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东北十八怪吗?

东北十八怪是满族传统文化和闯关东时期传承下来的民风民俗

迄今为止

东北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些民风民俗

一起来看看这十八怪到底有多怪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昔日东北冬季温度普遍在零下三四十度,经常刮西北风,为了不让风把窗户纸刮掉,又避免因为屋内外的巨大温差将窗户纸弄湿,东北人把窗户纸糊在木制的小格子窗外面。

第二怪:草苫土房篱笆寨

东北人用耐腐烂的草与黄土轧碎和泥做成坯,晒干之后垒墙盖房,在墙外面再抹一层泥。从山林中砍来细木头截成一人高,将房子和空地围起来,形成一个院落。

第三怪:烟囱贴在山墙外

为了能让屋里更暖和,东北人都紧贴着山墙修烟囱,安上铁片做的“插板”。大冬天晚上睡觉前,再烧一遍炕,生烟出的差不多了,关上“插板”,这样火炕能一直热到天亮。

第四怪:除病驱邪萨满舞

萨满有着非同一般的神秘色彩。满族的萨满分为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也叫家萨满;一种是职业萨满,也称野萨满。野萨满靠跳大神给东北老百姓除病驱邪,舞蹈模拟各种动物跑动飞翔的姿态,以示各种神灵附体。

第五怪:火盆上炕烤爷太

火盆也是东北冬天取暖的必要设备之一。东北人早晚要烧木头或者玉米“瓤子”之类硬柴,将碳火放在“火盆”里取暖。老人身体不好,就坐在家里的热炕头上烤火,给小孩儿讲讲故事传说。

第六怪:百褶皮鞋脚上踹

百褶皮鞋就是靰鞡,也叫乌拉,是东北满族人特有的鞋。靰鞡多用牛皮或者鹿皮缝制而成,鞋里面絮上靰鞡草,鞋也因此得名。这种鞋穿在脚上松软、暖和、结实。

第七怪:双腿没有单腿快

东北小孩儿大冬天没啥玩的,就用木头和厚铁片做一个和现在的滑冰鞋差不多的划子。划子占地面积小,冰上阻力小,所以在铁钎的支撑辅助下,行进速度比爬犁更快更敏捷更需要技巧。

第八怪:冰上钓鱼单线拽

冬季凿冰捕鱼,在东北历史悠久,花样也多。老东北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凿开冰面,把鱼线、鱼钩和鱼饵放到冰面下,根据每根线的蠕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

第九怪:大姑娘上树比猴快

每年到了收山货的季节,东北林区的女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进山打山货,摘松籽,采猴头。孩子们都是从小和大人们一起上山的,不分男女。

第十怪:大碗白酒轮着喝

东北人在一块聚餐吃饭,比美食更重要的必然是一大碗白酒啊!大家轮着喝,喝光再满,尽醉而止。冬天天寒地冻,爷们儿干完一天活,盘腿上炕,烫一壶酒,大口吃肉。

第十一怪:嘎啦哈姑娘爱

抓嘎啦哈曾是东北地区比较流行的,具有游猎生活遗风的民间游戏。抓嘎啦哈是一种用猪、牛、羊的蹄骨和一个装粮食或者沙子的口袋来进行的游戏。

第十二怪:女人叼个大烟袋

过去女孩子因为要给老人点烟,先是就着火盆,抽几口,把烟袋点着了,然后递给老人,一来二去就学会了。汉族民间还有新娘子要给公婆行“装烟礼”。

第十三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满族狩猎生活,新生儿难以携带,为防备野兽对初生婴儿的伤害,就把孩子放进用桦树皮编制成的摇车中,挂在树上。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习俗仍被保存下来。

第十四怪:年节喜庆吃豆包

“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说的就是东北的粘豆包。它外形酷似元宵,大小如鸡蛋,色金黄,有粘度,象征小日子团圆美满,过年时家家都要蒸上几锅。

第十五怪:家家户户有酱缸

“烀黄豆,摔成方,缸里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调菜汤,捞上一匙油汪汪。”大酱在东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在东北农村,家家门前或小院里都有一个大酱缸。

第十六怪:不吃鲜菜吃酸菜

东北冬季严寒而漫长,新鲜蔬菜很难保存,放在外面会冻,放在屋子里容易烂。靠地窖储存也根本不够吃,腌渍的白菜经发酵变酸,够一家人吃整个冬天。

第十七怪:上贴饼子下炖菜

这是一种烹饪方式,也叫“一锅出”。锅里又炖菜又烀饼子,锅里可以炖鱼、排骨、油豆角、土豆,铁锅四周贴上玉米面的饼子或者白面小花卷,两种香气融在一起。

第十八怪:南北大炕对脑袋

过去东北的人家,一般都是南北大炕。炕用来睡觉、吃饭、招待客人、取暖等等。睡觉时,南北炕上的人都是头朝外,所以出现“南北大炕对脑袋”的说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十八怪
老一辈东北人的日常,俗称东北十八怪!
东北十八怪,您知道几个?
今日得闲,唠唠东北十八怪
我国各地八大怪(上)——北方地区
东北十大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