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鉴定:详细图解!从釉面气泡鉴定新老瓷器

瓷胎原料是磁石(瓷土)。其主要成份是高含铝的硅(硅)酸铝AI2(SiO3)3复合物,其中还含各种其他物质如: 钙(Ca)、碳(C)、钾(K)、钠(Na)、鉄(Fe)、锰(Mn)、钛(Ti)、铜(Cu)、磷(P)、镁(Mg)、氟(F)、硫(S)、硒(Se)等一些少量、微量元素,成份复杂。不同矿坑各种化学元素成份大概都有不同的百分比含量,并没有固定而精确的百分比成份含量。同个矿坑里各个位置取出的瓷土,各种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也肯定不同。鉴定分析专家务必知道:一切山土矿物所在,尚若是在小范围地方取土,各自位置的每一批次的矿土,其化学元素成分含量百分比是不可能固定相同的!



从同个矿洞顺便拾上壹块小石子,小石子东西南北中每一面的色泽不会一样,色泽不一样说明每一面各种元素含量不会一致,不同几个方面中的化学元素成分百分比一定也不同等,这是不可争驳的事实。由此可以说明:各批次成品瓷的胎、釉里各种元素含量比应不会相同,微量元素更不会相同。



瓷釉主要原料是钾长石KAI2(SiO4)2或钠长石NaAI2(SiO4)2及钙长石CaAI2(SiO4)2。各种长石的主要成份又是硅酸铝AI2(SiO3)3与钠Na、钾K、钙Ca的复合物。其中或有或无还有掺杂微量的其他元素,如鉄Fe、铜Cu、钛Ti、镁Mg、锰Mn、磷P、硒Se等等。瓷釉配方是用各类长石参合其他原材料研磨合成的。瓷土、瓷釉全是无机复合物。



胎与覆盖胎上的釉,是各自的配方,因为各种物质含量与成份的不同,所以两种配方的熔点温度并不相同。瓷胎的配方熔点必需高于瓷釉的熔点。烧造瓷器是在高温中进行,一千三百度左右的窑温使瓷坯体发生变化,这一过程是很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同时演变的过程。瓷土成坯经过高温烧,才能形成坚硬的实用瓷器。瓷坯在瓷窑中烧结时,部分低熔点物质被熔化成粘稠液态状,部分高熔点物质还是固态状,液态状的物质把固态状的颗粒间隙渗透填实、包裹了高熔点物貭,当窑温停止下降后,出窑就是一件坚致可用的器物了。这是瓷土造型成器坯后,在火的作用下发生化学物理变化,物貭成另一结构现象。瓷器,就是瓷土成型后在高温窑中,从这样既简单又复杂的加温过程中烧制而成的。



在一定的高温下,瓷胎里大部分低熔点物貭尚未全熔化,而瓷釉已经先熔化成可流动的或半流动的液体而紧贴着胎体,冷却后形成坚硬光亮如玻璃质的釉层覆盖在瓷器表层上。



瓷坯进入高温窑体烧制中,刚开始,在低温下瓷坯所含的游离液态水逐渐被加温蒸发跑出,到摄氏一百五十至两百度左右,瓷坯里的游离液态水蒸发己接近完毕,只剩下“固态水”,也即结晶水。结晶水存在于各种含水复合无机矿物里面,在瓷坯体的基本原材料(瓷土与瓷釉)中被包容着。随着窑体内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高温,结晶水才能脱离无机矿物复合体,气化跑出瓷坯。在近五六百摄氏度的窑温中,水分子已没法在瓷坯和窑中停留,瓷胎、瓷釉里所含的水份在瓷釉未烧熔之前早已经脱离干净。



瓷釉里的气泡并不是水蒸气所致!而是胎和釉在达到一定高温下,物质熔化咬合,胎土与瓷釉中部分物质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一过程,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互相置换,而产生的多余物质形成气体,散布在粘稠的釉里。胎釉之中被置换出来的气体逐步集结,把粘稠的釉熔体顶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气泡。釉层中的各种大小气泡就形成了。



当窑里的温度达到能把釉层粒块状原料熔成半流动状态时,釉把胎、釉中产生的气体包住。当粘而稠的釉泡膜没法承受起越来越多的气体聚集的涨力时,气体才能把气泡膜冲开一个小缺口跑出釉面。



各种不断生成的气体把釉层挤出了一个个由小到大的气泡。先产生的气泡被继续生成的气体充大而后涨破,形成了圆形的气泡圆壁,如同低墙的桶。这些圆桶形的气泡墻,在继续高温下会被熔平。这个过程是在一千二百摄氏度以上的窑温里不断连续进行中。 当窑温停止下降时,此过程就被迫停止了。胎釉中剩余还未置换的物质开始停止熔化参合,化合置换反应及物理咬合变化也停止了。瓷胎、釉原始材料如没有达到一定的高温,是不能使之互相渗透咬合。也就是说,瓷胎釉的原始材料不能在低温下变成熔质,物质中各种化合物质没法互相渗透,化学置换反应必要的条件没有,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无法进行,也就停止了置换所产生的多余气体。气体在窑温下降时也就没涨力把釉泡膜顶破,原形态静止在瓷釉中形成圆泡,这所谓“气泡”。



瓷胎、釉里停止了气体的生成,原有已形成的气泡也停止了充气扩大,保持原状凝固。已被气体冲破的气泡球体某处形成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出气孔,也固定下来。那些刚好被气涨破冲塌的残泡,也被保留着,不被熔平,保持住各种破口形状,固定在瓷体釉层上面。



所以,当瓷坯完成了高温烧结后形成了硬器物,而它的釉面虽光亮平整,其釉表面里的气泡在高温停止下降时,己形成了四种状态:

A、初成形的气泡;

B、成长中的气泡;

C、先涨破的气泡;

D、后涨破的气泡。



A、初形成的气泡:气泡正在集聚气体长大,在还未有足够的涨力把釉膜冲破的情况下,就己经被逐渐冷却的窑温封固在釉里。这样的气泡在瓷器的釉里大大小小都有,占住釉层里所有的空间,是器物釉层里所有气泡的绝对多数。此种气泡表面没小气孔,而光亮。显微镜下,每个气泡上都反射出极强的闪亮点。凡是以木柴烧制的瓷器,气泡较大而晶亮,透明度高。



B、成长中的气泡:气泡逐步聚集气体把气泡涨得更大,而产生足够的涨力把气泡釉膜冲破一个小出气孔,当窑中高温停止下降时,因为粘厚的釉膜把气泡抱着,这样的气泡刚好在釉熔的半流动性逐渐凝固中,窑里没有足够的温度再促瓷釉物质在置换反应中产出气体,气体没有足够的涨力把此气泡穹顶釉膜全掀开。窑温的下降使气口没法熔合,气泡穹顶上就留下了一个极微小的出气孔,能通透釉面。气泡孔有大点儿,有很徽小的,气孔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发现,这种有小气孔的气泡依稀分布在器物釉层面各处。整个器物釉里,有气孔的气泡占的比例很少。



C、先涨破的气泡:当窑里的温度达到能把釉层粒状原料熔成半流动状态时,同时产生物质化合置换反应,釉就把其中化合置换所产生的气体及瓷坯中产生的部分气体包住。不断生成的各种气体在釉层里聚集,顶出了一个个从小到大的气泡。先产生的气泡不断被生成的气体聚集涨破。这类气泡在瓷坯釉还处于高温烧制熔合阶段,气泡破口会很快被窑中高温熔塌,形成了一个半截圆形的气泡圈,如同低墙的桶,这些圆的气泡壁,在继续高温下被熔平了。有个别较慢生成的就只是保持一个圆形状痕迹,固定在釉最上层,较难以发现。



D、后涨破的气泡:瓷坯在窑中烧制时达到所需的高温后,停止加温,温度准备往下降时,气体正好把气泡釉膜涨破。气泡刚破,窑温还保持着,继续产生的气体会顶着破泡。逐渐降低的窑温没能把破泡渣口熔平整,而形成了气泡圈,它就以浅桶圈壁的形状留存于釉的表面上,如火山口,或像露出洋面的珊瑚礁圈。

瓷器釉层里面的气泡肉眼是难以看到的。如没有借助放大镜是不能看清楚它们的真面目,更何况能看见气泡上的小气孔。



百年以上的老瓷器,如果是传世品,因为在世间被人们所动用,多是日常实用器皿,有的是厅室陈设品,还有个别是玩家珍玩藏品。这些器物被使用、被玩赏,都少不了人们的洗刷及触摸,经受了水洗、布擦、手摸、被空气氧化、光线的照射。上百年的瓷器釉面一定变得油亮光润,任何作伪者是没法把新瓷器的釉面仿得如此到位的。



器物经过人们上百年的触摸洗刷,慢慢地一些有机物,如脏水或手汗中的蛋白、油脂会从气泡小气孔沁入,这些沁入的东西是有机物,是碳水化合物。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一点一点沁进气泡里,经细菌作用,随时间的久长在微小气泡腔里被碳化。百倍的显微镜就能从器物的釉面,发现这些在不同部位上的黑灰色的气泡,有浅淡灰色,也有深黑色。因为气孔极小,里面还有气体,外来物不是一年半载就可大量沁入,包括液体。



只有长年累月在某些外来的大小压力下才能点点沁入积聚,形成一个个的有色气泡(气泡沁污)。有色气泡色泽有浅淡色的,也有深色的。相对说,浅淡色气泡污物沁入气泡腔中历年的时间短,深色的气泡污物沁入气泡腔中历年的时间长。还有一些器物在冷热环境下釉面会开片,片纹把完整气泡撕裂,外来物也会从裂开的细微逢隙进入有气孔的气泡里,也形成有色气泡。



气泡里的沁入污物有块状,也有片状。有整个气泡球的空间都充满,也有充满一半或充进一小点,也就是说,有孔气泡腔里的外来物,或多或少都有,粘沾在气泡腔里的各个位置上。如果是传世瓷器,各种有色气泡,星星点点分布在器物各部位的釉表层中。人体经常接触的部位有色气泡较多。这些气泡的沁入物附贴在穹形的气泡腔壁上,气泡象染上色,有整个黒色、灰色、浅灰、浅黄色等,有个共同特点:形状是圆形。大部分有色气泡表面,都闪烁着光线反射的亮点,这是因为气泡顶部玻璃状膜壁大部分存在。



出土器因为在各种状况下被埋。它的气泡沁入物有些多样化。

如出土器原是被红、黄壤土埋着,那么,天长日久,它的气泡就会被红、黄无机矿物水溶液(多是雨水溶解物)慢慢沁进,形成赤黄色的小圆点散布于器物釉面中。如果是被埋藏于黑污泥里、或受污垢接触,那么,气泡的沁进物就是黒色的有机物污垢。器物被埋藏的环境不同而侵进气泡里的物质也不同。被埋藏在地下的瓷器如果先接触到红黄泥,而后又接触到黑污泥; 或先被黑污泥淹了,而后又再被红黄泥埋了。那么,这个器物釉面气泡里,就有黑的水溶物质和赤黄色的水溶物质混杂沁藏于同一个泡腔中。釉面中有个别气泡是全黑的,还有全赤黄的。部分泡腔里面,黑红掺杂形成多彩颜色的气泡。



历史上也有这样的现实: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富裕,少讲卫生。一些器物或没用过或用过,因某些社会原因或家庭原因,如战事、或逃荒、逃抢、逃疫,器物被先期主人埋进土里,后又被后人挖出再使用。这类瓷器的有色气泡沁入物:有整个气泡都沁进赤黄无机矿物的,也有都沁进灰黑有机物的;又有一些气泡腔中沁入物先是赤黄无机矿物,后沁入是灰黒有机物;或先沁入灰黑有机物而后又沁入赤黄无机物。气泡腔里混合沁进有机物及无机物,这类气泡在出土器中占的比例不少。



水捞器如是出之于湖泊、泥塘、池,因为这些地方的泥土层中有腐植物淤积,其中有机腐朽物很丰富,器物沉于里面,会很快被这些淤积物包围着。气泡充入物都全是淤积层里的腐泥。每个从这些环境中捞出的瓷器,其釉面里的气泡充进物比较单一,气泡圆黑鼓满,没有赤黄色的气泡,如有,久之也被水中污腐物染黑。



海里捞出的器物釉里的气泡,就没有这些有机物。也没有赤黄色的无机矿物沁入其中。海水中沙土比较干净,有机腐朽物在海里占的位置较窄。其水中多溶无机盐混合物,透明无色。瓷器因长期泡在海水里,气泡中虽也有沁入东西,都是些复杂水溶物,能溶于水,充入气泡的是透明的水溶物。所谓的海捞瓷的脱盐就是釉面上和气泡里的盐份用清水把它浸泡稀释冲淡,让瓷器里所藏的盐份全部溶解于清水间脱离瓷体。



海捞瓷多数不存在釉里气泡沁污有色物,气泡里没有其他物质沁入留下的色记。它的鉴定只能从胎土的烧结特点和釉面特点去鉴断。海水有压力,在海里沙土中藏一百年以上的瓷器,釉面很是光亮,胜新瓷。出水后润泽很快,过几年后釉面大变样,变得如矿石蜡样的润亮。有海生生物附着的釉面,有附着物脱落留下的痕迹,有痕迹的釉面较粗。



所有新的、老的瓷器釉面,都有烧结时留下已破了的点点半截形气泡圈。瓷器在什么环境下存留,这些气泡圈就会把各自环境下的物质藏在气泡圈里。或是红赤,或是黑灰,形成一个个平面的有色圆点,越久的器物,沁入釉里更牢固难以洗擦脱除。应该注意的是这样的气泡圈的特点,也是新瓷作旧器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作伪者用油污或其他污物抹擦器身,气泡圏里也会藏进些污垢。应加以分析辨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瓷器气泡是怎么形成的?人云亦云,不如自己动手
建盏的开片是不是瑕疵
明清瓷器大全!
汝窑中的微观鉴定学:汝窑瓷器釉面气泡的特征!这几点造不了假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特征
鉴藏高古瓷旧气特征探微 王国联(第二稿)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