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疾病诊疗】这样吃饭,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可降低至少20%

临床上,心脏病可谓是无孔不入,很多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多少会伤及心脏,比如硬皮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你很巧不巧的赶上心脏出问题了,建议你修正饮食习惯,可改善心血管的健康状况。那么,你的饮食习惯正确吗?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全国心血管病患者约有2.9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病,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人。

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国居民“全因死亡构成”中,心血管疾病在城市居民中占41.1%,在农村占比为38.7%,居于各种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它疾病。

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每10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但从2009年起,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明显趋缓。

防治心脏病,正确饮食怎可错过

既然心脏受累了,就积极治疗吧,但科学家们证实,如果药物治疗配合上适当的饮食,就可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第二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

因为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各有专长和缺陷,饮食治疗有益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治疗效果有限;药物治疗则治疗效果明确,而无法纠正患者的错误生活方式。所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防治心脏病发病及再发的关键所在。

研究证实:健康饮食可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

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指出,修正饮食习惯、多以富含蔬果和鱼肉的健康饮食为主比典型的鸡尾酒疗法更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病患的健康状况,能防止心脏病再度发作、中风或死亡。

在这份研究中,研究人员花了五年追踪 32,000 名心血管疾病患者 (平均年龄为66.5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他们过去12个月食用牛奶、蔬菜、水果、谷类、鱼、坚果、肉类和家禽的频率。

56个月的研究期间科学家们取得的数千笔纪录显示,饮食中排除了糖分、氢化脂肪和化学防腐剂的患者病情控制一致比起吃药物更显著,健康的饮食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超过20%。

心脏病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

不宜吃得过多

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吃易于消化食物

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

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钙可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量

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

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血管病饮食
中国心血管发病人数仍在快速增加,高血压、不健康饮食和吸烟是三大推手!
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哪些征兆
胸闷、气短、头晕,失眠……却查不出病因?这种病不要命却折磨人!
阿司匹林,药界封神
Acta Neuropathol:心血管疾病或与阿尔兹海默病存在一定的遗传关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