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推拿:小儿痿证治疗方法


小儿“痿证”西医称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骨胳肌退行性变性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以假性肥大型在小儿中最多见,可有家族发病史,多属隐性遗传。起病最小年龄为1岁,一般多在3岁左右或稍大发现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痿证'之范畴,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不同。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素本脾胃虚弱,或久病致虚,加上外感风热暑湿之邪,使肌肉筋脉失养,气血不通而发为本病。


常见症状为患者走路步态不稳,上半身向左右摆动,呈'鸭子步',容易跌倒,爬楼梯困难,患儿由仰卧位爬起到站立位时,先转为俯卧位,用双手支起上半身呈爬跪姿势,继而两膝伸直,以双手双腿共同支持躯体,然后两手依次扶其膝盖、逐步上移到大腿而站起。


呈现特殊的起立姿势。小腿肚和肩部的三角肌出现假性肥大。患儿最终因肌肉萎缩,不能行走,最后并发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推拿方法



1、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指点揉法,自大椎穴开始依次按摩至长强穴,反复操作1~3分钟。


(2)患儿侧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一侧臂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重点治疗部位。然后再操作另一侧,时间为1~3分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位其侧面,以拿揉法沿大腿前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治疗,两侧交替进行,重点在梁丘、足三里、解溪。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如此反复操作1~3分钟。


(4)以指按揉肩髃、曲池、合谷、委中、承山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肺热伤津型:

     症见肢体萎软无力,发热,口渴咽于,皮肤干燥,咳嗽无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00次,清大肠300次。

②清小肠100次,退六腑200次。

③以指点揉大椎穴1分钟。

④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2)湿热浸淫型:

      

症见两下肢萎软无力,沉重麻木,胸部胀满,渴不喜饮,面色发黄,喜冷恶热,小便不畅,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单掌推擦大腿内侧,自上向下,以热为度。

②按揉三阴交、太冲、阴陵泉穴各1分钟。


(3)脾胃虚弱型:

      

症见四肢萎软无力,或见双侧小腿肚肥大,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推三关100次,补大肠100次。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④患儿仰卧,以掌心摩揉脘 腹1~3分钟。


(4)肝肾亏损型:

      

症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肢体萎软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遗尿,舌质红,少苔。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100次,补肝经100次。

②横擦腰骶部,斜擦少腹部,均以热为度。

③按揉肾俞、关元穴各1分钟,并配以指振法操作,使该穴处有明显沉胀感。

④掐太溪穴5次。



推拿方法二


常用手法


(1)直擦背部:

      

患儿俯卧位。家长用手掌的大鱼际或根部附着于脊柱或脊柱两侧的肌肉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但掌下的压力不宜太大,而推动幅度要大,以局部透热为度。


(2)按揉腰骶:

      

患儿俯卧,家长以拇指按揉法,在腰骶部进行反复操作,时间为2~5分钟。然后,以虚掌叩击腰骶部50次。


(3)拿揉四肢:

       

下肢以外侧前缘为重点;上肢以上臂、肘关节、前臂为重点。由轻到重,力量均匀的进行拿揉,时间为2~5分钟。

(4)活动关节:

       

患儿仰卧位,家长被动屈伸患儿的肘关节、腕关节、髓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反复操作1~3分钟。


(5)搓揉四肢:

      

家长以双手掌面挟住四肢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上下往返移动。但搓揉要快,移动要慢。时间为1~3分钟。


推拿方法三


常用手法


(1)面部:

       

患儿坐位,家长以推揉法自攒竹斜向瞳子髎、颊车穴,反复操作5~10次。


(2)颈及上肢:

     

患儿坐位,以推法自风府至大椎、肩井等处往返数次,再用按揉法施于肩、肘、腕关节周围。反复操作2~5分钟。


(3)腰及下肢部:

      

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根横擦尾骶部,以透热为度。然后,将五指撮捏在一起,用力点打大腿后侧、小腿肚下至足跟,配合按肾俞、腰阳关,拿委中。接着取仰卧位,用同样方法,点打股四头肌至小腿外侧。重点操作伏兔、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使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最后用两手掌抱住大腿和小腿用力搓揉下肢肌肉。每次操作5~10分钟。


生活调理


(1)本病目前无特殊治疗,应设法使患儿进行适当的肌肉活动,按摩的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等,以延缓肌肉的萎缩及防止肌肉的萎缩。


(2)平时应加强饮食营养,多食高蛋白、水果、新鲜蔬菜。但体重不宜增加大多,否则不利于活动。


(3)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


(4)小儿患病后,对长期卧床者,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褥疮。定时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1次,夜间3~4小时翻身1次。使患儿经常保持皮肤的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床铺要清洁整齐,保持干燥,平坦,无渣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推拿手法,家长必看
21种常用小儿推拿手法(家长必看)
按摩缓解小儿麻痹后遗症
穴位养生堂:爱出汗,分清自汗/盗汗再推拿!
小儿推拿和我学(连载6)
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推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