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922期:内外家之辩


作者/雷世泰⊙ 编辑/张宏婉


导读内外之别,说有,也没有。有,是指着眼点和训练方法上有。没有,是终极目标上没有。



内外家之辩

 

许多练形意拳的人一味追求刚猛,把形意当作少林拳在打,人们不禁要问,二者之间除了外形上,到底有什么根本的区別呢?这也就是争论了很久的内外家之别。孙老先生早就说过,内外家本无差别,不过是一个由内练到外,一个由外练到内而已。从高层次来讲,此话完全正确,但并不是说在中低层次上内外家就没有区别了。从前有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说,有一定依据,但不完整、不全面、不深人,只是大体上、表面上说出了其中的意思。

 

具体来讲,内外家的着眼点不同。内家重关系,而外家重实体。所谓关系,就是人体的整体协调能力,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不简单是肌肉的力量。

 

内家讲劲不讲力,“劲”是全身整体功能的综合体现,不是某一块或某几块肌肉的力量。这里的整体,不仅指人的肉体,也包括人的精神,也包括气,是内与外、气与质、形与意的统一,是物理、生理、心理诸方面能力的综合。有一位武林老前辈曾形象地比喻,把一个一个的橘子扔出去是没有力量的,把它们散着一起扔出去也是没有力量的,而把这些橘子装在一个网兜里抡起来砸出去,就可以打出超过本身体重的力量,这就是协调出整力。前面文中说过的“木桶理论”和“耗散结构”,都是讲的整个系统的效应而不是某些局部的能力。整体功能应该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的代数和,达到了这一条,就算是得到了内家拳的门道。

 

所以内家拳的着眼点是训练人体神经系统的协凋能力,而协调就是意(信息)气(载体)力(功能)的流通与整合,通道的畅通就成为必要的条件;所以内家是从放松入手,开始就是学习放松,而不是学习用力。在“六合”中,要讲“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讲“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先内后外,先“形而上”,后“形而下”,然而不论内外,要“合”就要同步,要畅通,松就是绝对必要的了。

 

而外家拳刚好相反,它的着眼点是物理实体,具体到人身上就是肌肉、力量、体重、体力、体能,它的理论是“身大力不亏”,肌肉粗大力量就大,力量就是检验打击能力的唯一标准。遍观国内外凡单人的对抗比赛,都要以称体重来区分级别,差一公斤也不行。于是,蹲杠铃几百公斤,一拳几百公斤,就成为追求的目标,一切训练肌肉的手段全用上,杠铃、哑铃、拉力器、石锁、石担、沙袋、木桩……锻炼肌肉力量并无不好,但过分强调肌肉力量,便有许多不妥,至少对武术来说是如此。

 

首先,打人不是扛大包,也不是搬石头,人是活的,而重物是死的,你力量再大,打不到人身上,也是白搭。凡懂武术的人都知道,死力气,笨力气没用,至多练出个庄稼把式,干活儿行,打人就不行。与人对打,首先不在力大而在快,快打慢,我打你打得到,你打我让你摸不着,我的手先你一秒打到,虽然力量不足以打倒或打伤你,但干扰了你的指挥系统,破坏了你的原有节奏,造成了你的被动。要快,就不只是肌肉能够解决的了,反应、灵活、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神经、意念,这些非物质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形而上”在领导“形而下”。

 

只从肌肉看也不那么简单,全身肌肉几百块,各有各的用处,单独练某一块或某儿块,只能解决局部运动问题,要全身协调一致起来就不够用,而要全身都练,练不过来。只有练健美的人是数着肌肉一块一块地在练,如果只从肌肉的角度看,施瓦辛格应该是最能打的人,但那只是在电影里。大重量、短时间,才能增长肌肉绝对力量,小重量、长时间,增加的是耐力。实际上外家的许多训练方法已经不是单纯的力量了,比如打沙袋、踢木桩。单看力量,举重运动员应该是最有力量的,他们能够举起自己体重的两倍、三倍,但让他们去搏击也还是不行。而且举重里面也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绝不是蛮力气。

 

这说明,最终起作用的,仍然是全身的协调一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着眼点放在力量上,那么你每出拳出脚就不会放松,一定是使着劲,甚至是努着力、憋着气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的意念里都是力,只有力,而没有气顺不顺的问题。着眼于力,下的功夫越大,对身体的损害也越大;因为不顺,不顺其自然,就会伤气。李小龙是练外家到了极致的人,只要他不睡觉,就总在练,练各个部位的肌肉,结果30多岁就去世,是累死的。原因很简单,他过度地透支了体力,外表上去了,内里却亏空下来,最后一算总账,大亏。

 

内外家是有分别的,但不能从拳种上去分。不是说太极,形意,八卦就是内家,少林,南拳就是外家,而要看你练的人是重力还是重意,是从放松人手还是从肌肉紧张人手,是顺其自然还是强努横练。许多练形意的人努着气,打拙力,那也还是外家。有些人在人前练太极,谈放松,回到家里去举哑铃,拧铁棒,推石头球,这也就还是外家练法。跑步、游泳、跳绳,作为体能训练的辅助手段是好的,但若觉得这就可以代替练拳,未免天真。反过来,许多练少林的拳友,把拳放松了练,放柔了来练,就是内家的练法。我有一友,自幼练查拳,未冠即成名,少时即可以倒立做连续双臂屈伸多个,中年后以养身养气为主,曾学陈式太极,后顿悟曰:以我之查拳,放松放柔来练,岂非太极乎?道于我,我贺之曰:殊途而同归矣!

 

孙老先生言:内外本无区别,一个由内练到外,一个由外练到内耳。盖孙老先生由外家人手,精通拳械数百种,后入内家,乃能发扬光大。其所说之内外融合为一,是亲身体会。到了高层次上,内外本不应有别。内家不是不要力量,而是要整力,外家也不是要蛮力僵力,同样要的是整力。在周身一体,整合这一点上,凡练武的人没有不相同的。

 

内外之别,说有,也没有。有,是指着眼点和训练方法上有。没有,是终极目标上没有。只要能达到这个终极目标,使用什么手段,那是各自的事情。为了过河,船和桥都管用,实在不行,游泳过去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从方法手段上看,内外家也各自有长短,内家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追求短期效果,所以一般人,老弱妇孺都可以练,即使练不出功夫来,也可以强身健体。但出功慢,如没有明师指点,不容易走上正路。外家方法简单明了,一看就会,只要肯下功夫,准长进。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青壮年还行,太老,太小,太弱都不合适。

 

血气之力靠的是年轻,与年龄的关系太大,身体不强壮,弄不了力气的,就没法练。另外,折腰、压腿、拿顶、劈叉这些基本功也会令许多人望而生畏。只要看一下如今的散打、拳击、柔道等项目的运动员,一过30岁都干不了,觉得太老了,体能跟不上了。而真正的武术家在 30岁时应该是刚刚成熟,30?40岁是登峰造极的时候。所以,武术如果走上了也吃青春饭的地步,武术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无论内外家,只要是武术,就应该至少符合下面五条标准之一:1.能以静制动;2.能以柔克刚;3.能以弱胜强;4.能以老敌壮;5.能以少胜多。一条都做不到,就根本不是武术。以体重、体能、力量决定一切的,根本就不懂武术。

 

在武术的健身功能为主的今天,内家的理念和训练方法更容易被一般大众所接受,所喜爱,顺其自然,常服常态,就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学些武功,何乐而不为?

 一身的肌肉,看起来虽漂亮,练出来可是要吃不少苦的。力量的练习是:重量小了没用,重量大了玩不动。当然,练内家也有麻烦处,时间短了没用,时间长了没有。各有各的难处。

[本文来自《孙氏内家拳通论》,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三月十四92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雷世泰谈三体式
内家武学大揭秘
怎么样能看出对方是不是练过武术?
压腿的好处和正确的压腿方法
内家拳为何不强调练肌肉力量,他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内家拳到底该怎么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