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病怪病都与“痰”有关!中医里的“痰”到底是什么?

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皆由痰生起。痰多生百病:眩晕、心慌、腹胀、肥胖、腹胀、梅核气、高血糖、高血脂……小到感冒,咳嗽,大到结节、肿瘤、中风脑梗,都和“痰”脱不开关系。这个“痰”,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从中医角度来讲,“痰”分两种: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广义的痰会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有形之“痰”,即狭义之“痰”,为咳咯、呕恶而出的粘稠物质,被称为外痰;无形之“痰”,即广义之“痰”,是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符合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由于只能从症测知,其病变和临床证候,被称为内痰。

值得注意的是,“痰”一般不会单独出现,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水湿痰饮”皆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

01

“痰”的病理表现

1、咽喉异物感。总是觉得咽喉有东西,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而实际上去检查咽喉处并没有实物。这就是痰气阻滞于咽喉,一般因为情志郁结。

2、恶心干呕。沾不了腥荤油腻,时常感到恶心反胃,刷牙的时候甚至干呕。这就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还有可能是梅核气,需要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的方法治疗。

3、肥胖。元代医家朱丹溪首次在《丹溪心法》中提出“肥白人多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随之痰湿内生,化为脂浊积于体内,久而久之则越发为肥胖。有的人常年减肥,却没有效果,陷入恶性循环。

4、妇女不孕。承接上条,某些妇女不孕,但是形体健康,很是丰满,食欲旺盛。妇科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就需要考虑“痰阻胞宫”不孕。

5、便秘。大便不爽,并不干结,大便中夹有黏液,但不能顺利排便。这是痰浊与肠中津液互相胶着遏阻的原因,需要进行温化痰浊。

6、头痛。常年头痛,头重如裹,闷重不适,遇阴冷天病证更为严重,舌苔白腻,厌食油腻和多饮水,这是痰气上注于脑,阻碍头部清气正常运行的病变。称为“痰厥头痛”或“痰湿头痛”。

7、结节肿块。皮下出现结节或肿块,多在乳腺、甲状腺发生,经细胞学检查并非恶性肿瘤。这种病证称为“痰核”或“痰结”。如常见到的颈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中医按化痰散结医治可起效。

痰浊内阻,若内停于肺,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会出现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症状;若痰浊中阻,胃失和降,会表现为脘痞、恶心、纳呆、呕吐痰涎等;痰随气升降,流窜于全身,痰蒙清窍时会头晕目眩,蒙蔽心神可见神昏、神乱,流窜经络则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痰凝积于某些局部,会形成圆滑包块,出现瘰疬、瘿瘤、梅核气等。

具体分布:

痰在心脑——眩晕、心悸;

痰在颈——淋巴结节、甲状腺疾病;

痰在咽喉——梅核气;

痰在血——血脂高,血糖高;

痰在肺——咳喘、咳痰;

痰在四肢——肢体麻木;

痰在脾胃——胃胀、腹胀。

02

“痰”的诊断方法

中医认为,痰是由于体内水液运行异常,而导致水液停留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痰不仅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还会随气机上下内外窜动,随处游走。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痰湿的产生主要受脾、肺、肾三大脏腑影响,故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之说。其中人体的脾主运化,主要负责消化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者因为饮食或者休息不好等原因伤害到脾,脾就会失去运化功能,从而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03

“痰”的诊断方法

望诊:

1、面色暗黄。

2、眼睑属脾。脾虚水湿内停,可出现眼睑浮肿。

3、肢体困倦,下肢沉重,饭后容易马上困。

4、口中粘腻,或出汗粘腻,或者口甜,大便不成形且便粘腻沾马桶,小便浑浊。

5、小腿沉重,抽筋,头沉,头重如裹。

6,打鼾。(尤其瘦人)

舌诊:

舌苔厚腻、水滑。舌苔厚腻偏痰浊,腻苔偏痰湿,舌苔腻少水滑,偏水湿。黄腻一般为湿热,白腻一般为寒湿。

脉诊:滑、涩、弦。

滑:痰浊水液停聚体内,湿性黏滑,则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举要》云:“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脉理会参》亦曰:“数而流利不滞为滑脉,滑如珠之走盘,主痰。”因痰浊停聚的部位不同,局部出现相应的痰病或痰症特征。《脉诀阐微》曰:“右寸见滑,热痰侵肺而皮折。”

涩:痰积于体内,日久不去,则成为实痰、老痰,易于阻碍气机的运行,则脉不滑反而显示涩象。《脉简补义》曰:“脉则滑主痰,而痰亦见涩。”《四诊抉微》亦曰:“至于滑脉所主之痰,此指随气流动,而不结伏者言,若老痰火痰,坚韧胶固,结伏于经络之间,碍其流行之道路,运行濡滞,则脉又涩而不滑也。”

弦:痰涎停聚导致相应的桡动脉管壁张力增加,脉管本身的硬度大,应指端直而长。《脉学归源》曰:“弦应风木,又主痰饮。”

血流内无数“细丝”:《脉简补义》:“脉有无数细丝,此痰脉也。气过指下,似觉拖带粘涎,宛然中有无数细丝,此心包络与肺胃之有痰也。”

养生有道,祛痰有方

1、寒痰。半夏、甘草、苏叶、炒杏仁等。寒痰是外感风寒引起的,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

2、湿痰。薏仁、芡实、山药等。湿痰可能和脾胃虚、饮食油腻有关,会造成舌苔厚腻、脉滑。

3、热痰。葛根、人参、前胡等。热痰会伴有口干唇燥、心情烦热等,

4、燥痰。甘草、橘红、茯苓、桔梗等。燥痰是肺燥引起的,会伴有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需要清肺润肺。

1

二陈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五两(15g) 陈皮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炙甘草一两半(5g)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本方为治疗湿痰证的常用代表方剂。

2

涤痰汤

出处:《奇效良方》卷一

组成: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7.5g) 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钱(6g) 橘红一钱半(4.5g)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钱(1.5g)

豁痰清热,利气补虚。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3

半夏厚朴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主治痰气郁结核气,咽中如有炙脔,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及胸胁满闷,或湿痰咳嗽,或呕吐等症;近代也用于食管痉挛,癔病,胃神经官能症而见上症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核气』痰气互结型梅核气
喉咙有异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多因痰气凝滞于咽!应该怎么办?
咽喉有异物可能是梅核气, 试试这个方子
名老中医张重华的(十一)梅核气介绍-医理验案验方-张重华文章选录
学习药方之八十六:伤寒论治疗新冠后遗症咳嗽、咽喉异物感经典方——半夏后补汤!
一个可以治痰多咳嗽、慢性胃炎、梅核气的方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