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63期:孙式太极拳特点之进退活步


作者/雷世泰 ⊙ 编辑/张宏婉


导读雷世泰,1946年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受教于祖父雷师墨先生(孙禄堂先生入室弟子),青年就学于孙剑云先生,禀孙门“拳与道合”之宗旨,六十年习拳不辍,得其精微。早年以拳自娱,不喜示人。晚岁感国术之衰,出山授业,弟子遍及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及欧洲数国。1983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市武术协会理事,北京形意拳研究会常委,北京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


孙式太极拳特点之进退活步

 

步伐灵活是孙式太极拳的另一大特点,有进必跟,有退必随,整套拳中没有弓箭步和马步,尽管手上可以很舒展,但脚下从来都是很严谨,没有大的跨步,进退都是形意拳的步子,走转都是八卦拳的步子,要求以前进后退不费力为准。

 

毫无疑问,弓箭步和马步都是很稳当的步法,跨度大,底盘低,稳定性好。但稳不是绝对的,曾有前辈说过,即使把你的两脚捆在木桩上,可箅稳了吧?但你腰以上的功夫不行,还是可以把你打倒,腿不倒,腰倒。这也就是说,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和活是一对矛盾,过于稳就不活,过于活就不稳,都不可取。活和稳是要互相付出代价的,要稳就要牺牲一部分活,同样,要活,就要牺牲一部分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要稳中求活,活中有稳,方不失守中之意。过去有走极端者,在八仙桌下练太极拳,一套拳少说半小时,多则一小时,腿部的负担太重了,不利于气血的运行,年轻时可能尚无所谓,中年以后,则多不良于行。盼望快出功夫是好事,但要按规律办事。孙式太极拳设计为活步,强凋在运动中寻找机会,并非不要稳定性,而是要练习者更习惯于在动中求稳,以运动求稳,这样更接近于实战要求。基于此,孙式太极拳不要求式子太矮,比平时走路略矮一些就行,大小腿间最佳角度是135度,最低不能让膝盖处有小于90度的死弯子,以利于运动的灵活和气血的运行。 


[本文来自《孙氏内家拳通论》,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正月十四86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退、开合、活步——孙氏太极拳特色
我与孙氏武学的缘分——兼谈“开合”“活步”与“活桩”之要
【公益直播】知开合,懂进退—孙式太极之妙
三拳合一的孙氏太极拳
太极拳起源及主要流派与特点
孙式太极拳之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