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国出土1000多年前冷库,韩文物部门:王室专用,科技含量极高
韩国文化财厅3月24日宣布,在全罗北道益山市出土两座百济时期的“石砌低温储藏库”。韩国文物部门表示,据推测,这两处低温储藏库为王室专用,对研究百济王室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上述石坑建造于朝鲜三国时代的百济时期,距今有上千年历史。两个石坑大小相似,长均为5米左右,宽和高都是2米多。

报道称,石坑集成了建造时最高的科技水平,其设有通风口,能将内部热空气及时排出,从而起到低温储藏的效果。坑底铺有杂石和砂质粘土,具备防潮功能。

高仅2米多,总体积不过20多立方米,实在难以想象它能有多制冷,更别提有啥科技含量。

至于用通风口来排除内部热空气,感觉不靠谱。不是应该隔绝室内外热量,并用冰块来降温吗?

1

所谓冷库,在我国主要是指冰窖,古人称之为凌阴或凌室。

关于凌阴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意思是:十二月凿冰冲冲响,正月将冰窖里藏。二月拿冰来祭祖,献上羊羔和韭黄。

古人用如此美妙的诗句来描述凿冰、藏冰和用冰,那么考古上有没有发现早期的冰窖?

还真有。而且比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要早上很久。

2

考古上,最早的凌阴发现于陶寺遗址,距今约4200年。

发掘者何驽认为,陶寺凌阴遗址位于陶寺城址工作区的I区内,早期小城的东南部。

图中红色为陶寺凌阴遗址所在地

该凌阴遗址被叠压在陶寺中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IFJT3下,面积约为200平方米,深约9米。

遗址的坑中心有长方形储冰池,储冰池内有木桩栈道便于冰块的存取。栈道连接冰窖南侧之字形夯土坡道。

顶部原来很可能有草拌泥顶盖顶,以用于保温。

陶寺文化之后,偃师二里头也有发现凌阴。

杜金鹏认为,二里头宫城内1号宫殿背后的所谓大墓H80,很显然是一座旱井,完全可以用于藏冰。

杜金鹏推测,偃师商城宫城内北部池苑冬季可以凿冰,纳之池苑南侧的大型圆形或方形、口部带柱洞的凌阴内。

商代的凌阴遗址,发现于殷墟。

殷墟大司空窖穴遗址为商晚期宗庙遗址后方的一座商代凌阴遗址,该遗址为在深到2至3米的窖穴底部下挖一个长方形坑,坑深约6米,坑内温度比地表温度低6℃至10℃。

3

考古上,首次发现的凌阴遗址,为陕西凤翔雍城凌阴遗址。

秦都雍城,建都长达294年,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组成。1976~1977年,该队发掘出了姚家岗宫殿区西部的凌阴遗址。

该遗址为近方形的夯土台基,夯土基的四边有南北长17.1米、东西宽16.5米的夯筑土墙,墙内以细泥抹光。

夯土基的中部为一座南北长11.4米、东西宽10米的长方形窖穴,窖内四壁呈斜坡状,窖穴四周为回廊,通道上有平行的五道槽门,在第二槽门之西的底部铺设水道一条,与白起河相通,显然是窖穴的排水设施。

据推测,该遗址能藏冰190立方米。按《周礼》上的融化比率计算,来年至少还能剩下65立方米。

该凌阴遗址中出土的主要遗物有板瓦、排水管道、铜质建筑构件残段及玉璧、玉圭、玉块等。

该凌阴遗址的设置反映出姚家岗宫殿建筑豪华、设备齐全。

除此之外,考古发现的凌阴遗址还有郑韩故城凌阴遗址、尚家岭行宫凌阴遗址、汉长乐宫凌室遗址、清恭俭冰窖、恭王府冰窖、义合冰窖,等等。

从目前所发现的凌阴遗址可以看出,先秦到明清之时,凌阴的构造方式基本未发生变化,大多采用建造半地下室窖穴、夯筑较厚的墙体、开窄小门道、完善的排水设施等方式使凌阴建筑降温隔热,从而达到冷藏的效果

4

目前所发现的凌阴遗址,都有降低温度、隔绝室外热量的考量,雍城和长乐宫中的凌阴遗址还设有排水设施。因此,凌阴最重要功能应该就是储冰。

冰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从颁冰制度、祭祀和丧葬中管窥。

首先说下颁冰。

《夏小正·三月》:“三月,颁冰。” 颁,即分配的意思,颁冰即是进行冰块的分配。

《燕京岁时记·颁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据此可知,王室或工部按照官府、官员等级,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颁发赏赐冰块以消夏。

颁冰制度源于周礼,一直延续到明清,体现了皇帝的亲厚,是维持皇帝与政府机构和谐关系,保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一种手段。

然后说下祭祀。

用冰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寝庙和司寒。

《礼记·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仲春开冰之时,会先对宗庙进行祭祀。

《宋书》:“二庙夏祠,用鉴盛冰,室一鉴,以御温气蝇蚋。”夏日则用冰鉴盛冰对宗庙进行祭祀,同时也可达到降温和驱赶蚊蝇的作用。

《旧唐书》:“季冬藏冰,仲春颁冰,皆祭司寒。”古人认为司寒是北方的玄冥之神,司寒神主要掌管河流的冰封与消融,也与气候息息相关。因此,在每年藏冰和颁冰之时,都要对司寒神进行祭祀。

最后说下丧葬。

《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从死亡到下葬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此时,凌阴中所储藏的冰就成为保存尸体的重要材料。

关于用冰储存尸体,《周礼》中有详细的记载:“凌人,天子丧,供夷槃冰。” 郑玄曰,“夷言之尸也,实冰于槃中,置之尸床之下,所以寒尸也。”槃是承水的盘子,丧葬礼仪中的槃置于尸床之下,在其中放冰,用以保存尸体。

5

凌阴除了用来储冰,还用来储藏肉食、酒类等食物。

郑韩故城的凌阴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约占该凌阴遗址出土遗物总数的三分之二。可辨的种类为牛、猪、马、羊、鹿,均是可以用作食用的动物种类。据此可认为,郑韩故城凌阴遗址的主要作用是冷藏肉类食物。

新郑郑韩故城凌阴遗址发现的“地下室及五眼井”

三国时期,曹丕写给吴质的信中有“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唐朝元稹的诗中也有“冰井分珍果,金瓶贮御醪”的记载。可见,凌阴及其所储的冰也有储存肉类、酒类、瓜果之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凌阴的发现与研究
先秦古遗址考古发现一处地下墙壁厚达3米,做啥用?肯定不是城墙
中国古代凌阴设施考古发现与研究
有哪些中国历史冷知识?3
发掘 | 陕西宝鸡现战国大型祭祀遗址 或与炎帝有关
访谈 |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发现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