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评论】 梦欣:刘能英《落叶》


点评当代好诗系列之十六

说说丙申诗坛我喜欢的几首诗(16)


诗有无理而妙者最为可读。当年王安石赞赏王建《宫词》“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等诗句,谓其“意味深婉而悠长”。后来明人评李益《江南词》“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为“荒唐之想”,谓其“写怨情却真切”。那时的诗评家还不懂这种“荒唐之想”究属何物,自从清初贺裳提出“无理而妙”这一概念之后,人们才明白,原来这种“于理不该有,于情却可通”的诗句,便属于“无理而妙”的艺术法则。

无理而妙的“荒唐之想”,其实也并非完全不合理,而是不能以通常的“理”(即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去衡量,需要多一层曲折才可以解得通。而正是这一层曲折,才让诗词作品有“深婉”的特色。

武汉女诗人刘能英丙申诗作中有一首绝句《落叶》,写得深婉有味,用的就是无理而妙的写法。这首诗,相信会有人和我一样喜欢。

其诗曰:

已是天寒暮色苍,何妨更使北风狂。
好将一段伤心事,吹向深山深处藏。


 

落叶,确实是人见人悲的凄凉景象,称之为“一段伤心事”当也不为过。古人吟过无数的“落叶”诗,大抵均以哀叹“身世飘零无限感”为基调。从南北朝人萧综的“悲落叶”到近现代人张伯驹的“拾取欲题无语,凭他去做秋声”,一路吟唱的尽是些“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司空曙《题落叶》)、“燮燮霜红不自持,半随流水半沾泥”(周端臣《落叶》)、“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陆游《落叶》)的悲伤情调,偶尔也有乐观一点的、豁达一些的吟出“荣枯不敢违天意,摇落偏当寄客衣(徐渭《赋得清秋落叶》)、“终是托根未牢固,敢将摇落怨秋风”之类的,但像作者这么呼唤“北风”来得更猛烈一些的,还真没有读过。从这一点来说,作者此作有点不同凡响,吟出前人未曾道过的新意。


从常理来说,北风是横扫落叶最冷酷无情的帮凶。落叶恨犹难消,怎么会主动呼唤恶鬼对自己的推残来得更猛烈一些呢?这么写,显得“于理不通”。但进一步分析,落叶已经凋射,陈尸遍野,此时又希望尽快摆脱“丢人现眼”的狼狈境遇,那么,借助北风的淫威将自己吹到深山的一个角落埋藏起来,不就可以获得一种解脱么?如此曲进一层,又似乎在情感方面是可以说得通的:受了伤的人总是希望能有一处僻静的地方包扎一下伤口。这便是“无理之理”。无理之理的最中肯解释是“于情真切,乃为至理”。


但这看似豁达心态的愿望,却掩盖着更深一层的悲哀。原因是,狂暴的北风在把凋落的树叶吹去深山深处藏起来的时候,也会把更多还没到自然衰老的树叶也一齐扫荡殆尽。为了让自己的一段“伤心事”可以掩埋起来,却让更多的“伤心事”被大规模地复制出来,这个代价太大了。而且,只要细细品味,总觉得字里行间隐藏着一种深深的无奈。那么,这种强说“何妨”其实只是一句反话,而为了让反话看起来似乎是自甘情愿的样子,于是硬是寻找了一个可以支撑起来的理由。好比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自圆其说的道理一样。显然,这就是无可解脱的深层次悲哀。


简言之,“何妨”一句的真实性等于零。但诗的趣味、诗的深婉、诗的动人之处,又正是从这“非真实性”中来的,这种“真实无奇趣、虚拟得玄妙”的情形可说是诗词创作的一大奥秘。好比竹、柳、雪、云、雨、梦,这些本来无香的东西,到了诗人的笔下,一样样都与香字沾上边了。营造“不香而说香、有妨而说无妨”的妙境之“荒唐之想”,让作品更具感情冲击力,在诗评家看来,便是属于“本色之外,笔补造化”(清人吴景旭语)的情形。当然,这个“造化”,就必须通过天外落想的构思来完成。刘能英此手绝句的亮点,正在“何妨”一句的荒唐落想上。

推荐可读理由:明人陆时雍谓“诗以风味为佳,不以事实为贵”,当代诗雄东遨先生说,“做人要老实,写诗不能太老实”,说的都是一回事:诗要敢于从虚幻处落笔,从子虚乌有的东西身上挖取情趣,这才是“诗人肺腑,自别具一种慧灵”(清人田同之语)。读刘能英此首作品,便知其能翻覆诗家手段,于平凡处弄出些许奇响来。这也当是可以称许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生查子·旅思》-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
北风萧萧,落叶飘飘*
【赛诗会第1697期】姜自申 贺秋刚 宏树檀 段春梅 王祖芝 刘志全 刘成田 建 辉 李运通等
【小妃有约】第330期 || 刘合军诗歌
春到人间万物鲜
描写秋天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