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情绪一条活路,给自己一个空间
一个直达你内心的公众号


有一次我在过马路时,看见身边出现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一边哭一边在往前赶路,我循着他的目光望向前方,一位三十多岁出头的母亲,带着另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远远地走在前面,根本不回头看这个哭泣得已然失声的孩子。

在过马路的路人们都感觉到了这种气氛,自觉用身体护佑着这个孩子顺利地过了马路。

我在马路边停下继续观察这对母子的互动,结果让我对这位母亲非常的失望。


孩子哭得声撕力竭,追赶上妈妈后用两只小手抓着妈妈的裤腿,似乎在祈求妈妈的原谅,而妈妈不为所动,冷漠地看着这个孩子,只严厉地问了一句:

“你错了吗?”

这个过程中,她的大儿子则在边上满眼茫然的望着路上的行人,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妈妈的整个人像被一层厚厚的情绪笼罩着,这个情绪让她只能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连自己孩子的安危都不顾。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可能就此有一个信念产生:

“我最爱的亲人随时可能离开我、抛弃我”。


生活当中,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会有很多不如父母期待的行为产生,指正不当行为本身并不会造成伤害,但如果用不当的情绪去惩罚孩子,尤其像这位母亲一样,用冷暴力持续了十多分钟之久,这样的方式才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当然这在我看来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了。

我们在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很多朋友其实都已经知道管理情绪对自己有多重要,只是在具体应用上还会遇到问题。


比如,最近我就被朋友问到:

“我练习了很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初步运用时效果特别好。我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幸福生活的秘决,但一遇到生活中的老问题,我就无明火迅速升起,自己完全不受控制,把之前辛苦练就的武功全废了!这情绪的问题,是不是一辈子也改不了了?!”


像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更多人目前所处的状况。

01

承认情绪,给负面情绪多一点时间


情绪这件事,出现就是出现了,我们没有办法把它塞回去的。

就像我们常劝别人“不要害怕、不要紧张”,但通常是对方“已经害怕、已经紧张”了,这是没办法说不要就不要的。

我们要接纳情绪的存在,就先别急着否认它。

因为一旦否认,我们就连面对和处理的对象都没了。


一个人长期不允许有任何的情绪在,就会让别人觉得是个冷漠甚至冷酷的人。

就像开头的这位妈妈一样,对别人的情绪也不能有所反馈,久而久之就容易麻木不仁。

其实,情感隔离的习得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看看她的大儿子就知道了。

情绪的形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往往经历了很久的演化,很难完全磨灭,如果带着想要磨灭情绪的心来学习管理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对抗,那是无济于是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适当的表达情绪,而不是认为我们自己没有情绪。

台湾著名心理师洪仲清在他的新书《给情绪多一点时间》中提到这样的概念:

情绪反应可以分两个类型,第一种是反射性的情绪,第二种是思考后的情绪。面对事物,第一种情绪浮现的较快,第二种情绪则需要酝酿一段时间。


第一种情绪是人面对压力时的原始反应,常不见得太正向、波动也较大。

第二种情绪则需要时间,等理性作用后,情绪才会慢慢成熟。

这种情绪较为深沉,但较为稳定,强度和波动都较小。

以这种情绪进行表达,更容易传达清楚,也更靠近我们沟通的目的。


就像有人跟你约会迟到了,对方人还没到你先本能的生气,那就是在第一种情绪里,但如果可以冷静下来等对方到达后解释清楚,再经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可能情绪也就没有了,就算对方真的是不尊重你而迟到,你此时经过冷静理性思考后的情绪,也不如之前那么大了。

但有些时候,我根本刹不住车去给自己负面情绪停留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积累的情绪垃圾太多了。


02

情绪垃圾,是无法管理负面情绪的罪魁祸首


心理学上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我们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相互作用,就像这个三角形。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外境刺激时,相应的感觉就会被唤起,而与这部分感觉相配对的信念就会随之而来,从而会采用这个信念支配接下来的行为。

当记忆中的感觉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它就变成了我们的情绪,而我们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又不去对那些不断产生的情绪作清理,日子久了就形成了情绪垃圾筒。

你可以想像你走在小区里,远远的就能闻见垃圾的味道,记忆深处的恶心的感觉就会被唤起,从而产生绕道或者呕吐的行为。


所以,不清理情绪垃圾筒,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发生恶臭,这个恶臭的表现方式就是:

一出现对应的外境事件,不管对那个事件了解多少,内心对应的那个情绪都会被唤起,从而把垃圾筒里原来积累起来的垃圾一骨脑儿都倒出来,从而眼前的这个人这件事就成了你过往情绪垃圾的买单者。

想要清理情绪垃圾筒,就要知道自己的打开情绪垃圾筒的开关在哪里。

还是回到上面的这个三角形的概念里。

生活中同样一件事,对有些人很容易起情绪,对另一些人则感觉平平,这就是由过往的事件造成的。

那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就要对自己有个了解:

我对哪些事件所引起的感受会过敏?


如果有心去记情绪日记,就知道自己对哪些情绪过敏,而如果你愿意追根溯源去看,你就会发现你的情绪最早出处在哪里,大多数那些被外境唤起的感受都源于自己的童年,而那些感受又不被允许表达,积累久了以后憋在心里就容易形成情绪,而久了以后自己这个人就成了储存情绪的垃圾筒。

其实,夫妻彼此是最容易成为被情绪垃圾倾倒的地方,而且相处的越紧密,越多的曾经压抑的情绪都会浮出水面,那时候我们可能表面上会归咎于某件事,但其实本质都是我们既往经历积累的情绪垃圾导致的。

03

情绪的日常和长期处理方法


那情绪垃圾如何清理呢?

平时生活中的那些小情绪是不是也要经常去清理呢?

有什么有效的应及和日常清理的好方法吗?

情绪处理短效技巧

1. 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后,离开现场;

2. 深呼吸,随着每一次的呼气想像将负面情绪带出体外,保持连续呼吸20-30次;

3. 给自己做几个微笑,暗示自己。


以上的方法,只是情绪管理的应及之用,事实上,当你只做到第一步觉察情绪的时候,改变就已经开始发生了。

情绪处理长期技巧

方法1:

记录情绪日记,当每一次比较浓烈的情绪升起时,在本子上做个记录,包括引起自己情绪的原因、事件、人物、情绪的名称和持续的时间等;

方法2:

学习表达情绪的适当方法,经常在生活中练习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方面的能力在很多的书籍上都有介绍;

方法3:

练习情绪穿越法。

因为一些旧有的顽固的情绪往往和我们的既往经历相关,而这部分情绪不做清理又容易让我们在生活中遇事打回原形,所以处理这部分情绪的一个非常推荐的方法就是通过情绪按钮做情绪穿越。

也就是当自己遇事突然升起情绪时,在觉察到情绪来临并离开现场之后,可以顺着这个情绪按钮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起情绪。

往往我们会发现很容易想起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发生的某件事也有过相似的情绪,它就像我们心理上的开关,并不需要价值判断、思考的参与,一旦被触碰,完全跳过了思考这个过程,就马上会进入到反射性的情绪里。如果你试着敢去面对这份情绪,其实当时的心情会是非常难过的,跟眼前的事情相比,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才是真正让自己痛苦的。

所以,当我们在穿越情绪时,可能会有很多的眼泪出来,那时请允许自己尽情的释放这些情绪,这就是一个倒垃圾的过程。

通常一般在20分钟又内,就会渐渐的平复下来。

待平复下来后,再去应对眼前的这件事,自然会选择之前不同的应对方法,而这个动作就会将你身体里曾经记录的感受所改写,下次再面对同样的情境时,就不会那么起情绪而且也会更有勇气去面对,经常这样做,垃圾筒里的垃圾自然会干净许多。


其实就像中医所说,如果一个女人在坐月子时落下了病根,再生一个孩子好好坐次月子,治疗的机会也就出现了。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当情绪按钮被触碰的时候,也都是修复自己内在情绪按钮的机会。

同时,任何情绪清理的方法,都不会一次就完全消除情绪按钮,需要循序渐进。


人的心理资源有限,能量有限,穿越本身又会耗费很多能量。

千万不要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苛求自己,那样就会产生新的情绪,恶性循环。

面对、接纳和转化,这是应对所有成长问题的钥匙。

给自己的情绪一条活路,也给自己的成长一个足够的空间。

周丽瑗心灵成长学院

情绪难以调控

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不够有信心

欢迎参加即将开营的「深度疗愈营」

在团体的陪伴下

面对、接纳、转化

⬇️扫描下方二维码⬇️


相信我,
只要你觉醒,
时间从来不嫌晚。


只要你上路,
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


我不煲鸡汤  
我只提供灵魂的解药
—周丽瑗亲密关系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脑常识】如何清除电脑系统里的那些“顽固垃圾”?
彻底清除你电脑垃圾
开启宝宝的聪明大脑,这4个方法帮助2到6岁孩子提高记忆力
情绪管理的四大方法与步骤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求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