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70期:怎样练好孙式太极拳之以用为纲


作者/雷世泰 ⊙ 编辑/张宏婉


导读怎么用就怎么练,洪均生老先生传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有此明显特点,孙式太极也如此,以用为纲,应该说真正以用为目的的拳才是好拳。


怎样练好孙式太极拳之以用为纲


太极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实战的,太极拳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武术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绝不是靠空口说白话,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来的。只是在近世,才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而张扬了锻炼健身价值。这本无可非议,因为文明社会,法制时代,不需要用拳头来说话了。但是如果因此而遗失了太极拳最本质的东西,那将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这就好像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失去了捕食撕咬的本领,还能算是猛兽吗?

 

太极拳的三重功能:养身、祛病、技击,后者是龙头,是导向,是目标,是最高层次的体和用,因为它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求自己可以把动作做得完满无瑕,而且要求在对方移动和防守的情况下也能把动作做出来;不仅要求能按套路中的动作做出来,而且要能在不规范且身体动作变形的情况下也做出来;不仅要求能把动作做出来,而且要求做的效果好,用在对方的身上能达到预期目的。总之,以用为纲,纲举目张,我们在练习套路时就会有一个高标准、严要求,就不会满足于仅仅把动作完成。

 

具体到训练中,就是要打出意境,知道每一个动作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该打成什么样才算是到位,从外形到内劲都应该是什么感觉,有的放矢,或曰“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虽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却是实话。如果一开始就提倡“恬淡虚无”,提倡“无为”,那么初学者会怎么样呢?会无所措其手足。“无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能做但不做,虽不做但随时可做,老子讲“无为”的目的不是为了“无”,而是为了“无不为”,也就是为了“有”,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欲以观其妙”。“无为”是一种状态,是具有髙度自组织能力的蓄势待发状态,它不是稳定的平衡态,而是非稳态,一触即发。这种“无”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包含多种“有”但又不专一于某一种“有”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只能出现在修炼之后而不会自动出现在开始。

 

所以,在练拳之初还是应从“有”人手,等到“有”积累多了,通过消化升华,把一个个“有”融会为大“有”,原来具体的“有”消失了,成为了“无”,去掉了形式而留下了内涵,达到了高层次的“无”,这时的“无”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照某些人的说法,只要把拳一趟趟练下去,就自然会有技击的能力,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技击的能力是严格训练出来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在一开始传习时,不宜太强调“无为”,而是要“有为”,一招一式都从实际应用出发有目的地练习,也就是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舍此,则不啻缘木求鱼。

 

从初学者的角度看,要想达到结果,还得要从头把过程——走完,不可跨越阶段。不会走者,当然不会跑,但是若连跑都没有见过的人,走也走不好。所以,练拳要讲打,要讲用,这是天经地义的,非如此则不足为拳也。关键是怎么讲,如果一味浊气拙力,死缠烂撞,就像现许多人推手全用蛮力,全无招式,更无感觉,只好算作羊抵架,这样打一辈子也与太极拳无缘。太极拳讲打讲用,是全从道理出发,一招一式全从规矩而来,“九要”不可少,“三害”不可有,然后去休会“中和”之妙,虚实刚柔变换之趣。不讲用的拳,不会打的拳,只好算作柔软体操,皮毛而已,又何言哉。

 

具体到训练中,要做到“练拳如有人,打手如无人”。前者是指无论站桩、练单式、练套路,都要有如与人相对抗的意念,这样手脚便不会轻飘飘,便会有内力产生。而到了真与人交手时,又要如入无人之境,“打人如走路, 看人如蒿草”,不可有畏惧之心,这样平时所学才能发挥。

 

诚然,太极拳的招式也仍然只是模拟的实战动作,并不能直接套用在实战中,但它是规矩,练的时候要合乎规 矩,而用时再脱去规矩,随机应变。所以在练时一定要严 格按照拳路的设计,一招一式,认真地打,拳拳到位。到 位不到位,有没有意念,有没有内涵,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还有许多辅助的检验方法。

 

举几个例子:

 

太极拳的起式,绝不是简单地把两手抬起来,而是用全身的整劲如举重物般托起来的,看是否用的是一手之力还是全身之力,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试验,那就是让别人用手按住你的双手腕,看是不是还能够抬起来?劲用对了,用整了,自然抬起来。打拳时当然不会有人按住你,但在意念中要有。

 

进步搬拦锤。有人顶住前手而仍然能够进身进后手,说明浑身的劲整了。

 

懒扎衣,后捋之式,人抓住你的手仍然可以把人带回来;前挤之式人按住你双手,仍然能够把手挤出去,都说明劲整了。

 

肘下看锤,对方拿住你的前臂,既不能动也不能弯,而你仍然能够在前手不丢不顶的状态下把后手打到对方身上,将其打动。

 

等等。无法一一详说,实际上太极拳的每个动作,从起式开始一直到收式,都是可以实际检验的,检验你练得是否到位,是否练到家,是否能用。你可以不去用,但不能不懂用,不懂用,就只是简单地重复套路,充其量也就是熟练的太极操而已,不是拳。


[本文来自《孙氏内家拳通论》,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正月二十一87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讲解||拳架5
太极拳有养生架与技击架之分,你选对了吗?-今日头条
孙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下)---雷师泰
杨式太极八法口决 4
孙式太极拳
漫谈怎样学习孙氏太极拳——胡俭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