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巷遇:金鱼巷



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金鱼巷

所属社区

泉州市海滨街道新门社区和海清社区


A

地名由来

北宋年间,福建都转运使谢仲规在此建宅,他官至三品,依唐宋官制,三品以上官员可受赠紫金鱼袋,后人在宅邸之上挂一匾额,上书“金鱼世第”,被传为佳话,“金鱼巷”的美名也就流传至今。


B

巷子看点

阳光下的金鱼巷路标


当你漫步在人群熙攘的泉州中山中路,不经意间闻到一股菜头酸的香味,闻香识路,一条古朴的巷子便映入眼帘。这里有近百年前的人民电影院宣传栏旧址,这里的石板、栏杆上有活灵活现的金鱼图案,这便是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巷金鱼巷了。


金鱼巷荟萃

一处电影院遗址

五座历史上名流宿儒的宅邸

三款闽南古早风味的美食

两座造型独特的天桥

一处历史悠久的宗祠

……


如今,金鱼巷“空间微改造”工程将于“五一”前完工,金鱼巷将以历久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


一处遗址

人民电影院:陈嘉庚曾在此作报告


从上面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人民电影院共三层,楼顶上有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在一楼大门上,依稀可见“人民电影院”的字样。


人民电影院原名“大光明戏院”,据《泉州古城踏勘》记载,是何集隆等人于1929年合资建造,有近700个座位


抗日战争期间,大光明戏院曾先后改名为“青年剧场”、“安乐戏院”等,1949年后改名为人民电影院。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曾在这里给泉州中学生做报告。


“那时候一有新片上映,人民电影院就会进行宣传:一是雇人肩扛木牌,上面写着片名和放映时间,沿街敲锣打鼓,吆喝着通告过去。后来,改为把电影片名和放映时间贴在宣传车车厢两侧,用高音喇叭一路播报。第二种就是在影院门口海报栏里贴电影海报。”泉州老电影人还记得当时的电影宣传。




在这次微改造中海报栏用海蛎壳水洗石等地道闽南建筑材料进行修缮。


五处故居

[金鱼巷54号:种福居]

种福居大宅大门,三个大字已然模糊,却仍不乏当年的气势 


黄天机,黄永勉,黄寿余。这是同一个人的名字,或名,或字,连后人都已经记不清了。


种福居现在是黄天机的孙女一家人住着,院内多楹联,多是主人以前自创。


庭院开阔

雕花精致的老家具上,满是岁月的包浆

闽南传统的烟炙砖、造型典雅的小窗,让时光回溯  


“善人多贤子孙,胜地有佳山水”“读可荣身耕可得粟,勤则致富俭则恒丰”,读着黄家院子里的诗句,像是面对一个甘愿退隐而居的清落雅士。


[金鱼巷68号:丁炜故居]

荒草残垣中,造型罕见的月洞门诉说着曾经的不凡


丁炜(1627年-1696年),字瞻汝,晋江陈埭人,清代官员、诗人。


丁炜府第进深53.5米,面阔21.85米,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南朝北,二进三间张,硬山式屋顶,有前埕、围墙,西边有护厝,而迥园则是其花园。


《说文》有言:迥,远也。也有高耸卓越之意。当年丁炜手书“迥园”二字命名,寓意深远。迥园有一门,红砖镶圆,被称之为“月洞门”,现在泉州保留下来的大多是拱桥形的门,这种全圆的“月洞门”,实属罕见。


迥然不群,设园明志


如今的迥园略显荒颓,相信不久后会得到完好的修缮保护。


[金鱼巷84、86号:吴桂生故居]

斑驳的木质大门,古风犹存


吴桂生(1868年-1945年),名增,南安丰州人。吴桂生的求学生涯充满了传奇性,15岁父逝,他在胭脂巷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因酷爱读书,一次挑灯夜读,却被师傅责骂,愤而回家,继续刻苦自学。到了光绪三十年,吴桂生考中进士,被聘为清源书院院长。


相比现代的碎玻璃、尖金属的防盗方式,这里用瓦罐防盗,透着传统文化的儒雅

故居后院,荒烟野蔓,平时罕有人至


吴桂生认为,强国必须强教育,终其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宣统三年,他创办泉州公立中学堂,民国四年任南安中学校长,先后担任泉州中学董事长和泉州公立学堂、培元中学、福建省立中学等教员,桃李满天下。还著有《泉俗激刺篇》《养和精舍文稿》等多份文稿。 


吴桂生故居以小巷相隔,小巷又以屋檐相连


[金鱼巷26号:李功藏故居]

红砖厝、燕尾脊、红灯笼,故居有着亲切的乡土气息


李功藏(1860年-1928年),字稳成,南安眉山乡观山村人,为印尼著名商界领袖。清朝末年多次巨资捐输山东、河南、华中、顺天、直奉等地赈灾,因“输财急公”,被光绪帝诰授“中宪大夫”。


在故乡,他还捐资修泉州府文庙、“泮宫”仿古牌楼等,如今在文庙泮宫的石碑之上,仍可看到李功藏的题字。


李宅内同样生活气息浓郁


故居主体、院子、双护厝、三间张现在基本保留了原样,入门处还刻有三国人物石雕,虽然损毁严重,但残留的雕塑仍然形象生动。此外,还有麒麟、花草等雕刻,同样非常精致。由于有人居住,加上平时的修缮,李功藏故居保存得十分完好。


[金鱼巷144号:傅维早故居]

建筑大师为自己设计的房子,外观并不夸张


傅维早(1884年-1939年),南安柳城人,是泉州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早期便设计厦门鼓浪屿英美领事馆、英华书院。


1926年夏,华侨李功藏捐资修建泉州文庙,傅维早受聘主持修复工程,文庙大成殿是宋代古建筑,他修旧如旧,风貌依然。


此后,泉州的许多重要修建工程几乎全部聘请他主持承建。1924年,主持修复泉州开元寺和甘露戒坛、功德堂,1925年,开元寺双塔多处损坏,东塔塔尖铁链几乎全断,傅维早靠着深厚的学识,巧夺天工修缮完工。


傅维早故居两进三间张,带双护厝,硬山式屋顶,前有门口埕,后有花园,四周有围墙,出砖入石。


建筑大师十分钟爱开元寺的飞天,复刻在了自己的房子,非常独特


空间微改造

金鱼巷路段从中山路到濠沟墘,短短270米,巷口宽不过10米,最窄处仅3米,却有深厚的人文内涵,经过“微改造”,终于重新亮相了——


提取闽南建筑的檐角、屋脊中的视觉形象,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中。


这次由中国美院主持的“微改造”,原则就是“修旧如旧”,保留不同建筑的历史记忆,在原生生活状态之上,让金鱼巷变得更为精致美丽,成为泉州其他小巷的改造样本。


据负责这次改造施工的傅先生介绍,他带领的都是维修过天后宫、清净寺的老师傅,石板、木料都是在民间搜寻的旧物。


修旧如旧,用古旧材料修复,看起来仍然满是年代感


重新改造建筑外立面

店铺也与整条巷子风格统一

房子做到了真正的修旧如旧

旧石材、旧木料的古早味道


泉州市文保研究中心姚洪峰介绍说,这次用于微改造的木料,也是四处寻找到的旧杉木,比现在的人造林的木料更有质感,因为以前经过放排,顺水运输而下,木头的稳定性更好。


已从事闽南古建筑修建二十多年许锦溪说,这次微改造工程,囊括了十几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包括海蛎壳水洗石、海蛎壳白灰粉刷、夯土墙、出砖入石、大木作、小木作、铜板地雕、木雕、石雕、泥塑等。


三种美食

菜头酸 杨桃水

[金鱼巷3号:东来食杂店]

菜头酸其实酸味并不大,主要是清凉甘甜,称得上古早味的解暑佳品

杨桃柑有浓郁果香


这间仅三五米见方的小店,已经营半个世纪。主营的菜头酸、杨桃水和四果汤,是远近饕客寻访的地道泉州古早味。


元宵圆

[金鱼巷5号:金凤元宵圆]

元宵粒粒饱满圆润,里面的花生碎、黑芝麻味道浓郁

蒜蓉枝酥脆可口


东来食杂店隔壁,又是一家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金凤元宵圆,每年正月十五和冬至前后,这里的顾客排成长队,等上半个小时,才能吃上一口外糯里甜,口感充实的金凤元宵圆。


烤鸡腿

[金鱼巷54号:泉州鸡腿怣]

这家店的烤鸡腿现在已成了网红美食


怣,同“尤”(yóu),可表示“失心”。闽南语中,有“憨”“傻”之意,据说这是老板的小名,用在了招牌上更是独特。招牌烤鸡腿酱汁丰润,还有浓郁的花生酱味道,是许多觅食客们的必点之物。


一座宗祠和两处天桥


金鱼巷内的黄氏宗祠,每年迎来许多海内外黄氏后裔回乡谒祖

第一座天桥,桥身仅高1.74米,方便左右两边的人通过,鲜明的红色,提醒人们低头而过

第二座天桥,也成了金鱼巷特色之一

裸露在墙外的老树根,加上建筑小品,相得益彰


夜晚的金鱼巷

金鱼巷的铜雕已经装好,“金鱼袋”诠释巷名来历

灯光装好后,夜晚的金鱼巷静谧安详

历经沧桑的海报栏,又重新贴上了与泉州有关的电影海报。

 结语

一条小小古巷背后,竟藏着如此丰厚的人文典故,实在令人为泉州这座古城感到惊叹和自豪,我们将继续挖掘更多的古巷故事,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泉州傅氏】隆重上演!癸卯年上元点灯系列活动
看完这些照片才知道,原来泉州这么“红”!
泉州:漫步在千年刺桐城,寻点人间美味(上)
泉州中山街头逛花灯,金鱼巷听南音,看老阿姨敲上元圆,元宵圆满
泉州人一辈子就吃这些了,但最美味的其实是。。。
爱拼才会赢的闽南人,拼不过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