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痛的中医辨治
头 痛

肝胆病证


概 念
头痛
是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
既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历 代 医 家 认 识
《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认为其病因不外 外感与内伤两端,并奠定了头痛证治的理论基础。
《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举了治疗头痛的不同方药。
李东垣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并主张分经用药,从而为头痛分经用药奠定基础。
朱丹溪强调痰与火在头痛发病中的地位。
王清任大倡瘀血之说。
病 因 病 机
1、病因:

1)感受外邪 (以风邪为主, 多夹寒、热、湿邪而发病)
2)情志失调
3)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4)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2、病机:

不通则痛 和 不荣则痛

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外感 属表属实
内伤 属虚(气血亏虚、肾精不
足) 或 虚实夹杂(肝阳、
痰浊、瘀血)

辨 证 论 治
1、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
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
痛、重痛、痛无休止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病痛多较轻
虚证 隐痛、空痛、昏痛、痛势
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
实证 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 或痛处固定的刺痛,常伴
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
应症候

2、辨头痛之相关经络

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
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于耳
厥阴头痛: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3、治疗循经用药

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
少阴头痛:细辛
太阴头痛:苍术

4、辨头痛性质

风寒:头痛剧烈而连项背
风热:头胀而痛
风湿:头痛如裹
痰湿:头痛而沉重
肝火:头痛呈跳痛
肝阳:头痛而胀
瘀血:头痛部位固定,呈刺痛
虚:头部隐痛,或空痛

证 治 分 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有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尿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症状:头胀痛而眩,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时时昏晕,遇劳加重,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

3、气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
代表方:益气聪明汤


4、痰浊头痛
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息风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5、肾虚头痛
症状: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化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

6、瘀血头痛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根中医:漫聊头痛
头痛 笔记
咳嗽停不下来,中医教你一招治咳!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一)(转载)
咳嗽(中医内科学)
头痛的中医诊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