绣娘介绍,还有文人墨客咏叹三林刺绣的诗词。2007年,三林刺绣被确定为市级“非遗”。

2008年三林本帮菜成功申请区级“非遗”,背后也有曹琪能的一份功劳。“当时为了申报这个项目,每天都跑出去,一户一户人家问,晚上吃过饭没事了,就跑出去挖掘故事。”几乎每一道菜,他都能讲出些所以然来。

“比如说走油肉,里面就有个婆媳之间的故事。以前有一对婆媳,关系不太好,两人经常吵架。一天,婆婆外出,吩咐媳妇煮个红烧肉。媳妇欺负婆婆牙口不好,成心把肉放在油里炸,想把肉煮得硬一些,没想到婆婆突然回来了,媳妇急急忙忙把肉捞出来,放上酱油装作煮红烧肉,结果没想到烧出来的肉还特别好吃。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许多。”

曹琪能在灶台前。

他泡图书馆、与村民们聊天,用各种办法搜集各类掌故。一次,他去新场镇游玩,发现一座道观中有著名雕刻家陆德山的作品,由于烟火熏黑了作品外的玻璃罩,他无法拍照留资料,只好和道士们软磨硬缠,最后一位道士向他提供了这件作品的照片。

曹琪能的名声日响,一些热心人主动告诉他自己家中的“老宝贝”,请他上门登记、留资料……他依然隔三岔五往老师朱士充家里跑,“我知识水平有限,老师那里是座矿山,是文脉。”

在曹琪能等的努力下,包括舞龙、刺绣、瓷刻、庙会、崩瓜等在内,三林镇已经拥有了不同级别的10项“非遗”项目。

他整理的文化遗产资料已有近百份,包括民间传说、地方掌故、乡村记忆、名人踪影等,先后用掉了近百枝圆珠笔,装了整整一塑料袋。他笑言,“我要效法古人,为报废的圆珠笔建个’笔冢’。”

最多时,一个月举办38场民俗活动

“城隍出巡”,曾经是风行三林的民俗,一度中断六十多年。

据朱士充回忆,小时候去西城隍庙玩耍,里面有城隍老爷专门的寝宫,庙里的工作人员会每天打扫房间,甚至将城隍老爷“用过”的洗漱用品和马桶倒一倒,洗干净,再放进去。而城隍出巡那一天,鸣锣喝道,擎旗打伞,前有丝竹、鼓队、地戏、台阁、高跷、拜香、挑花篮、解粮车、香亭等引导,还愿者穿囚衣、背芦席尾随其后,盛况空前。

城隍出巡的队伍浩浩荡荡。

曹琪能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搜集整理民情掌故,他还是民俗活动的热心实践者。为还原这个古老的民俗活动,曹琪找到以前的会首和他们的后代,向他们了解出巡的盛况。而当地居民听到有这样的活动,踊跃报名。

活动道具,曹琪能千方百计从各处搜罗来。“舞龙需要稻草龙,我从大团镇找来的,鱼叉是从新场找到的,滑竿则是从苏州买来的。”

2010年11月6日,农历十月初一,正是三林塘传统的十月朝城隍出巡日。中断六十年的出巡再次恢复。那天,步履整齐的出巡队伍,轩昂的头路旗、威武的硬牌,缤纷的星宿旗,以及精神抖擞的三林居民们,在喧天锣鼓的引领下,跟着城隍老爷行走在三林的大街小巷。

“很多三林居民都想参与,我就给多出来的人发一面旗帜,跟在队伍后面一起出巡。“有人对我说,他一辈子没上过台,参加‘城隍出巡’能让观众看到,脸上也有光。”

重阳节,三林圣堂庙举行为民拜斗祈福仪式。

如今,每年举办上元出灯、三月半庙会、城隍出巡、中秋祭月等民俗活动,在三林塘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最繁忙的时候,曹琪能一个月要在三林老街举办38场活动,一天要翻好几场,且场场内容不同。而很多置办道具的费用以及简单早餐等,都是他自掏腰包。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种根植于心的“乡土情结”。“我希望让更多人能够亲眼看到我们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年轻人。这种乡土味浓厚的展示,才是活态的传承。”

文中图片由曹琪能提供。题图来源:太平洋摄影博客 图片编辑:朱瓅  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林塘有个“非遗达人”
文史杂谈 民俗掌故篇
中国经典 民俗掌故篇
富平民俗"活字典”一一一安氏兄弟
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25——庆阳香包绣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